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不忠?花心的本質(轉載)

hello大家好,我是夢舟。這兩天都在關注周揚青羅志祥時間。今天,我也發佈了一篇關於出軌的文章。那麼下面,和大家分享一篇轉載文章,幫助我們瞭解出軌的本質。

每一對夫婦結婚時都希望天長地久,但每天都有上萬對夫妻因為各種原因勞燕分飛。民政局公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登記離婚的人數是446.08萬對,平均每天有一萬多對夫妻離婚。而且從2012年到2018年,登記離婚的人數年年遞增。

我們為何不忠?花心的本質(轉載)


而在諸多導致夫妻分道揚鑣的原因中,婚外情高居榜首。
美國生物人類學家,金賽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海倫·費舍爾在其著作《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裡對此進行了剖析。


偷情的定義五花八門。在非洲的洛奇族看來,偷情不只包括性交。洛奇族的說法是,要是一個結了婚的女人走在路上,旁邊有男的陪著,或者這個男的遞給女人一罐啤酒或一把鼻菸,那麼她就算出軌了,這聽起來挺牽強的。但是美國人也不總是在偷情和性交之間畫等號。


要是一個美國生意人身在異鄉,掏錢請一位頗具魅力的同事共進晚餐,並且與後者有了各種肌膚之親,就差上床了的話,他或許會認為自己是在偷情——哪怕沒性交也算。
《人物》雜誌做過一項民意調查,在750名受訪者中,約有74%的人相信,性行為並非不忠的充分條件。


尼日利亞的科夫亞人對偷情的定義十分特別。一個女的要是對丈夫不滿意,但又不想離婚,她有權再找一個情人,公開同居,而且還是在自己丈夫家裡。科夫亞族的男人也享有這一特權,沒人會將這種婚外情視作通姦。


《牛津英語詞典》對通姦的定義如下:一位已婚人士與配偶之外的第三方進行性交。今天的美國心理學家拓展了這一概念的外延,使其不僅包含性背叛(不動真情的交歡),還包括感情上的背叛(互相搞曖昧,但沒有發生關係),以及既有了魚水之歡,又投入了真感情。
全世界男女婚外性行為之普遍,可以從諸多人種學研究中找到例證,遑論不計其數的正史和野史作品。儘管我們會調情、相戀、結婚,但人類同時常常對伴侶不忠。

我們為何不忠?花心的本質(轉載)


奧斯卡·王爾德說過:“婚姻的枷鎖如此沉重,要兩個人承擔才行,有時得要三個人。”公開鞭打、用烙鐵燙、拳腳相加、陶片放逐法、宮刑、劓鼻割耳、砍足、削平臀部和大腿、休妻、離棄、被石頭砸死、被火燒死、被水淹死、被人掐死、被槍打死、被刀捅死,世上的人會因為出軌面臨上述各種殘酷刑罰。可即便酷刑如斯,令人驚愕的是,人們居然還敢搞婚外情。可我們就是會。
當被問及為何出軌,偷情者往往會說,“因為情慾”、“因為愛”,或者“我也不知道”。


一些人是有目的的,希望被捉姦,好了結一段婚姻;有的人出軌,是想滿足自己在家裡無法獲得的那部分需求,從而改善婚姻關係。
有人將出軌作為甩掉配偶的藉口;有人是求關注;有人是謀獨立;有人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受人傾慕,變得更有男人味或女人味,更富魅力或更被人理解;有人希望有更多交流,玩更多曖昧,或者僅僅是為了過更頻繁的性生活。


有人想要藉此解決性問題;有人渴望體驗偷情的戲劇性、興奮度或驚險感;有人是為了報復;有人把自己的妻子當成偶像,卻又喜歡和遠遠不如妻子的女人上床;有人喜歡玩三角戀,喜歡同時被兩個人爭奪的那種感覺;有人因為偷情的隱秘性而心潮澎湃;有人劈腿是為了證明自己依然年輕,想抓住風流的尾巴;有人希望找尋完美愛情;有人身陷包辦婚姻,無從選擇;有人則是覬覦偷情可能帶來的好處—浪漫的約會、慷慨的饋贈和出遊的時光;還有人就是喜新厭舊。


心理學家會不假思索地羅列一串會導致背叛的心理、社會和經濟因素。


我們為何不忠?花心的本質(轉載)



首先就是某人對其婚姻的滿意度。你要是覺得自己的需求未獲滿足,覺得你的伴侶不愛你,不支持你,並認為性生活不盡如人意,你的出軌概率就會比較高。百無聊賴的人,很容易墮入婚外情。與配偶缺乏溝通,即便有的話也是積極的少消極的多,就會引發背叛。 要是覺得自己不結婚活得更好的話,也會增加出軌概率。與之相反,出於對喪失大筆家財、朋友或人脈的擔心,出軌概率相應會降低。


自我膨脹的慾望也是出軌的誘導因素。人們通常會被一個能拓展他們興趣、目標和自我價值的人所吸引。這種自我膨脹發生在戀人剛開始相處的時候,他們彼此傾訴秘密,透露希望和夢想,並把伴侶的資源、想法和身份拿來為己所用。然而,隨著某人自我膨脹傾向的減退,他或她或許會因為渴望思想或身體上的新冒險而變得躁動,繼而出軌。


童年時和父母很親近的男女長大了多半也會與配偶建立穩定的關係,出軌可能性較小。反之,孩提時代便與父母疏遠的孩子長大後更易水性楊花。
……
費舍爾則認為,出軌之所以在世上頻發且頑固,背後很可能有生物學原理支撐。
以橙腹田鼠舉例。這些小動物性成熟後不久就會結成終身眷侶,生一窩小鼠。這種對偶匹配直接反映在小鼠腦部的神經化學活動中。橙腹田鼠首次交配時,雌鼠的後葉催產素感受體(位於伏隔核中)和雄鼠的後葉加壓素感受體(位於腹側蒼白球中)會被激活。這進一步刺激了腦部多區域分泌多巴胺,繼而產生渴望、追求、專注、活力、喜悅和動力等情緒。這些毛茸茸的小傢伙受其影響,心繫特定伴侶,進行對偶匹配,並持久展現依戀行為。


不過,由於雄性橙腹田鼠體內後葉加壓素感受體裡的特定基因組成各有異同,造成的結果是,雄鼠對偶匹配的力度也不盡相同。其中一項指標就包括雄鼠對雌鼠的性忠誠度。


橙腹田鼠體內還有與出軌有關的基因?這和人類又有何種關係?答案是關係很大。人類和鼠類在後葉加壓素感受體的基因相似。另外,科學家開展了一項調查,試圖瞭解其中一種基因是否會影響552名瑞典男性的結對行為。所有對象要麼已婚,要麼就與伴侶至少同居了五年。


結論令人大開眼界。有這種基因的男人,在回答“伴侶配對指數”這份旨在測量對配偶依戀程度的問卷時得分很低。不僅如此,分數的高低取決於基因數量的多少。擁有兩條這種基因的男人,在答卷時得分是最低的;擁有一條基因的人,更善於表達愛慕之情;此外,不具有這種基因的人,對伴侶的忠誠度最高。


同時,具有後葉加壓素基因的人,在過去的一年中婚姻出現危機的次數較多,有些一度鬧到要離婚的地步。這裡再重申一遍,結論取決於基因數量的多少。最後,調查發現,具有一到兩條上述基因的男人的配偶,在被問及婚姻滿意度時,得分也較他人低得多。這項研究並未直接針對出軌,但其指出了可能誘發出軌的某種生物系統。



原文: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8857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