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都要戴口罩,你知道中國第一個口罩是誰發明的嗎?

疫情期間,戴口罩是預防病毒傳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提到口罩,大家平時不覺得稀罕 ,但在疫情面前,它卻是生命的保護傘。你也許不知道,20世紀初期,一位華僑發明並推廣了中國第一款口罩,他就是伍連德 。

伍連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字星聯,祖籍廣東廣州府新寧縣(今廣東臺山市),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

1910年,一場震驚世界的瘟疫,從貝加爾湖向南傳播到我國東北地區,以哈爾濱為中心迅速蔓延,短短4個月內發展到5省6市,死亡人數達到6萬多人,瞬間屍骸遍野,舉世震驚。

伍連德 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哈爾濱,他不顧其他人的反對,在貧民窟裡進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例屍體解剖,從而斷定是瘟疫來源於肺鼠疫,靠飛沫傳播。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鼠疫進行科學的分類。與他同行的只有醫學院的一位教員和一個學生。

他被任命為“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當時正值年關,返鄉民眾眾多,為了防止疫情的繼續傳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控制鐵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離疫區,還推廣分餐制。

疫情期間都要戴口罩,你知道中國第一個口罩是誰發明的嗎?

伍連德

為了防止疫情,他還設計了一種用雙層紗布製作的口罩,以此阻止細菌的傳播,從而快速的阻止了瘟疫的蔓延,這種在當時被廣為應用的口罩,被命名為“伍氏口罩”。憑藉著口罩和其他一系列舉措,他僅僅用了67天就控制住了鼠疫,伍連德從此名揚天下。

疫情期間都要戴口罩,你知道中國第一個口罩是誰發明的嗎?

在1911年4月的“萬國鼠疫研究會”上,“伍氏口罩”被各國專家稱讚——“伍連德發明之面具,式樣簡單,製造費輕,但服之效力,亦頗佳善。”

而在接下來1919年東北霍亂、1932年上海霍亂防疫戰中,伍連德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領導作用,上海霍亂中方死亡率是7.4%,而租界中的外國人病死率是30%;

在1921年9月北京協和醫學院開辦儀式上,伍連德受邀做了題為《論肺鼠疫》的專題學術報告;由於在鼠疫研究特別是發現旱獺在鼠疫傳播中的作用,伍連德在1935年被諾貝爾醫學獎提名為候選人,這是華人在那個年代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一次;

疫情期間都要戴口罩,你知道中國第一個口罩是誰發明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