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來打卡南粵“最珠江碧道”!廣州已建成近120公里

在生物島沿著江邊碧道慢跑、在東山湖踏著蜿蜒的碧道觀景、在花都湖順著新落成的碧道騎行……“五一”期間,廣州碧道等你打卡。4月27日,筆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蕉門河、東山湖、生物島、花都湖、增江、車陂湧、海珠溼地、流溪河等省、市級試點碧道近120公里。根據計劃,廣州將著力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逐步推進1506公里碧道建設,塑造北中南三大碧道生活圈。

五一來打卡南粵“最珠江碧道”!廣州已建成近120公里

塑造北中南三大碧道生活圈

在碧道建設上,廣州已初步探索出“兩高”(高站位、高起點)“一大”(大格局)“一實”(實用性)“一新”(新內涵)為主要內容的試點經驗。廣州市政府已將“推動落實省‘萬里碧道’工程”寫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3月13日、30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廣州市委常委會會議先後專題審議通過了《廣州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 年)》,明確落實了碧道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任務、資金渠道等,為廣州未來五年碧道建設提供了具體遵循,提出了建設1506公里碧道的目標。

為確保廣州碧道規劃的“高標準高起點”,廣州邀請全球最知名的規劃設計諮詢團隊AECOM公司和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參與碧道規劃前期工作。針對廣府文化特點,提出“水清岸綠、廣府生活、三道一帶、縫合城市、新舊共生、賞粵四季、繡花功夫、永續利用、經濟適用、共同締造”的“廣州碧道十條”行動準則,為編制《廣州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廣州市碧道建設技術指引》。

目前,全市已建成蕉門河、東山湖、生物島、花都湖、車陂湧、海珠溼地、流溪河等省、市級試點碧道近120公里。近日,海珠溼地碧道、增江碧道、南沙蕉門河碧道作為水利部“美麗河湖、幸福河湖”在全國廣泛宣傳。

2020年,廣州計劃建設碧道300公里以上,以“理想水生活”的理念和“廣州碧道十條”行動準則,重點建設碧道骨幹網。同時完成廣州市碧道規劃和配套文件編制工作,開展碧道相關課題研究。

廣州擁有“山水城田海”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碧道建設也緊緊依託廣州北樹南網水系格局,特別是結合坐擁珠江廣州段區位優勢和水系特點,著力打造南粵“最珠江碧道”。按照廣州北部、中部、南部不同的自然稟賦及區域特點,逐步推進1506公里碧道建設,塑造北中南三大碧道生活圈。

其中,北部山水型碧道計劃建設576公里,山環水抱、生態碧網,融合周邊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風景秀麗,成為郊遊好去處;中部現代都市碧道計劃建設550公里,都市宜居、先鋒水岸,薈萃人文景觀,展現廣州國際大都市形象;南部水鄉型碧道區計劃建設380公里,廣府水鄉、濱海風情,恢復城市水系“彈性”,打造生態感潮河網。重塑健康自然的彎曲河湖岸線和生態駁岸,恢復自然淺灘,營造各種親水、觀水、玩水的濱水體驗空間,形成極具粵府特色、珠水魅力的碧道建設。

“五一”期間將有新建的碧道項目陸續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已經建成的碧道不少是在原先綠道、遊園徑的基礎上提升、改造而來。廣州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永續利用、經濟適用’正是廣州碧道特色之一。”

廣州堅持因地制宜,統籌相關規劃建設,在原有綠道及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堅決“不人為生硬裁彎取直”,堅決杜絕鋪張浪費。堅持繡花功夫、逐年推進,在基於已有735公里濱水綠道基礎上,開展碧道建設,優先貫通水岸空間,優化水質環境,完善便民設施,實現碧道、綠道、古驛道、慢行道互聯互通,成網成片,滿足人們水岸遊憩的基本需求,再根據各區實際和財力,逐步逐年提升碧道品質、完善碧道功能,探索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碧道建設“廣州樣板”。

比如在二沙島、新河浦湧碧道示範段項目上,通過已建的東山湖公園碧道,與擬建的新河浦湧碧道、東濠湧碧道連通,推進河、湧、湖水系互聯互通,盤活老城公共空間,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的濱水生活圈,實現雲山珠水共逍遙,示範水清岸綠、三道一帶的最文體生活;臨江大道碧道示範段在高品質濱江綠地內打造了廣州市第一條面向市民開放的碧道緩跑徑,示範新舊共生、粵賞四季的最藝術生活。

此外,廣州將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與景觀、歷史人文相融合,把碧道建設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有機結合,倒逼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助力綜合城市功能提升。

如海珠區閱江路碧道,串聯周邊水博苑、會展公園等特色節點,服務好會展區、互聯網聚集區、總部商務區的功能需求,增加防洪、治澇、海綿、治水等科普展示點,以線串點、以線帶面,推動沿線功能升級,建設灣區國際品質水岸,示範縫合城市、適老適幼的最都市生活;生物島碧道示範段擬建設範圍2公里,建設海綿綠地、完善配套服務,打造魅力水岸,示範共同締造、經濟適用的最創新生活。

據瞭解,增江碧道試點項目於2019年9月開工,活力銀灘、生態溼地、政務中心廣場等主要節點已完成,目前工程形象進度約95%,正在進行收尾工作。政務中心廣場已開放,活力銀灘和生態溼地預計“五一”開放。“五一”期間新建的碧道項目會陸續開放給市民體驗。

廣州市碧道試點一覽

南沙鳳凰湖、蕉門河試點:都市型碧道,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的濱水生活圈。堅持對標國際,高起點建設都市型碧道示範,營造適老適幼、面向全人群的多元濱水空間,塑造新舊共生、賞粵四季的魅力水岸。活化原有采石場打造成水岸公園,利用連通渠、涵洞等與蕉門河及周邊河涌貫通,形成具有調蓄功能的水利設施,水質可達Ⅲ類水標準。採用自然緩坡的生態堤岸,構建生態排水溝、生態旱溪、雨水花園等多樣化海綿綠地。

五一來打卡南粵“最珠江碧道”!廣州已建成近120公里

越秀東山湖環湖碧道試點:都市型碧道,通過對湖底淤泥進行原位消解、種植水生植物、放養水下生物等純生態方式,重塑河湖水下生態系統,解決了現狀富營養化問題,以建設“東湖六景”全面提升水岸空間品質,為市民提供全新的休閒遊賞空間。

五一來打卡南粵“最珠江碧道”!廣州已建成近120公里

增江碧道試點:建設城鎮型碧道,塑造河清魚遊、有遊有賞的碧道公園。堅持高點定位、繡花功夫、工匠精神,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積極推動城鎮型碧道建設。以增江畫廊為背景藍圖,通過綠道遊線、慢行遊線、水上游線三道交通體系打通沿江堵點,整合沿岸天然林帶,生態田園風光,古樸村落景點等元素,打造“一江兩岸”全域旅遊。

五一來打卡南粵“最珠江碧道”!廣州已建成近120公里

花都區花都湖碧道試點:城鎮型碧道,利用原有采石場形成的水坑開展碧道,全面提升河湖水質,打造具有花都本土特色的水文化景觀帶和風光帶。

五一來打卡南粵“最珠江碧道”!廣州已建成近120公里

海珠區海珠溼地碧道試點:建設自然生態型碧道,修復河湖自然生境。以保護生態為前提,以修復河湖自然生境為重點,構建人水和諧的自然生態型碧道。建設垛基果林溼地,新增淺水溼地覓食區10.5公頃,延伸水上碧道遊線800米,修復潮間帶鳥類棲息地、魚類棲息地、昆蟲棲息地3類自然生境,激活溼地活力。

五一來打卡南粵“最珠江碧道”!廣州已建成近120公里

此外,廣州市還將建設鄉野型碧道,打造清水綠岸、水草豐美的碧道畫卷。重點對河涌清障,提高河涌的防洪排澇能力,優先改善河涌的水質,通過拆違、貫通、拓寬、覆綠4大手法營造條帶式生態緩坡岸線,將水引入村社,營造了村水相依的濱水景觀。

【記者】餘嘉敏

【通訊員】趙雪峰

【作者】 餘嘉敏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