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聚美4年上市神话的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前几天拼多多发布了2019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拼多多2019年实现成交额10066亿元,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5.852亿。

打破聚美4年上市神话的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短短5年,拼多多从“新手玩家”光速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也成为阿里最头疼的对手。

但要说起拼多多的崛起,就不得不提到腾讯——微信生态的社交流量红利,是拼多多三年上市、打破聚美四年上市神话的重要推手。

打破聚美4年上市神话的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想必微信用户都曾有过被拼多多支配的感觉——从微信群、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只要你用微信,你就一定能看到拼多多。

微信,让拼多多完成了从0到1的发展。

虽然拼多多的打法不适合所有企业,但对小体量的品牌、商家而言,拼多多这种“把微信这一渠道用到极致以获得流量和曝光”的逻辑值得借鉴。

为什么是微信?

  • 用户基数大

身处中国移动互联网APP亿级俱乐部顶端的微信,是唯一一个MAU(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亿的APP。

这意味着几乎每一个触网的人都使用微信,微信是当代的社交基础设施。加上微信是熟人社交,就代表着基于微信的产物更容易被传播——微信具备分享裂变的天然优势。

打破聚美4年上市神话的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 商业闭环成型

2020年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官方称“2020年的目标,是帮助商家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闭环”。

不过在疫情的催化下,微信生态圈内的商业闭环已提前成型,并帮助一众传统线下实体完成了疫情关店期的线上营销过渡期——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广告等形式营销获客、通过个人微信号沉淀客户&客户导入社群进行关系维护、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交易转化,到最终通过微信支付达成交易。

打破聚美4年上市神话的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这应该是目前基于数据的玩法中,流量利用率和转化率最高的一种。

如何“利用”微信形成自己的闭环?

核心就在于把微信当做服务平台、服务入口——将微信的公域流量转变为私域流量,以服务和用户思维实现用户价值的长期挖掘。

“不能把顾客看作是可以割的草或者是流水,顾客是有生命力的,顾客需要的是有温度的服务”,这也是微信一贯以来在商业变现上的逻辑。

打破聚美4年上市神话的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上面其实已经大致列出了转化流程,再概括一下就如下图

  • 为什么要做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意味着真正的用户资产沉淀。

在中心化的平台上,用户属于平台,不属于平台上的商家。

就像美团的“佣金事件”一样……为什么个体商家虽然对平台满腹怨言,却不敢与平台正面起冲突,而是通过当地的餐饮协会发函喊话?


打破聚美4年上市神话的拼多多,做对了什么?

因为一旦失去平台的流量,商家就失去了线上用户。通过佣金事件,实际上我们也能看到公域流量背后的不确定性。

只有将用户导入自己的“地盘”才能实现流量的可控性,这也是近两年“私域流量”这一概念原地起飞的原因。

另一方面,不管是美团还是淘宝、抖音,还是其他流量入口型平台,公域流量都是需要付费的,且成本还在不断攀升。相比之下,虽然私域流量也需要投入运营维护成本,但其获客成本较低,且能够反复触达,带来销售转化的概率也更高。

从以公域流量为主的淘宝、微博、抖音,也暗搓搓开启了私域流量尝试的大趋势来看,私域流量在往后一定是新的战略重点。

  • 私域流量的运营逻辑是什么?

微信虽然是私域流量霸主,但其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运营逻辑并不复杂,可划分为付费和免费两条通路:

  1. 免费。通过公众号内容平台,以优质图文等形式触达用户,吸引用户成为粉丝后,将用户沉淀进微信群或个人微信号,成为私域流量;
  2. 付费。通过腾讯广告平台(广点通)或公众号后台广告主投放广告,将公域流量转化至自己的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转化;

但这里的免费和付费并不绝对,随时可以切换。

深入接触私域流量的朋友都知道,原有的微信生态被划分为上面提到的 4 大流量触点:公众号、小程序、社群、个人号。而在今年,企业微信、视频号、微信小程序直播也加入了流量触点大家族并衍生出更多更新的玩法,展现出非常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

END

流量增长逐渐天花板的当下,中心化平台上的流量聚焦于头部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商家与私域流量的结合更为紧迫。而微信平台内已经形成商业闭环,不管是小广告主还是大广告主,都能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到合适的私域流量沉淀方式,最终实现转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