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宝民:冷静、谨慎的行文风格---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唐宝民:冷静、谨慎的行文风格---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冷静、谨慎的行文风格---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唐 宝民

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写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是应香港的一位朋友(曹聚仁)邀请而写的,彼时,周作人已因汉奸事件在国民政府的监狱中坐了几年牢,开释后又到新政府工作,是小心翼翼、夹着尾巴重新做人,因此,在写作本书过程中,文笔极为冷静、理性,对于某些敏感问题的叙述,也极为小心谨慎。

唐宝民:冷静、谨慎的行文风格---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曹聚仁在约稿时曾说:“写得愈通俗越好……”就这一点来说,周作人不负朋友所望,把《知堂回想录》写得晓畅明白、朴实无华。在处理某些敏感问题时,周作人下笔更加谨慎小心,比如,关于兄弟失和一事,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关于那个事,我一向没有公开的说过,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在我的日记上7月17日项下,用剪刀剪去了原来所写的字,大概有十个左右,8月2日记往砖塔胡同,次年6月11日的冲突,也只简单的记着冲突,并说徐张二君来,一种都不过十个字。”在鲁迅一方面,也和周作人一样,生前没有对此事进行解释,周作人对鲁迅此举也是佩服的:“不过他(许某)有一句话却是实在的,他说这是鲁迅的伟大处,这话说的对了。”

唐宝民:冷静、谨慎的行文风格---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虽然与鲁迅失和之后二人不再往来,但在内心深处,兄弟间的手足之情还是有的;周作人曾写过两首自寿诗,引发了很大争议,在这件事上,鲁迅没有默不作声,而是替周作人说了公道话,这一点,周作人内心是清楚的:“对于我那不成东西的两首歪诗,他却能公平的予以独自的判断,于是在我们‘失和’十年之后,批评态度还是一贯,可见我上面的话不全是没有根据的了。鲁迅平日主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会对于任何人有什么情面,以他这种态度是十分难得也是很可佩服的……”。在周作人看来,在兄弟二人失和之后,鲁迅对自己仍有兄弟般的感情,周作人认为鲁迅所写的《兄弟》一文,就是在婉转地表达自己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还有《伤逝》,周作人认为:“《伤逝》不是普通恋爱小说,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周作人因此感叹道:“但对于鲁迅写作这些小说的动机,却是能够懂得。我也痛惜这种断绝,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总知有人的力量。”

唐宝民:冷静、谨慎的行文风格---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当然,因受当时时代环境的制约,在周作人的这本书中,也能看到一些对新时代的歌颂和对旧时代的贬低,违心之举显而易见,如在谈到辛亥革命一章时,周作人这样写道:“可是这才是起了一个头,一直经过了四十年,这个人民解放事业才是成功。”这显然是在向新政府讨好呢;再如,在谈到自己目前的工作时,周作人说:“这回到北京以后,承党的照顾让我去搞那两样翻译,实在是过去多年一直求之不得的事情。”这句话同样充满了溢美之情。又如,在提及北伐战争时,周作人如是说:“蒋介石的北伐成功了,南北统一,但是这个革命政府事实上已投降的帝国主义了……”这样否定蒋介石的北伐战争,显然有抬高中共之嫌。当然,类似的语句,在全书中只占极少比例,不过是寥寥几笔而已,也可以理解成周作人无奈而为之吧。

唐宝民:冷静、谨慎的行文风格---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关于七七事变后周作人没有南下而留京一事,周作人的解释是:“随后北大决定将孟心史马幼渔冯汉叔和我四人算作北大留平教授,每月寄津贴费五十元来,在那一年的年底蒋校长还打一个电报给我,叫我保管在平校产……”根据后来对史料的研究,周作人的这一说法是确实的,因而,不能说他是在为自己辩解,他只是在陈述事实。关于在敌伪部门任职的那段经历,周作人在回忆录中几乎是没有触及,为什么不写呢?用周作人自己的话解释,是怕别人误以为他在为自己辩解,而周作人素来是主张不辩解主义的:“不过这些在敌伪时期所做的事,我不想这里来写,因为这些事本是人所共知,若是由我来记述,难免有尽是辩解的文句,但是我是主张不辩解主义的,所以觉得不很合适。”

唐宝民:冷静、谨慎的行文风格---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1938年,胡适给周作人写信,说他梦见苦雨斋中吃茶的老僧“飘然一杖天南行,”胡适评价说:“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轻与重。”当然,胡适梦中的老僧后来还是落水当了汉奸,为人所诟病。但其散文成就,却是中国现代文学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所营造的那种意境恬淡风格空灵的人生境界,代表了中国散文的一个高峰。《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毕生篇幅最大的著作,对一生的经历进行了总结,为我们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本书的行文风格是典型的“知堂体”,作者在写此书时的文笔风格是严肃的、谨慎的、小心翼翼的,也是令人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