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薩堡兒/文 原文標題為:“偉哉,五千年前的江南古國---在良渚古城遺址前的暢想”)

“瑤,別琢玉了,更大的洪水就要來了,我們必須離開這裡。”

國王頭戴羽冠,手持玉鉞,被眾臣民簇擁著來到公主跟前,對著女兒也是對著整個族群百姓急切地說道。

“不,我不走。一旦決堤,整個良渚將會瞬間被吞噬,聖靈啊,我求你給我一個答案,我該怎麼救良渚?”

公主跪在地上,高舉玉琮王,向著蒼天吶喊。擔任國家大祭司之職的公主恪盡職守,直至被洪水淹沒。

這是央視“國家寶藏-玉琮的前後今生”裡的片段。飾演公主的演員周冬雨,兼任國家寶藏良渚玉琮王的守護人,她與欄目主持人張國立一起,講述著4300年前發生在杭州郊外王宮裡的故事。這是良渚都城被罕見大洪水摧毀前驚心動魄的一幕。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良渚遺址公園

在良渚古城遺址反山王陵展區遊客休息區的電視屏幕上,正在播映著這段電視節目的錄像。

這個故事不完全虛構,就發生在反山王陵東南側約200米的古城中央廣場上。這個中央廣場位於皇城宮殿前,現在被考古學家命名為“沙土廣場”。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飾演公主的演員周冬雨

2019年的7月6日,良渚古城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成功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伴隨著申遺成功的喜訊,一直籌建中的良渚遺址公園宣佈從第二天起試運營,每天限量3000遊客做體驗式參觀,享受免費待遇。半個月後,我與家人興沖沖地步入良渚遺址公園,成為開放首月入園參觀的體驗者。遺址公園的門票來之不易,是吾兒一週前的午夜時分秒殺搶票獲得的。

在駛往古城遺址的道路兩旁,“熱烈慶祝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精彩亮相”與“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的巨幅標語牌一路延綿,沿途彩旗獵獵,處處洋溢著申遺成功的喜悅。

在遺址公園的訪客中心,我們用身份證在自動識別機上操作後,領到預定的門票。在入口處臉部識別後通過自動開啟的閘門進入公園。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可不是這樣進入古城,他們通過獨木舟或竹筏從東西南北的八條河道通過水城門進入古城的。當時先民門還沒有發明車輪及馬車這樣的代步工具,潺潺流動的河水就是古城的“茶馬古道”。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遺址公園大門

整個良渚遺址區麵包括皇城宮殿區,內城,外郭城,以及城西北方向的大型水利工程。目前開放的遺址公園屬於城址區,包括宮城與內城,佔地631公頃,相當於四個北京紫禁城。從公園導遊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內城的四條河道及八個水城門的位置。古城內河網縱橫,沼澤遍佈,房屋都建在堆砌的土墩臺地上,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城。

遺址公園的旅遊專用道是被鋪設在宮城與內城之間,沿途共設九個旅遊站點,這些站點分別為陸城門站,南城牆站,鍾家港站,東城牆站(暫未開放),雉山站,莫角山站,反山站,鳳山站(暫未開放),大觀山站(暫未開放)。每個站點就是一個旅遊景點,由園區內的電動遊覽車載客運送到每個站點,遊客們任意上下。

我們坐上電動遊覽車一路前行,清風撲面。電動車時而駛上坡地時而毗鄰沼澤,兩旁田壟阡陌,河網交叉,草木繁茂,鳥語婉轉,沿途美景美不勝收,讓我們這些久居城市高樓森林的居民很是一番享受。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遺址公園內景

遺址公園遊覽線路的設計是合理的,遊客們沿著一個個站點下車參觀,就一步步踏進五千三百年前的神秘王國。

從初識五千年前的水陸城門領略其宏偉壯觀開始,再到南城牆遺址探知先人們用淤泥,碎石及黃土三層堆築城牆的營造智慧,是第一站與第二站的魅力所在。這兩站是公園內所有站點中相距最短的,我們放棄了乘車改用步行。沿途漫步可聞到灌木叢中的花香,看到水草地上白鷺嬉鬧彩蝶飛舞,一路上滿滿的田園野趣。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電動遊覽車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白鷺

古城內這座唯一的陸城門有70米寬,氣勢宏偉。繞過城門遺址背後,一組反映先民進出城門的雕塑群像映入眼簾。這些先民抬著狩獵到的梅花鹿,扶老攜幼,三五成群,造型生動活潑。在舟筏為交通工具的古良渚水城,人挑肩扛長途跋涉不應是常態,私以為陸城門及門內外的寬闊通道是為了某種龐大的祭祀活動而設。

1936年,考古學家施昕更在自己的家鄉首次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存。1959年,考古學家夏鼐把太湖流域的新石器遺存統一命名為“良渚文化”。

2006年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段城牆遺址,進而發現城牆是環繞的,結合之前高等級墓葬的發現,判斷出這裡不僅僅是一座古城,而且是王國的都城,是“中華第一城”,良渚文明由此進入人們的視野。從“良渚遺址”,經“良渚文化”再到“世界文化遺產”的確定,學者們整整走了83年。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劃舟人塑像

南城牆站與一大片沼澤河塘相伴著,河中的劃舟人塑把先民穿梭水城門內外的場景雕琢的栩栩如生。城牆基礎遺址露天展廳的北面,有幾座大型仿古茅草屋,屋裡正在舉辦“溼地營城”主題展覽。透過獨木舟展品及其它圖片文字,我們瞭解到良渚先民是如何在沼澤溼地疏通河網,營造高臺,構建茅屋,臨水而居的。良渚先民們表現出來高超的建築技巧及生活智慧令人驚歎不已。堆築材料“草裹泥”就是其中一例,這種用茅草蘆荻包裹泥土,再用植物條帶綁紮固定而成,大量使用於高臺土墩或城牆的基礎中。正是這種“草裹泥”,在後來的重大考古發現中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

相鄰的“考古天地”體驗區則是小朋友們考古知識啟蒙的樂園。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進出城門的先民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仿古茅草屋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溼地營城”主題展覽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考古天地”裡的小朋友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考古知識啟蒙

鍾家港站是富有生活情趣的景點。這裡的河道邊曾經發現黑石石片,玉料,鑽芯和漆木器坯等遺物,表明此地是玉石加工,漆木器與骨角牙器製作的手工作坊區。一組組鋼網人形造型展示了先民們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場景。他們以水稻為主食,並馴養家豬,捕魚撈螺絲,輔以葫蘆菱角等蔬菜種植,豐富餐食。他們打磨玉器,製作漆器,燒製陶器及竹編草編,挖掘水井,把生活安排的有滋有味。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木陀螺的製作場景,猜想這些玩耍用的木陀螺也許是世界上最早的兒童玩具。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先民們安居樂業,其樂融融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搭建茅草屋

整個都城裡沒有發現水稻田的遺存,但有大量的手工作坊以及存儲稻穀的糧倉遺蹟。古城內沒有農民,只有王宮貴族與手工匠人,這讓學者們找到了專業化社會分工的城市特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最早的兒童玩具

雉山站的亮點是觀景臺。這座自然山體成為古城東北處的最高點,先人們借勢把這裡作為古城牆東北端的起點。站在此處眺望古城,會有千年滄桑盡收眼底的感嘆。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雉山

莫角山站與反山站,是遺址公園裡最精彩的兩個景點。

從1936年良渚遺址發現到此後五十年裡,上海江蘇都陸續發現了良渚文化時期的大型古墓,浙江的考古界越來越為良渚地區的考古停滯不前而焦慮,如果再不有所作為,有辱“良渚文化”的名稱了。他們根據考古界最新的“土築金字塔”學術觀點,把目光鎖定反山與莫角山這兩座土墩子。功夫不負有心人,1986年對反山及莫角山土墩子的挖掘,有了“驚天下”考古發現。據考古學家的回憶,當他們挖到1.5米深時,發現了許多良渚文化遺物,從形狀,尺寸以及細碎花斑土判斷,這是一個大型墓葬。繼續往下清理1米左右時,第一件玉琮發現了。考古隊長聞訊而來,激動地跳入墓穴坑內,甚至顧不得考古工作規範,迫不及待地拿起玉琮反覆端詳,為這個考古發現而激動不已。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反山王陵導引圖

從反山墓地第12號墓穴裡陪葬品中發現的至今為止最大體量的“玉琮王”以及超乎尋常之多的精美玉器,斷定這個墓穴屬於良渚國王的。考古人員從反山高級墓地到古城外圍的幾個普通墓地比較分析,良渚社會里的國王,貴族與平民的階層劃分清晰可辨,這些都是國家與文明的特徵。與許多工作一輩子都默默無聞的同行們相比,良渚考古人是幸運的。反山王陵的發現,是他們一輩子都會夢寐以求的,怎樣的激動都不為過。這不是一場普通的考古發現,而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實證。

“玉琮王”上的神人面獸刻紋圖案,有許多解讀。在景區電影放映廳裡,觀眾們可以看到人面獸刻紋圖案的各種解構視圖。影片沒有解說詞,讓觀眾尋找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解答。這種玉琮內圓外方,內部通孔貫穿上下,反映了當時“天圓地方”的天地宇宙觀,這種良渚人的宇宙觀正是中國古代宇宙觀的始祖。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12號墓穴是國王墓穴

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時期的其他大型墓葬裡出現的玉琮,刻有同樣神人面獸刻紋圖案,說明這是王國的標準“國徽”,是整個國民共同的精神信仰。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玉琮王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電影放映廳正在結構神人面獸刻紋圖案

從莫角山車站下車步行到莫角山臺地,這是個約海拔二百米的高地。我們沿著斜坡上行,來到古城區的最高點,這裡就是古城的中心。在高地上我們看到三座土臺,稱為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烏龜山。這裡總共發現了35座房屋基址,構成了三個龐大的古城宮殿建築群。

我登上小莫角山臺基的房屋柱坑遺址,仰視那十根從柱坑中聳立起的復原立柱,猜想這或許是僅次於國王的王叔或王弟的宮殿。這個編號17基址的宮殿面積138平方米,分東西二室,在遠古時期,堪稱豪宅。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小莫角山上聳立起的復原立柱

對面的高地就是大莫角山臺基,雖然沒有插上覆原的立柱,可憑想象這裡的宮殿群更加宏偉壯觀。在大小莫角山與烏龜山之間的那片沙土廣場格外平整,泥土地面夯實而古樸。站在這裡向四周眺望,南北兩端的大雄山與大遮山在烈日下顯得鬱鬱蔥蔥。遠處的天目山餘脈在藍天白雲間隱約可見。這裡是良渚古城的中心,也是權力與信仰的中心。宮殿皇城,內城,外城,組成的三重結構,完美地規劃出一個宏偉的都城。宮殿與王陵,城牆與護城河,城內的水道交通與功能強大的外圍水利系統,呈現出一個組織能力空前,等級分明的早期國家形態。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大莫角山前的沙土廣場

日後在一場由【杭州】雜誌社,杭州圖書館,市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考古專題講座上,考古學家王寧遠研究員講述了更多良渚遺址的有趣故事。王寧遠是浙江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員,考古領隊,參與了良渚水利系統的發掘與研究。他告訴我們,外圍水利系統位於良渚古城的西北方,是由山前長堤,谷口高壩與平原低壩以及兩座自然山體形成了兩個水庫庫區,起到抗洪排澇灌溉及運輸的作用。2015年前後,在偶然的基本建設中,考古人員從遺似人工堆壩中,發現了“草裹泥”,證明了這是一項與古城牆同時代建築的外圍配套水利工程。考古人員又從美國衛星照片上發現了另外兩條大壩的痕跡,並通過最新的遙感技術,確定了整個面積為13平方公里的水庫大壩的精確位置。正是這座浩大的水利工程,連同古城遺址中的玉琮玉璧,證實了良渚社會具有“王”的權威和空前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達到了“國家”的標準。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王寧遠研究員

水利工程的發現,破譯了多年來讓人迷惑不解的問題,即作為都城的良渚古城為何不是位於環太湖流域的中心,而偏安王國的西南?良渚背靠天目山,通過水庫防洪蓄水,為都城提供豐沛的水源,並讓古城內的水道交通不至因旱災而乾枯。杭紹嘉平原稻穀產地又為古城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所以這塊寶地被先民們慧眼識中就不足為奇了。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示意圖

在與王寧遠研究員的交流中,他回答了我的兩個提問,(1)學界曾經認為,文明的標誌是青銅器,文字與祭祀的出現。良渚文化中沒有青銅器和連貫的文字,西方考古界為何認同良渚文明?(2)良渚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了?王寧遠回答到,良渚已經展示出來的國家形態,就是高度的文明,還何必糾纏於那些人設的條件。正如恩格斯所說:國家,是文明社會的總括。至於良渚人從那裡來,又去了哪裡,目前尚未定論。他本人認為良渚人在大洪水後分成南北兩支,南方一支融入到百越族。北方一支進入黃河流域,融入蚩尤部落及中原文化圈。

王寧遠的解答,本人深以為然。帶有鮮明良渚特色的玉琮等玉器,在後期的山西陶寺遺址,四川金沙遺址,廣漢三星堆以及殷墟婦好墓裡均有發現。良渚文明與中原文明,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遺址公園裡的荷花怒放

公園電動遊覽車隨上隨下,我恰巧兩次遇到同一位司機師傅,像老熟人似的聊了起來。“政府真把遺址當寶貝啊”,這位師傅感嘆道。

師傅是本地瓶窯人,因為遺址保護,他的家被拆遷安置到保護區外,他也被招聘到遺址公園駕駛電動車。他告訴我,政府對遺址保護的力度真大,在遺址區紅線內的廠房民房都得到妥善的搬遷安置,這些都是靠真金白銀堆出來的。他現在住在人均八十平方的新農居里,那都是成排的漂亮樓房。

良渚遺址大部分位於瓶窯鎮地塊,當地有句笑語:“良渚出風頭,瓶窯吃苦頭”,師傅補充道。雖然是調侃,多少反映出當地百姓為保護遺址所作的奉獻。倘若施昕更先生當初是在反山地塊發掘到新石器時代的黑陶碎片,今天的古城也許稱為“瓶窯古城”,風頭肯定蓋過晉中那座“平遙古城”了。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西城牆遺址展廳

告別良渚遺址公園前,我再次踏上宮殿區的沙土廣場,恍惚間旌旗飄揚山呼萬歲,手持玉鉞的良渚國王來到廣場中央,向臣民們宣佈下一個水壩項目。五千多年前出現的景象是何等的壯觀。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大莫角山上

此刻作為中國人,我們有理由感到自豪。一年前,我曾經參觀河南安陽的殷墟商代遺址。那裡的青銅器皿及甲骨文,讓我觸摸到了三千五百年前的中華文明。良渚文明的橫空出世,又把滿天星斗般的中華文明向前推進了一千五百年。五千多年前由暖變寒的氣候大變化,使得北緯30°成為人類最適合定居的地帶,由此誕生了世界古代三個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兩河文明,古印度哈拉帕文明)。今天,作為唯一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的良渚文明同樣矗立在北緯30°上,向世人講述著來自五千年前的大國故事,為中華文明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唯有中華文明延綿至今,依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輝。

偉哉,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國!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遺址公園一瞥

(完)

慶祝新中國70週年“文化遺產”主題大賽獲獎作品/良渚古城暢想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