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原油寶”穿倉事件仍在發酵,投資者要理性維權

從4月20日,美國WTI05期貨價格跌破“0”值以來,中國銀行的“原油寶”穿倉事件就在持續發酵,現在五天時間過去了,仍然沒有減緩的跡象。

從目前網上的文章來看,輿論更有利於投資者。面對這樣的輿情,中國銀行在4月24日發佈最新的公告——《中國銀行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

中國銀行“原油寶”穿倉事件仍在發酵,投資者要理性維權

有媒體(含自媒體)解讀為中國銀行由“全甩鍋”,轉化成了“半甩鍋”,態度有所軟化。我看了中國銀行的公告之後,感覺中國銀行態度確實比4月22日的公告溫和了許多。

首先,4月24日中國銀行的公告中,沒有提中國銀行與投資者簽訂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個人產品協議》,沒有向投資者“追繳”欠款的任何信息,但卻有兩處提到“維護客戶利益”。

中國銀行會用什麼方式維護投資者的利益呢?從4月24日的公告中,我們能找到一點蛛絲馬跡。一是“持續與市場相關機構溝通,就4月20日市場異常表現進行交涉。”,二是“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

在4月22日中國銀行的公告中,提到“經我行審慎確認,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為有效價格。”,但沒有說對市場異常表現進行交涉。我們有理由推定,當時中國銀行和交易所進行了溝通,但態度是溫和的,只是確認這個負數的價格是否有效,而沒有進行“交涉”,現在開始交涉了。

其次,4月24日中國銀行的公告中,提到“全面審視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環節和流程”。這說明中國銀行也認為自己的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環節和流程,可能是存在問題,否則它可以斬釘截鐵的說自己的產品沒有任何問題,而不是“全面審視”了。當然,也不排除中國銀行認為自己產品沒問題,但面臨輿論的壓力,不得不說“全面審視”,來緩解輿情。

這次中國銀行態度變得溫和,是投資者維權的勝利,是好事,但我在網上看到一些投資者非理性維權的跡象。

從媒體報道中,有投資者聚集到中國銀行的營業廳討說法的行為。這種做法原本是正常的,但有些投資者的行為已經超出了正常的討說法範圍。

還有就是中國銀行營業廳領導接待投資者後,一些投資者對營業廳領導的回覆不滿,說只是在說中國銀行已經公告的內容,同時只是承諾把投資者的意見向上彙報。可我看了這個之後,我認為中國銀行營業廳領導的回答非常好,投資者要求營業廳領導把所有問題都給出明確的回答,已經超出了理性的範圍。

大家想想,中國銀行營業廳的領導在這件事情根本沒有決定權,他知道的也就是中國銀行已經公告的內容,他根本回答不了投資者的眾多問題,他只能是將投資者的問題記錄下來,上報。一個營業廳的領導,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再要求他給出回答那就超過理性界線了。如果這位營業廳領導說上報,但實際上只是敷衍,那可以在後期交涉的時候再提。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銀行應該會有一些責任,我們希望中國銀行能按照自己的公告說的那樣在法律範圍內,承擔自己的責任;同時,也希望投資者能夠理性維權,不能因為現在中國銀行態度溫和了,就忘記自己說過的“認賠,不認宰。”。

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穿倉事件,我會持續關注。我個人在這裡做一個大膽的預測,這件事情最終的結果將是中國銀行和投資者共同承擔,雙方承擔的比例將是由法律來裁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