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天津的意大利风情区,即当年的意大利租界,位于天津火车站西边的海河北岸。意租界曾经是当年达官显贵的贵族租界,颇显意大利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街巷规整,各种欧式洋楼林立。其中马可波罗广场周边的部分步行区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经改建成集旅游、娱乐、文博为一体的商贸区,游人却不多。

意风区里有意大利领事馆、兵营、驻军司令部、回力球场的旧址。更多的是大小不一的精致洋楼,颇具异域风情,大的开阔宏伟,小的优雅精致。因此,这里是很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如《建国大业》《风声》《金粉世家》《毒战》等,打算有空复习下,找寻其中的蛛丝马迹。

这么说吧,意风区的建筑座座精美,各有特色,赏心悦目,比上海外滩更多更美。后面照片特意少放,保留神秘感,这些建筑值得实地观赏。

这里最具特色的是名人故居,大概数数,这一片的名人故居有40所左右,可以拉出一个令人咋舌的名单。不过本人才疏学浅,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知道名号的屈指可数,例如梁启超、曾国藩、李叔同、曹禺、袁世凯、曹锟、冯国璋、黎元洪。

如今,看繁华依在,耻辱犹存,历史已远,精神弥新。

听小辈的指挥,跟着小辈,骑着单车,穿行在意风区里,找寻着那些鼎鼎大名的痕迹。遗憾的是,没有精力细访每个洋楼,也不是个个开放,只能根据小辈的喜好选择重点,有的只能蜻蜓点水式的远观而止。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奥匈帝国领事馆旧址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袁世凯府邸,可惜时间紧张未能入内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不知名

梁启超故居

现为纪念馆,门票10元,游客仍然不多。分为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两大部分,里面的家具和布置皆贴近原貌,保存并展出有大量照片、作品、书籍、书信等,犹感于梁公的书法,“少年中国说”和“无负今日”。面积不小,展品丰富,分了六个部分,细细看来用了两个小时以上。

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近代中国著名的维新改革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教育家、史学家,于1915年定居天津。他的一生经历丰富,饱经忧患。1895年协同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并接触孙中山。1912年回国,曾支持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5年反对袁氏称帝,曾与蔡锷在居所商议武力反袁。1916年任段祺瑞政府的财务总长,1917年退出政坛,1918年开始游历欧洲。1922年在清华任教,1929年离世。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故居,位于纪念馆右侧,中间为梁启超雕像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饮冰室书斋,纪念馆左侧,有流芳百世之感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周恩来手书,梁启超诗作《自励》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手稿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家信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著作几等身,涉猎领域极广,博学多才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九位子女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 梁启超有两位夫人,思顺、思成、思庄为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梁启超的第二个夫人王桂荃所生。

除了政治和学术成就以外,梁启超堪称教育家的事迹之一就是九个子女个个成才,一门三院士。

一位成功的父亲,不啻为人生之成功。大量家书及相关言论反映出梁公的家庭教育思想,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家庭和谐,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包容,和睦相处;

民主平等,重视感情交流,意见沟通,和孩子做朋友;

因材施教,尊重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孩子发挥优势和特长;

爱国主义,教育孩子学以致用,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可以《少年中国说》为代表;出国留学的孩子均回国,为战乱中的中国奉献一己之力。

长女,梁思顺,日本女子师范毕业,长期担任父亲的秘书兼助手,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长子,梁思成,清华毕业,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创建国内第一个建筑系。建筑学家,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次子,梁思永,哈佛大学硕士,考古学家,龙山文化的发掘者,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弗吉利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毕业,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炮兵上校,曾参加淞沪抗战,英年病逝。

次女,梁思庄,麦吉尔大学文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学士,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四子,梁思达,南开大学经济系硕士,曾在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

三女,梁思懿,燕京大学和协和医院学医,后学历史,燕大学生领袖,“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骨干,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

四女,梁思宁,曾就读南开大学,因抗战失学,后参加新四军,从事宣传工作。

五子,梁思礼,普渡大学学士,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远程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和试验。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附:梁启超纪念馆里展出的几张老照片,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旧天津塘沽码头和老龙头火车站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多少不平等条约?惨不忍睹

曹禺故居,因《雷雨》被小辈追捧,特来免费登记参观,距离梁启超纪念馆很近。曹禺故居中有些地方不让拍照,所以后面照片不多。展出图片中的文字很详细地介绍了曹禺的成长和成名经历,最大的感受是,曹禺因家庭原因,特别是母亲在他出生三天后即离世,生活是压抑苦闷的,《雷雨》是戏剧版的曹家,曹家是现实版的《雷雨》,剧中的人物原型都是曹禺家人的缩影。曹禺对自己原生家庭的评价是“我的家太腐败了”,早期很多作品中都在揭露、控诉黑暗的旧社会旧家庭。至于详细情节,敬请一游。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的泰斗,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1933年完成处女作《雷雨》,震动了当时戏剧界,成为现代话剧的标志。清华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升入研究院为研究生,专事戏剧研究。1935年创作话剧《日出》,1940年发表《北京人》,1946年创作《桥》,翻译《罗密欧与茱丽叶》,与老舍赴美讲学。1947年抵上海,年底由地下党安排离沪抵港。1948年出版了电影剧本《艳阳天》,1978年发表历史剧《王昭君》。曾担任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的常务委员、编辑出版负责人。1996年离世。(作品很多,上述只是有名的代表作。)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旧版代表作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曹禺出生3天后,母亲离世,由继母养大

京杭运河系列:天津意风区名人故居(梁启超,曹禺)

周恩来和曹禺是南开校友,周公亦热心参加南开新剧团的活动,经常担任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