你自己也沒考過班級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

你自己也沒考過班級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

作者|星竹 編輯|欣欣

昨天晚上在小區散步時,看見一個媽媽帶著兒子出來溜達。男孩兒虎頭虎腦的,非常可愛。

他的媽媽嘴裡一直唸叨著兒子的功課,小男孩並沒有認真聽媽媽講話,而是東張西望,玩弄著花花草草。

這個媽媽看到兒子注意力沒在自己身上,有些生氣,說:“強強,你這學期得用點力,期末考試一定要考到班上前三。知道嗎?”

誰知這個叫強強的男孩抬頭看了媽媽一眼,說到:“媽媽,你以前上學考到過班級前三嗎?”

強強媽媽被兒子的話問得愣住了,呆了半天,說:“好像沒有吧。”

“對呀,你自己也沒考過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呀?”強強說得振振有詞,一本正經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強強媽被兒子弄得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啥。看到路人都在看著自己,感到很不好意思,就趕緊拉著強強走掉了。

看到這一幕的鄰居們都被小男孩機智的回答逗笑了,覺得這個小朋友既聰明又幽默。

畢竟,童言無忌。小朋友總歸是天真無邪的,說話不會像大人那樣去衡量利弊,往往就容易脫口而出。

但是,小朋友說的話,也是誠實的,不帶偏見的。雖然上面那一幕稀鬆平常,是很多家庭裡都會出現的媽媽與孩子的對話。但男孩說得這句話,也著實令人深思。

你自己也沒考過班級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

01

男孩能隨口就說出這句話,這說明了在他的家庭裡,他的媽媽對於兒子的教育是比較嚴格的,甚至有些不顧兒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兒子有了些逆反心理,才會這樣回懟媽媽。

我們周圍有很多父母,平時很喜歡責怪自己的孩子。孩子寫作業拖拉責怪,考試沒考好會責怪,喜歡吃垃圾食品會責怪。

但實際上,這些家長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一直是那個提要求的一方。反過來,對於自己的行為,家長們往往沒有做到嚴格要求。

孩子在書桌前面寫作業時,他們看電視、刷抖音不亦樂乎,甚至會哈哈大笑;

孩子考試沒考好,他們一味地責怪,而自己在工作上也沒有去精益求精;

孩子愛吃垃圾食品,他們阻攔孩子不要吃,但自己卻私下吃得比誰都多。

孩子相對於父母,是弱小的、被動的。他們接收到的信息幾乎都是來源於父母。

俗話說,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他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一遍一遍地模仿,從而成為他們長大後的言行舉止。

你自己也沒考過班級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

02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上說過: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必須先改大人的行為。只有大人們好好學習,孩子們才能天天向上。

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中同桌,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什麼都不起眼,但是學習非常刻苦。

她告訴我,她的父母,從她上小學起,只要是她在寫作業,就不會打開電視。

父親不是忙自己的事情,就是在看書。母親在旁邊織毛衣,沒事就幫她整理學習資料。直到後來,她考上了上海的一所985院校。

雖然她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也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是,他們卻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孩子學習的同時,自己能做到不娛樂不打擾,力所能及的去陪伴孩子,給孩子做好榜樣。

你自己也沒考過班級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

03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做好榜樣呢?

第一、言傳身教

大家都應該聽過“曾子殺豬”的故事。

曾子的妻子為了讓小兒停止哭鬧,答應他回來後會殺豬做給他吃。結果回來後,看見曾子舉起刀準備向豬砍去,急忙阻止。

曾子說道:“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

意思就是: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如果母親欺騙自己的兒子,那麼兒子以後也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

妻子聽到這,只好同意曾子把豬殺了。

古人的智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如果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聽之任之,那麼將來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去信任你。

只有自己能夠說到做到,才足以讓孩子信服。

你自己也沒考過班級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

第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中國式家長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凡事都喜歡和別的孩子攀比。比成績,比個高,比吃飯速度,什麼都能比。

但是,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

:假如你是孩子,你願意和別人比來比去嗎?都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窮。”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心一意地去接納自己。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去接納自己生養的孩子呢?他們可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論語。它的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很多父母都會有“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我們只能希望孩子能夠爭氣”這樣的想法。

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變得優秀。這樣的家長,往往對孩子的期望特別高。因為他們把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了。

然而,一個不追求進步、放棄希望的父母,怎麼會培養出一個自律且拔尖的孩子呢?孩子多半還是會步父母的後塵的。

父母與其把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不如先發展自己;與其對孩子有諸多要求,不如先對自己狠一點。

你自己也沒考過班級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

三、量力而行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真的是煞費苦心。他們會放下身段,託人找好學校;帶著孩子輾轉於各種輔導班之間;限制孩子人身自由,不準隨便出去玩,作息時間要按自己定的來等等。

時間長了,不但孩子叫苦不迭,自己也累得半死不活。孩子的成績可能也就那樣,永遠也達不到預期。

其實,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是能夠上多少輔導班、上個好學校就能高枕無憂了。

一個人真正的優秀,與他的態度、習慣、以及努力程度息息相關。而這些能力和品質,才是父母應該去培養的。

就像上文中,我的高中同桌。她的底子很一般,但是不管是她的學習態度,還是學習習慣,都值得讓人學習。

她的父母沒有給她報過班,也沒有強迫她應該做什麼。他們做的,只是在學習的時候陪伴她。

孩子不玩,他們也不玩。後來,她的父親憑藉晚上的學習、查資料,還拿到了成人本科的學歷證書,以及職稱證明。這也讓他在職場上更進了一步。

她的父母,只是做了他們應該做的,且真正該做的事情。

我想,這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良性循環吧,即互相成就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關係,最好的相處方式便是相互成就,包括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認識到這一點,就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你自己也沒考過班級前三,憑啥要求我考前三?

關於作者:星竹,喜歡寫字,愛好心理學,勵志成為一名教育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