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五月过半,小满来。

小满是夏季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20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交节。此时雨水增多,南方进入大幅度降水的雨季,“小满江河满”这句谚语,即是此意;而北方,夏熟谷物开始灌浆饱满,还未成熟,所谓小满,就是并未大满之意。小满节气,北方气温开始升高,与南方的温差距离逐渐缩小。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 一候苦菜秀

小满时,麦子仍在灌浆,还未熟透,正是青黄不接时。古时的百姓不似今日有各色丰富的粮食,在此阶段只好去野外寻野菜充饥。在我国,食用野菜有悠久之历史,民间百姓认为,食用野菜可以降火清燥。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用今之科学法来解释,可食用的野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多种稀有微量元素,对吃惯大鱼大肉的现代人来说,确实有好处。由这传统发展来,如今便有“小满吃苦菜”的习俗,五月田地里生满了各类不认识的野菜,长辈们都会采来炖鸡鸭,味道清苦,但消解油腻,吃起来不赖。


  • 二候靡草死

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

意思是糜草这种感阴而生的植物,它们大批量死去,也就是说大地阳气浓烈。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元稹《小满四月中》:“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便是此意。

古代人很讲究阴气、阳气,阴气衰弱,也可以说是气温比较高,小满节气时,中国无论南北,都开始进入夏天。


  • 三候麦秋至

麦秋至从前叫“小暑至”。

《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意思是,叫小暑至还太早,小暑节气在农历五月里。

此时夏麦已经黄熟了,田地里一片金黄,谷物成熟就叫秋,所以和秋季没关系。

欧阳修《五绝·小满》中的“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就是此意。


不过关于麦子的成熟,需要区分开的是,南方夏麦成熟,北方夏麦还在灌浆,毕竟二十四节气一般只适用于南方,北方是晚一步的。


小满时节石榴花开得很好。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公历五月,正是蔷薇落红,榴花欲燃时。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苏轼《初夏》:“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便是此意。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欧阳公《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写道: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其中“野棠”句,便是描绘了小满时节石榴花的风貌:野棠梨在初夏节气生长茂密,中间藏着晚春还未飞走的黄莺,海石榴深红如火,枝头上立着婉转啼鸣的山鸟。当然,从这首诗看来,除了火红石榴的点缀,小满的生命力也是极其旺盛的,确实体现了一股“靡草死”的阳气盛极感——麦穗刚刚长到和小孩一样高,差不多要成熟了,南方的桑叶肥沃,蚕儿可饱食;老头年岁高了,看着丰收心中愉悦,而种地人的妇人,则要忙着给丈夫送饭。

多么热闹啊,这个小满时节!


苏轼的《浣溪沙》也和欧阳公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描写了田园农家小满时的忙碌: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雨水过后,村外的层层麻叶在雨珠滋润下泛着晶光,蚕儿已结茧,村中四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间歇还能听见缫丝的女子们发出轻快悦耳的声音。头发欲白的老翁拄着拐杖,眯着一双似醉的老眼,将新收的麦子捣成粉末用来满足口腹。

此时苏轼走上前询问老翁:老人家,豆子什么时候成熟呀?


元淮的《小满》也类似前二者: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小满: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小满天气,雨水增多,濛濛如烟雾,杜鹃鸟声声啼鸣。空气中湿度极高,润湿了红丝绸和毛毡,摸起来湿漉漉的。黄梅在雨水相映中,到了半熟时,预示着很快就是梅雨季。邻家的桑蚕已熟,夏麦到了收割季节。

过了暮春的惆怅,小满时节充斥着丰收,可见伤春悲秋只是暂时,生命的轮回才是大地的主旋律,这大概也是二十四节气意义之一吧!


撰文:奇妙丸


【文章为原创,如有想法请后台私信给传统君哦!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必究!】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往期精彩:

槐花:小风慢落鹅黄雪,看到槐花一寸深

暮春诗词:我思君处君思我

桥边红药为谁生:咏芍药承春宠 何曾羡牡丹丨芍药古诗词名句欣赏

雨打梨花深闭门·春雨诗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