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道夫用“莎翁腔”讀杜詩公孫大娘弟子舞劍

近日因BBC推出了首部關於中國詩聖杜甫的紀錄片:《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掀起多方關注,杜甫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展現給西方世界。


甘道夫用“莎翁腔”讀杜詩公孫大娘弟子舞劍

紀錄片中,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到訪中國,沿著杜甫生前的足跡,回溯了詩人的一生。

而《指環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也在其中朗誦了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十幾首詩歌。


千錘百煉的藝術造詣與爐火純青的老成境界  

一、語言:"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是古典詩歌語言藝術的大師。自從來人提出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的說法以後,人們的注意力多集中於杜詩中的成語典故,也即杜詩對前代書面語言的繼承、吸收(詳見第一章第六節)。其實,杜詩的語言藝術還有另一個淵源,即民間口語,元稹詩云:"杜甫天材頗絕倫,每尋詩卷似情親。伶渠直道當時語,不著心源傍古人。"(《酬孝甫見贈十首》之二,《元氏長慶集》卷一八)所謂"當時語",就是活的語言,人民口頭的語言。

甘道夫用“莎翁腔”讀杜詩公孫大娘弟子舞劍

  對於杜詩中運用口語俗字的情形,前人早已覺察,宋人黃徹曰:"數物以'個',謂食為'吃',甚近鄙俗,獨杜屢用:'峽口驚猿聞一個'、'兩個黃鵬鳴翠柳'、'卻繞井欄添個個'。《送李校書》雲:'臨岐意頗切,對酒不能吃'、'樓頭吃酒樓下臥'、'但使殘年吃飽飯'、'梅熟許同朱老吃,。蓋篇中大概奇特,可以映帶者也。"(《溪詩話》卷七)宋人孫奕亦曰:"子美善以方言里諺點化入詩句中,詞人墨客口不絕談。"還舉出了"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見那背面啼,垢膩腳不襪"等二十一個例子。(《履齋示兒編》卷一○)他們所舉的例子都是零星的字句,其實杜詩中頗有通篇用口語寫成的,例如《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楊倫評曰:"情事最真,只如白話。"(《杜詩鏡銓》卷九)又如《盒側行贈畢耀》:偪側何倡側,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恨鄰里間,十日不見一顏色。自從官馬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我貧無乘非無足,昔者相過今不得。不是愛微軀,非關足無力。徒步翻愁官長怒,此心炯炯君應識。曉來急雨春風顛,睡美不聞鐘鼓傳。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已令請急會通籍,男兒性命絕可憐。焉能終日心拳拳,憶君誦詩神慎然。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徑須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

甘道夫用“莎翁腔”讀杜詩公孫大娘弟子舞劍

  王嗣奭評曰:"信筆寫意,俗語皆詩","真情實話,不嫌其俗。"(《杜臆》卷二)如果說前一首是因為摹寫田父口吻才"如白話"的,那麼後一首是寫文士生活情景的,居然也通篇俗語,可見杜詩之運用口語並非限於某一種題材。我們知道,在多數盛唐詩人筆下,古體詩中或許會偶爾出現一些較為俚俗的字句,但象上述兩首社詩那樣通篇用口語寫成的情況是絕無僅有的。至於在近體詩中運用口語俗字,那就簡直是匪夷所思了。然而在杜甫晚年的詩中卻有著下面這樣的作品: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見螢火
  巫山秋夜螢火飛,疏簾巧入坐人衣。勿驚屋裡琴書冷,復亂簷前星宿稀。卻繞井欄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滄江白髮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浦起龍讚揚第一首:"夜泊之景,畫不能到。"(《讀杜心解》卷六)此詩的成功之處在於純用白描,而對於這種荒江靜夜、鷺宿魚跳之景,只有充滿生活氣息的口語才能傳其神。此詩中的"聯拳"和"撥刺",仇兆鰲分別注為:"群聚貌"、"跳躍聲"(《杜詩詳註》卷一五)都是俗語,全詩也都用口語寫成,就說明了這一點。第二首的情況也是如此,清人顧宸評此詩:"螢尾耀光,迭開迭舍,不停一瞬,如弄光然,'弄'字工於肖物。"(《杜詩詳註》卷一九引)我們認為"弄"字確實"工於肖物",但應該指出,"弄輝輝"與"添個個"一樣,都是口語。而且此詩似乎是有意識地通篇皆用口語,如第三句中"屋裡"二字,本來也可用"堂上"、"室內"等,但"屋裡"更近口語。聲諧語儷的七言律詩竟能純用口語寫成,這是杜甫的獨擅之技。


甘道夫用“莎翁腔”讀杜詩公孫大娘弟子舞劍

  上述杜詩中的口語顯然是來自當時的民間口頭語言,也即元稹所謂"當時語"。然而詩歌的語言與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畢竟是有區別的,前者是對後者進行提煉的結果。所以當詩人們要想卓有成效地從人民口頭語言中獲取營養以豐富自己的詩歌語言時,最佳的途徑就是學習民歌,因為民歌中的語言已經經過千百次的提煉,它既是生動活潑的民間口頭語言,又是優美精煉的詩歌語言。杜甫正是這樣做的。杜甫非常注意學習民歌,這包括下面兩種情況:首先,社甫注意學習古代的民歌。前人論述杜詩"無一字無來處",也包括杜詩對《詩經》、漢魏六朝樂府民歌中字句的運用,那些字句表面上雖為書面語言,實際上卻是積澱在古書中的民間口頭語言,因為《詩經》及漢魏樂府詩中的大部分作品本是古代的民歌。杜甫的樂府詩雖然"即事名篇",不復沿襲古題,但它們不但在精神上與古代民歌一脈相承,而且在語言上也有極深的淵源關係。例如《兵車行》中"那娘妻子走相送"一句,注家多引北朝民歌《木蘭詩》"不聞那娘喚女聲",而在宋刻《分門集註杜工部集》中,此句之下的詩人自注也是引的《木蘭詩》。此外如《後出塞五首》之一中"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注家引《木蘭詩》"西市買鞍鞘,南市買轡頭";《新安吏》中"喧呼聞點兵"、"府帖昨夜下"二句,注家引《木蘭詩》"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甚至在一些並非樂府詩的杜詩中,我們也能看到詩人借鑑《木蘭詩》語言藝術的痕跡,如《憶昔二首》之一有句雲:"老儒不用尚書郎",《草堂》詩中有句雲:"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據;鄰舍喜我歸,沽酒攜葫蘆;大官喜我來,遣騎問所須;城郭喜我來,賓客隘村墟",前者乃學《木蘭詩》中"木蘭不用尚書郎"句,後者乃效《木蘭詩》中"耶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一節,所以宋人蔡夢弼雲:"此詩全用《木蘭詩》體。"(《草堂詩箋》卷二二)對於一首古代民歌竟至反覆仿效,杜詩與古代民歌在語言藝術上的淵源關係於此可見一斑。


  其次,杜甫注意學習當代的民歌。杜甫生長在中原地區,但他非常喜愛其他地區的民歌。他壯遊吳越歸來後曾有詩云:"詩罷聞吳詠,扁舟意不忘。"(《夜宴左氏莊》)當他入蜀以後,蜀地民歌那激越峭健的音調更吸引了他的注意,作詩說:"萬里巴渝曲,三年實飽聞!"(《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之二)而飽聞巴渝之曲的直接結果便是杜甫的七言絕句出現了不同於其他盛唐七絕的新風貌。對杜甫七絕的評價,歷來是一個聚訟紛壇的論題,而多數論者對杜甫七絕是持貶低態度的,如明人王世貞雲:"大白之七言律、子美之七言絕,皆變體,間為之可耳,不足多法也。"(《藝苑卮言》卷四)胡應鱗甚至說:"子美於絕句無所解。"(《詩藪》內編卷六)即使是為杜詩辯護的人,也往往只是舉出幾首風格類似王昌齡、李白的杜詩而已,例如近人高步瀛說:"杜子美以涵天負地之才,區區四句之作,未能盡其所長。??然觀'錦城絲管'之篇,'岐王宅裡'之詠,較之太白、龍標,殊無愧色。"(《唐宋詩舉要》卷八)言下之意,除了《贈花卿》、《江南逢李龜年》等少數篇什外,杜甫的七絕還是比王、李"有愧色"的。其實《贈花卿》等二首雖為佳作,但不能代表杜甫七絕的主要風格,而杜甫七絕的代表作正是那些聲調拗峭、多用俗語、質重直截,從而與王、李絕句大異其趣的《夔州歌十絕句》之類。①黃庭堅曾說:"劉夢得《竹枝》九章,詞意高妙,元和間誠可以獨步。道風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社子美《夔州歌》,所謂同工而異曲也。"(《跋劉夢得竹枝歌》,《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六)他看出了劉禹錫的《竹枝詞》與杜甫的《夔州歌》之間的相似之處,但還沒有悟到這是由於杜詩與劉詩都受到巴蜀民歌影響的緣故,劉禹錫在《竹枝詞引》(《劉夢得文集》卷九)中說他在建平(今四川巫山)聽到民間《竹枝》歌聲"卒章激訐如吳音,雖倫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澳之豔音。"可證唐代的巴蜀民歌的聲調中有拗峭的一面。至於語言之俚俗、表達方式之直率,都是民歌固有的特點,不用多說。杜甫早年所作七絕《贈李白》聲調完全合律,晚年所作七絕《江南逢李龜年》風格醞藉高華,而偏偏在流寓巴蜀時所作七絕具有當地民歌的一些特色,這決非偶然的現象,而是他有意識地學習民歌的結果。


  夔州歌十絕句(其一)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闢流其間。白帝高為三峽鎮,翟塘險過百牢關。其 六
  東屯稻畦一百頃,北有澗水通青苗。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其 七



  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斜之舟行若風。長年三老長歌裡,白晝攤錢高浪中。楊倫評《夔州歌十絕句》曰:"十首亦竹枝詞體"(《杜詩鏡銓》卷一三),甚當。明人李東陽更認為:"杜子美《漫興》諸絕句,有古《竹枝》意,跌宕奇古,超出詩人徑蹊。"(《懷麓堂詩話》)的確,杜甫的七絕所以能在王、李諸人之外另闢一徑,無疑是得益於學習民歌。此外,杜甫晚年的七律中時有"吳體",例如《愁》,題下自注雲:"強戲為吳體。"這顯然也是仿效民歌聲調的結果(詳見本章第五節)。
  


甘道夫用“莎翁腔”讀杜詩公孫大娘弟子舞劍

然而,杜甫在詩歌語言藝術上的巨大努力絕非僅僅體現為"清詞麗句必為鄰"(《戲為六絕句》之五),即廣泛地借鑑、汲取古往今來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中的精華,而更體現為"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即在詩歌創作中自鑄偉辭。
  杜甫在煉字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後人對杜詩的用字之妙讚歎不已,歐陽修《六一詩話》中記載說:① 參看馬茂元《談杜甫七言絕句的特色》(載《杜甫研究論文集》二輯),陳邦炎《試論杜甫絕句的得失》(《草堂》1982 年2 期)等文。
  陳舍人從易當時文方盛之際,獨以醇儒古學見稱。??陳公時偶得杜集舊本,文多脫誤,至《送蔡都尉》詩云"身輕一鳥",其下脫一字。陳公因與數客各用一字補之,或雲"疾",或雲"落"、或雲"起",或雲"下",莫能定。後得一善本,乃是"身輕一鳥過"。陳公歎服,以為雖一字,諸君亦不能到也。


甘道夫用“莎翁腔”讀杜詩公孫大娘弟子舞劍

  孫氏舉例不盡妥當,且多遺漏,①但這說明了煉字在杜詩中是何等的常見,而最後兩種例子又說明了煉字與煉句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看來,杜詩中煉句的情況更值得注意,因為煉句既包含了煉字的成就,又須講求句法之烹煉,詩① 孫奕所舉例句中所煉之字大多是實字,其實杜詩中煉虛字的好例也很多,如"江山有巴蜀,棟字自齊梁"(《上兜率寺》)中的"有"、"自"二字,趙翼讚歎說:"東西數千裡,上下數百年,盡納入兩個虛字中,此何等神力!"《甌北詩話》卷二)
  意之精警,更能體現杜詩語言之精妙。


  杜詩句法有許多特點,我們認為下面兩點尤為獨特:第一是一聯中上下句各用一對不相連續的迭字,例如:"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曲江對酒》);"鬆浮欲盡不盡雲,江動將崩未崩石"(《閬山歌》);"朱櫻此日垂朱實,郭外誰家負郭田"(《惠義寺送辛員外》);"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下洛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瀼東瀼西一萬家,江南江北春冬花"(《夔州歌》);"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白帝》);"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于"(《嶽麓山道林二寺行》),如果說對仗本身具有對稱迴環之美,那麼上述對句就更是錙銖相稱,且由迭字的間斷性重複出現而造成意義和音節的雙重回環,讀來倍覺雋永。第二是句子成分的倒置,最常見的是這樣的詩句:"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五);"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桅子》);"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抽來"(《放船》);"雨拋金鎖甲,苔臥綠沉槍"(《重過何氏五首》之四);"風餐江柳下,雨臥驛樓邊"(《舟中》);"細草微風岸,危牆獨夜舟"(《旅夜書懷》);"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秋興八首》之八),顯然,詩人這樣寫的目的是把最重要的字眼置於句首,從而加深讀者的印象。這種寫法有時遭人譏議,但事實上是一種成功的嘗試,如"青惜峰巒過"一聯,不但醒目地突出了斑斕秋色,而且使人讀之恍如身臨其境:輕舟順流而下,兩岸的秋色使人目不暇接。如果不用倒裝句法,恐怕難以收到如此的藝術效果。杜甫的詩句往往是經過反覆錘鍊的,所以在寥寥數字之中包涵了極為豐富的內容,讀來精警動人。例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一聯,宋人羅大經分析說:"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悽慘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鶴林玉露》卷一一)社甫另有許多詩句雖字面上較簡單,但蘊涵著悠遠的言外之意,宋人司馬光說:"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位,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他皆類比,不可偏舉。"(《司馬溫公詩話》)杜詩中有許多警句歷來傳誦人口,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成語,例如:


  "歷歷開元事,分明在眼前"(《歷歷》)--歷歷在目
  "文章憎命達"(《天未懷李白》)--文章憎命
  "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可嘆》)--白雲蒼狗
  "冰雪淨聰明"(《送樊二十二侍御赴漢中判官》)--冰雪聰明
  "將軍下筆開生面"(《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別開生面
  "雞蟲得失無了時"(《縛雞行》)--雞蟲得失
  "明眸皓齒今何在"(《哀江頭》)--明眸皓齒
  "炙手可熱勢絕倫"(《麗人行》)--炙手可熱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春日憶李白》)--春樹暮雲
  "指揮若定失蕭曹"(《詠懷古蹟五首》之五)--指揮若定
  "諸公袞袞登臺省"(《醉時歌》)--袞袞諸公
  "意匠慘淡經營中"(《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慘淡經營
  "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五)--剩水殘山
  "翻手作雲覆手雨"(《貧交行》)--翻雲覆雨還有一些詩句一字不改就成了成語,例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九首》之六)、"人生七十古來稀"(《曲江二首》之二)等。


  總之,杜甫在遣詞造句時多方面地體現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追求,由於字句是詩歌的最小語言單位,所以這使得杜詩藝術具有精微細緻、玲瓏透剔的優點。

(微信公眾號:西南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