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詩文化所反映出的文人內心的世界

文:嚴選文史錄

相比較於唐朝來說,宋朝的茶文化在內容上更加豐富,在內涵上有所發展。兩宋時期是我國古代封建歷史上文化最鼎盛的時期,茶文化在宋朝時期也是達到了頂峰。從宋代茶與詩的結合我們可以看到,宋代的茶文化主要是以俗為雅,以平常為道,宋朝的茶飲生活也成反映出宋代人士身心安頓的真實寫照。通過對宋朝文學作品的分析,把握宋朝燦爛文明的茶文化。

宋代茶詩文化所反映出的文人內心的世界

一、宋代文士精神對茶詩發展的影響

最早的茶文學起源於晉朝時期,但是在唐朝之前並未得到發展。唐朝時期,茶文學達到了一個興盛時期,唐代以茶為主題所創作的詩就達到了一百多首。但是到了宋代,以茶為主題所創作的詩就達到了八百餘首,遠遠的超過唐朝。宋朝對於茶文化的表達不僅僅是體現在所創作的詩中,散文、小說等各種題材都是宋代茶文化的載體。宋代所創作的茶詩繼承了唐代時期的古風,但是在表現的意象方面又更為豐富,兩宋時期的戲曲中也是將茶文化大量融入兩宋社會片段中。

宋代茶詩詞的創作主力軍是士大夫群體,這一部分人普遍是有飲茶的嗜好,帶動了整個宋朝社會的飲茶風氣,他們是兩宋時期文明的代表,賦予茶文化形式上的精神流傳於後世。文學創作來自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往往吐露著作者的心境和對事件的主觀看法,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整個時代的精神和觀念。兩宋時期所創作的茶詩保存了大量茶文化的史料,真實的反映出當時的茶文化精神。

宋代茶詩文化所反映出的文人內心的世界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眾所周知,宋朝以文治理天下,文人在宋朝社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文人不僅僅是宋朝政治的實踐主體,同時也是茶文化的開創者和踐行者。宋太宗時期,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特地派遣使者前往北苑學習製作團茶,以用來飲用,後來在多任福建路轉運使的努力之下,北苑貢茶成為了兩宋時期茶業發展的典範之作。

後在宋仁宗在位時期蔡襄在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創制小龍團茶,將北苑貢茶發展的日益精緻。宋代文人不僅熱衷於茶葉生產,對編寫茶文化方面的書籍也有極大的熱情,這與單純從農業技術上發展茶葉是有本質區別的,文人的這種方式將茶葉注入新的文人審美理念和精神內涵,將茶文化提高一個大的高度。後在文人皇帝宋徽宗所作的《大觀茶論》中將茶書從低下的地位提高至尊貴的祭壇之中,由此,宋代文人茶飲被推向歷史的最高峰。

宋代時期的文人不僅參與茶葉生產和編寫茶著,他們還熱衷於飲茶,研究茶藝,歌頌茶文化,主要表現手法有寫詩作詞,書法繪畫,無一不表達著對茶文化的熱愛,給後人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

宋代茶詩文化所反映出的文人內心的世界

文學之所以在一個時代中有著共同的特徵,是因為在當時的作家有著共同的社會背景,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家當時所共有的觀念和心態,這個心態和觀念和當時的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上文中提到宋代的文化是在繼承唐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又有著很大的不同,曾有學者說過“華夏民族的文化演變千年,在宋朝時期達到巔峰”,在文化由唐朝向宋朝演變的過程中,三教合一的思想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三教合一思想最終在趙宋時期被完善。三教合一的重要特徵是重視心性、重視個體和重視世間。

心性學說是由佛教傳入,推動了中國學術的建設,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在接觸到這個學說時,都在彌補自己思想的不足,從隋唐開始就充實自己的理論,但真正完成是在宋朝時期。這是宋朝時期極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心性論是儒道釋三家學者共通的理論基礎。

再一個是對個體的重視。上文中提到的重視心性是重視個體的理論基礎,是重視個體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是性本善,宋明理學所說的性即是天理,這與佛教所提倡的佛性極為相似。只有重視個體,強調天理,理學功夫論才能得以成立。

最後是三教合一對與世間的重視。由對於個體的重視拓展到對於世間的重視。

宋朝以來文化發展日益繁榮,文化發展也日益深入。在這個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宋朝文人廣納百家之言,讀書廣泛,融會貫通。宋代的三教合一的主流是佛教思想的進入,除了儒家思想以外,對宋代文人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佛教思想。三教合一思想的統一代表著文化向世俗方向發展的趨勢,宋朝文人對三教合一思想的借鑑主要是服務於自己的為學和實踐。重視心性、重視個體、重視世間的宋代文人精神也是茶文化的主要內涵,在宋代茶學之中有著隱隱的體現。

宋代茶詩文化所反映出的文人內心的世界

二、以俗為雅,宋代茶詩中體現的茶文化

從宋代茶文化的主題上來看,宋朝時期的內容更為豐富,意向更加的豐滿。宋代時期茶文化所提出的茶、香在之前的都是沒有被提過的。宋代時期的文人把茶文化進行擴展,將茶文化與其他文人雅士並提,在茶詩中將自己喜歡的事物與茶關聯,茶文化被授予的意向逐漸豐富。另一方面,宋代文人將許多世俗之物引入茶詩當中,茶詩在這一時期表現出以俗為雅的趨勢。

宋代以前的詩歌創作主要是以表現高雅風尚和意趣為主,世俗生活併為在其中體現。與之前詩歌不同,宋代的詩歌平淡、敘事表現出以俗為雅的風格。這與宋代文人三教合一的思想有些很大的關聯,他們認為一切超越的事物都是蘊含在世間萬物之中,平常即是道。所以宋代文人將高雅的詩歌取材轉向世俗的個性敘事之中去。這就是宋代文人精神在文學上的體現。

宋代茶詩文化所反映出的文人內心的世界

三、隱居士人身心安頓的茶飲生活

唐代時期的茶文化主要是體現一種隱逸的精神。盧仝是《玉川茶歌》的作者,也是歷史上有名的隱士,在他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隱居在山林之中,終身不願在踏入仕途。縱使朝廷曾兩次請他出山,他都不予理睬,隱居生活。隱逸的眾多文人大都是表達自己對現實的失望和對世俗的逃避。

晚唐時期的國力衰弱,朝廷官場昏暗,眾多士人建功立業抱負難以實現,不得不接受現實,放棄對理想的追求,轉去隱居山林,尋找心靈的慰藉。士人在隱居山林之後一方面以茶為伴,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放棄對時政的關心和對無法實現抱負的哀嘆。唐代士人眼中,要麼建功立業實現理想抱負,要麼隱居山林追求高雅。唐代的茶文化只是隱居世人在被現實強有力撕開內心後的修復劑。

宋代茶詩文化所反映出的文人內心的世界

到了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促進了士人對於世間生活的重視,賦予了世俗生活非凡的意義。在受到禪宗的影響之後,以俗為雅的世俗生活有了非同一般的宗教意義,禪茶一味被廣大文士階層所接受。

在宋代所創作的茶詩並沒有在詩中提到茶道字眼,甚至整個宋代茶文都是沒有茶道的概念,但是這並不代表宋代茶文沒有精神意蘊。

總的來說,宋代的茶文化內包含著宋代文士的精神,心性的安定即是審美生活的實質,這些都在宋代的茶文化中得以體現。宋代將茶融入世間生活,世俗意義的茶文化一直髮展到明清社會,從宋朝開始使得茶飲真正走向市民社會。

參考歷史文獻:

《宋史》

《宋史紀事本末》

《資治通鑑》

《全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