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要再提——《追风筝的人》书评

往事不要再提——《追风筝的人》书评

1.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0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父亲是外交官,母亲是女子学校教师。1970年,全家随父亲外派到伊朗的德黑兰,并于1973年举家搬回喀布尔。这一年是阿富汗政权维持稳定的最后一年。之后政变与外侵不断,也结束了胡赛尼在阿富汗美好的童年。1976年,胡赛尼的父亲在法国巴黎找到了工作,于是全家搬迁到巴黎,由于阿富汗政权极不稳定,全家就再也没有回国。

1980年,卡勒德·胡赛尼随父亲迁往美国。1993年取得行医执照,1999年开始创作,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曾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2.

故事是以回忆开始。“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子,和父亲生活在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房子里,家里有仆人,其中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和阿米尔年龄相仿,两个孩子都没有母亲,于是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

阿米尔的父亲强悍而富有决断力,总是觉得阿米尔过于懦弱。“爸爸眼里的世界只有黑和白。至于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全然由他说了算。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你若爱他,也必定会怕他,甚或对他有些恨意。”冬天里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是全城男孩子的盛事,也成为阿米尔心里一件暗暗的期许,12岁的他真的相信只要赢得了那场风筝比赛,他就可以赢得他父亲的爱心。

比赛那天,他在哈桑的帮助下真的赢了,而且按照惯例,哈桑要去帮他拾取落败者的风筝。结果在那条小巷里,哈桑被另几个富家子性侵,而阿米尔真的如他父亲所断言的那样,只敢一贯的懦弱,缩在自己的壳子里。

12岁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年龄,一方面开始辨别美好和丑陋,一方面心智的成长又更不上自己对于自己的要求,阿米尔对于哈桑的牺牲表现出来的不是感激,而是暴虐的戏弄。他开始故意挑衅哈桑,希望他痛揍自己一顿,用此缓解心中的愧疚,但是一贯敦厚的哈桑看穿这些小伎俩,总是一忍再忍。

阿米尔受不了他温和的凝视,他对于心里的郁闷和不屑无法排解。“也许没有变,不是真的变了,但我瞬间觉得自己看到了两张脸,一张是我认得的,我从小熟悉的;另外一张,第二张,就隐藏在表层之下。我曾经看到过他的脸色变化——总是吓我一跳,它每次出现不过惊鸿一瞥,但足以让我疑惑不安,觉得自己也许曾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他终于将自己生日礼物中贵重的手表放到哈桑的床下。被发现后,当问到哈桑是不是他拿的时候,哈桑竟然承认了。即使父亲说原谅哈桑,哈桑父子却坚持离去。

这段经历结束了阿米尔的童年。他后来跟随父亲坐着油罐车偷偷跑到巴基斯坦,又从巴基斯坦辗转到美国。父亲还是那个父亲,非黑即白,铮铮铁骨,不肯接受救济,宁愿做以前从来不屑一顾的低微工作。阿米尔和父亲每周在跳蚤集市上摆摊,和一个同在集市上摆摊的美丽的阿富汗女孩子结婚,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美国是河流,奔腾前进,往事无人提起。我可以走进这条大川,让自己的罪恶沉在最深处,让流水把我带往远方,带往没有鬼魂、没有往事、没有罪恶的远方。”

再次将他拉回往事的是一通父亲老友的电话。他向他揭露原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震惊之余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带回美国。而这次,他让索拉成为拉着风筝长线的人,而他像以前哈桑为他做过的千千万万次那样,去拾取地上坠落的风筝。

往事不要再提——《追风筝的人》书评


3.

整本书的文字非常清新宜读,作者寥寥几笔勾勒出的童年景象让人神往。“每年下雪的第一天,我都会这样度过:一大清早我穿着睡衣,走到屋子外面,双臂环抱抵御严寒。我发现车道、爸爸的轿车、围墙、树木、屋顶还有山丘,统统覆盖着一英尺厚的积雪。我微笑。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白晃晃的雪花刺痛我的眼睛。我捧起一把新雪,塞进嘴里,四周静谧无声,只有几声乌鸦的啼叫传进耳里。我赤足走下前门的台阶,把哈桑叫出来看。

而后来在哈桑被性侵后阿米尔对自己的自责也坦白到令他自己和读者心悸:“那儿没有鬼怪。他说。只有湖水。但是他错了。湖里有鬼怪,它抓住哈桑的脚踝,将他拉进暗无天日的湖底。我就是那个鬼怪。

阿米尔和父亲逃难到巴基斯坦的一段旅程充满了沉静的哀伤,事实上这种哀伤一直都在,贯穿全文始终。童年和哈桑的那一段哀伤因为和阿米尔自己戚戚相关,所以做了切肤入骨的描述,哈桑渗在地上的血迹,我在睡梦中希望得到救赎,哈桑被性侵后还要在生日会上给那几个富家子顺从的奉上酒水,我听到父亲朋友和女仆无果的爱恋那一刹的心动,感情充沛而层次丰富。

而到了这一场更加巨大的浩劫面前,阿米尔反而因为完全的知道自身的渺小和无能为力,更加心安理得的缩在一角。而父亲面对手拿机枪的俄军士兵的无耻敢于仗义执言,到达目的地后,另一个父亲因为儿子惨死在大家眼前开枪自杀,阴冷的地下室,反复的人性,从未遭受过的苦难从众多角度将阿米尔撕扯。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经慢慢经历了一个涅槃重生的过程。

比如后来在美国经受困境时的心平气和,比如违背父亲让自己当医生的意愿而选择成为一个作家,比如迎娶自己心仪却饱受舆论争议的女子。后来将哈桑的儿子接到美国,实在是命运给他一个小小的契机完成心里最后的救赎。

2007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众多奖项提名。除了忠实原著以外,整个故事的风格被调亮,而且将解救哈桑儿子索拉的过程拍得惊心动魄,其中更是设计了阿米尔需要伪装通过机枪守驻的关卡,哈桑的儿子也沦为以前性侵哈桑的有钱富家子雏妓的情节。

这些当然是为了迎合电影观众的审美和内心深处对于救赎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但是作为一本小说,却不是必须,因为那如同湖水中汩汩冒出的清冷文字,那些营造的记忆中的光明和阴暗,童真和世俗,百无禁忌的嬉闹和无法跨越的阶级鸿沟,一直在读者面前清晰万分。

往事不要再提——《追风筝的人》书评


4.

故事中对于父亲这个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正直,善良,有能力的时候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资助孤儿院,对于仆人之子一视同仁,甚至在哈桑生日那天送给他一个天大的礼物,医好他的兔唇。在受到生活打压的时候,父亲保持尊严,坚持自食其力,固执到不让俄国籍医生给他看病。全书借由父亲之口表达了很多政治观点,也许于读者来说不易理解,但是其中的赤子之心一样打动人。到后来,父亲朋友的一句话泄露哈桑原来是他的私生子的时候,阿米尔并不觉得幻灭,而是非常情理之中的将哈桑的儿子带回了国。

也许是因为后来在困苦路途中的父子,终于找到了在豪华的有仆人服侍的大房子里不曾有过的亲密机会——毕竟,成年人的感情不会真的因为赢得一个由细细的竹竿支撑和薄薄的棉片糊成的风筝而改变,时间和成长永远是缔结纽带最好的方式。

而阿米尔也自愿从那个风光无限赢得风筝比赛的人,到那个愿意默默为哈桑儿子拾取象征荣耀的风筝的人。

“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自然而然,就像哈桑曾经为他做的那样。

我们都不愿意沉迷往事,因为昨天的经历塑造成了今天的我们,而我们依旧为成为心目中自己的英雄而不屈奋斗着。


往事不要再提——《追风筝的人》书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