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車無牌“裸奔”,面對質疑,“神祕部門”浮出水面

如果執法者都不能捍衛法律底線,甚至是將違法當作執法手段的時候,法律的尊嚴與權威究竟如何體現?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那麼,執法犯法呢?犯法執法呢?這不是繞口令,而是一個現實場景。


1、警車上路就可以不用懸掛車牌嗎?


4月29日上午10點40分,一輛閃著警燈的警車停在信陽市中醫院門口。這輛警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且車身噴塗著“治安巡邏”字樣。

信陽市民齊先生上前質疑,警車上路就可以不用懸掛車牌嗎?

執法車無牌“裸奔”,面對質疑,“神秘部門”浮出水面

車內一身穿警服男子先是表示“這是我們領導安排的”,然後又警惕地詢問“你是哪個部門的?”在得到“老百姓”的回答後,車內男子說了一句“無可奉告”,然後升起了車窗。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會被扣留機動車,扣12分,罰款200元。

這原本是一個最基本的法律常識,但在這輛“裸奔”的警車身上,卻並沒有看到最基本的尊重。


2、到底是車輛年檢,還是車牌年檢?


閃爍著警燈、噴塗著“治安巡邏”,這輛警車顯然承擔著維護公共秩序與法律尊嚴的神聖使命。

然而,其無牌照“裸奔”的姿態,卻無疑起到了一種惡劣的負面效應——當執法者都視法律如無物的時候,到底是維護公共秩序,還是破壞公共秩序?

執法車無牌“裸奔”,面對質疑,“神秘部門”浮出水面

此次事件中,車內身穿警服男子的一番話頗耐人尋味。在此,不妨稍析。

面對質疑,警服男子脫口而出:年檢把車牌摘下來了。

這樣的回答,簡直令人無力吐槽,誰聽說過年檢還要摘掉車牌的?無論什麼原因,未懸掛機動車號牌都是一種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這與年檢有什麼關係?

如果真的是年檢造成的“裸奔”,問題顯然更加複雜而嚴重——難道這輛警車年檢,只需要把車牌送去就可以了?這到底是車輛年檢,還是車牌年檢?


3、你是哪個部門的?


也許是意識到了答案欠妥,警服男子迅速警惕地問:你是哪個部門的?

執法車無牌“裸奔”,面對質疑,“神秘部門”浮出水面

“哪個部門的”,這跟車輛違法上路又有什麼關係?警服男子到底在擔心哪個部門?紀委?媒體?他雖然沒有說,咱們也大致猜得出。

得到“普通市民,老百姓”的回答後,警服男子表示“這是我們領導安排的”。

從有問有答、謙虛恭敬的態度來看,警服男子對“普通市民,老百姓”的回答還是心存警惕的,因此才亮出了“領導安排”這樣的尚方寶劍。

但是,這樣的回答分明是陷領導於不義——哪個領導會做出如此違反法律規定的“安排”?

更進一步說,難道在執法者眼中,“領導安排”竟然比法律規定還重要?

這樣的辯解,不僅無法替自己開脫,甚至還試圖拉領導“下水”,著實不值一駁。

很快,警服男子意識到了言多必失的危險,欲言又止地問道“你是不是那個啊?”

執法車無牌“裸奔”,面對質疑,“神秘部門”浮出水面

是不是“哪個”呢?這又回到了前面的問題——警服男子到底在擔心哪個部門?紀委?媒體?

再次得到“老百姓”的回答後,警服男子似乎終於確信了質疑者的身份,丟下一句“那就無可奉告”,然後升上了車窗。

面對“老百姓”,“那就無可奉告”,這樣的回答極具標本價值——在某些人眼中,“奉告”的不是問題,而是身份。


4、懲治習慣性違法


執法車無牌“裸奔”雖然屢遭口誅筆伐,但卻仍然在不斷髮生,乃至於早已令人見怪不怪。

往小處說,這種行為影響的是部門形象;往大處說,這是對法律尊嚴的粗暴踐踏——如果執法者都不能捍衛法律底線,甚至是將違法當作執法手段的時候,法律的尊嚴與權威究竟如何體現?

在旁觀者眼中,此番對話也意外披露了一種信息:警服男子之所以再三確認質疑者身份後,才拋出那句“無可奉告”,或許正是因為對某個神秘部門心存忌憚。

由此釋放出的積極信號是,監督日益常態化和隱蔽化,執法者不得不對此提高警惕;

不好的消息是,即使在這樣的前提下,習慣性違法仍然大行其道,即使面對群眾監督也毫無愧疚之色。

對於相關部門來說,鎖定這輛無牌“裸奔”的執法車並不難。不過,鎖定車輛只是全面反思的第一步——執法車“裸奔”上路,到底是責任人任性而為,還是真的遵從“領導安排”?

在智能監控設備的注視下,“裸奔”執法車為什麼沒有被及時發現並糾正?

以執法之名行違法之事,類似的黑色幽默,到底還有多少?

如果做不到依法執法,法律的權威性與公正性體現在哪裡?

這不是“哪個部門”的私事,而是涉及所有人共同利益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