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高級幼師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

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每位父母都是超人,為孩子編織圍欄、披荊斬棘,父母為孩子的每次用心良苦,都值得被記錄和分享。

《像我這樣的父母》是教育媒體“家長123”推出的系列訪談欄目,旨在記錄和分享那些平凡而偉大的父母,以及他們的用心良苦。

這位高級幼師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

07期 北京 | 林老師

林老師是北京一所示範園的高級幼兒教師,而她自己也是一位3歲男孩的媽媽。與家長123的聊天中,她系統介紹了為孩子精心安排的學習和生活,很多具體的活動可能很難複製,但其設計理念值得參考。

這位高級幼師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

分享給大家:

​的確如你所說,我有接觸到比較著急的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啊什麼的,都存在,不過真實的比例並不高。其實絕大多數家長們不會像媒體上面刻畫的那麼焦慮,什麼3歲開始上各種補習班啊,培訓啊……不可否認是有的,但並不是說在這麼小的時候就望子成龍,而是希望孩子有更多玩樂、交朋友的機會,並非媒體經常所用的“焦慮”。

而我所秉持的育兒理念是“在生活中完了,在玩樂中學習,在學中生活”。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主要任務就是玩,通過“玩”來掌握生活技能和學習技能,有的人說,怎麼老是愛玩啊,怎麼不愛學習啊。錯,這個階段的小朋友的玩就是在學習,他們無時無刻不是通過玩在學習。

所以,這個階段我們父母、老師的責任就是陪玩陪學,通過玩來掌握技能和培養興趣。我給孩子制定的玩樂計劃是參考美國兒科學會2-3歲孩子的培養標準。其實我們國家教育部也頒佈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主要包括:生活習慣/運動習慣/自我保護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基礎認知/語言啟蒙/科學啟蒙/數學啟蒙/藝術啟蒙。

這個框架基本對映著絕大多數幼兒園和早教培訓班的課程計劃。所以我給孩子安排的課程,也就把這些內容安排在孩子日程裡進行玩樂學習。

這位高級幼師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

清晨自由活動:家裡早上會播放一些音樂,中文英文都有,兒歌為主。也會放一些朗誦的故事或者中文詩歌,根據孩子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孩子起床後都會跟著跳舞什麼的,跟著活動。

然後會引導孩子自己去開水龍頭,擰毛巾之類的,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再大一些就會引導他自己換衣服、擦鼻涕、扣扣子什麼的了。這些生活的技能都需要慢慢教給她了,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就是幼師的原因吧,他還比較容易學會。

引導方式的核心就是鼓勵吧,做對了就會有獎勵,錯了就沒有。但是不可以有懲罰,懲罰會讓他害怕,慢慢地就會失去勇氣去自我探索。

三餐時間:讓孩子好好吃飯可能是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的問題,規例意識、生活意識、自理能力其實都多都是通過“吃飯”這件事來學習的。比如我們家吃飯特別準點,一分鐘都不差,這就是規律,跟上課鈴響了是一樣的,到這個時間就應該做什麼事情。

另外,我們吃飯也特別設計成孩子的認知遊戲,讓孩子認識菜啊,比如胡蘿蔔可以跟小白兔結合起來。然後吃完後,我們各自收拾各自面前的殘骸,我們不會去幫他的,要讓他知道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早間學習時間:

早間的學習主要是藉助繪本去完成的,學習閱讀、認知、表達等等。時間不固定,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專注力是挺難培養的,坐不住是正常的,需要有吸引他的故事或者激發他的好奇心,選擇好的故事或者繪本都很重要,需要家長自己多用心挑一挑。

戶外時間:無論是公園還是商場還是街道,只要天氣允許,都儘量帶孩子出去走一走。人是社交動物,再小的孩子都需要跟外界接觸,這是天然的需求。另外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去認識外面的世界,在公園可以認識植物、動物,還可以活動活動。

很多時候,自然科學啟蒙和社交能力就是在這些戶外活動中,孩子慢慢自己探索培養的,家長陪著他主要是要保證安全的問題,鼓勵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多多探索和活動。

玩樂時間:玩具不是隨時都可以玩的,我們一般安排在午睡後,不過在他玩兒的時候就不要去打擾他,讓他自己去認真玩,如果遇到問題向我們尋求幫助再說。其實玩玩具是很好的培養專注力的時候。這個時候對於孩子來說,就是通過興趣找到目標,解決困難達成目標的過程。而且他會樂此不疲,是很好的狀態。家長切記動不動就去打擾他。

家務時間:下午會安排家務課,讓他學習擦桌子、收納玩具、晾衣服等等簡單的內容。我一般都會讓他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如果不會收拾,需要向我尋求幫助。當然,我也會故意向他尋求幫助說,問他說“你可不可以幫一幫媽媽”。難過的是,他很多時候都會拒絕我說,“你自己弄吧”。那這個時候,我也會跟他說,那你自己的東西也自己收拾,不然我們就要互相幫忙。需要教會他付出,不能一味的索取。

傍晚視頻時間:傍晚我們要準備晚餐,給他安排了一段視頻時間,一般他自己會要求看紀錄片或者動畫片。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看電視會影響眼睛,這個每個父母都不一樣,我們家是可以看的,但一定有內容和時間的限制。

家庭親子時間:晚餐和晚餐後的散步時間是我們家庭非常重要的時刻,主要還是陪著他玩,回到家後就是我們的家庭分享會。爸爸會講他今天在外邊有什麼事兒,孩子也會分享今天干了什麼、學到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困難。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其實表達的意識是要比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所以這個時間,是我們家裡非常重要的時刻。

哄睡時間:孩子現在睡覺比較早,一般會要求聽故事,故事時間其實不宜過長,也不是說一直講到他睡著。主要還是通過故事去培養他的想象力。很多時候,你會驚歎一個3歲小朋友的想象力的,他會從一個故事天馬行空地想到另外一個故事。每一個小朋友都是天生地想象家,這種能力一定需要被我們呵護。

這位高級幼師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