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外沙沙春雨淅沥沥》

考场外沙沙春雨淅沥沥

陕西省安康中学 王治义

高三进入冲刺阶段,周周考试成为常态,第一场考语文,发下试卷后,我瞄了一眼论述类文本阅读文,是北大著名诗人林庚的《盛唐气象》(节选),林庚是了不起的现代诗人,是低调而又有骨气的学者,他在唐宋诗词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在这篇文章中,他写道:“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这气象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的统一。”这话是多么中肯而准确的把握啊!我把视线从卷子上移到学生身上,看着他们全神贯注地阅读试题与答题,想着他们平时的表现,不也是一种气象,是青春的气象,是奋斗的气象,是未来“盛唐气象”。

《考场外沙沙春雨淅沥沥》

此时,窗外暮春之雨沙沙响,声声入耳,鸟儿没有被雨声干扰,依然叽叽喳喳,啾啾地叫个不停,活泼的鸟儿,是那么地高兴,越叫越欢。是它们被这春的活力所鼓舞,还是想用它们的方式为学生唱着鼓励的歌?欢快、清脆、悦耳、动听,我被这鸟声吸引,被叫声陶醉。雨声也因鸟的欢鸣而退避三舍了。

《考场外沙沙春雨淅沥沥》

雨又大了,鸟儿忽然停了叫声,是不是鸟儿在听雨声,是不是在想这雨给它们带来的快乐?考场里,一个学生静静地读题,读白居易的巜湖亭望水》,在思考着这首诗的意境、内容、艺术手法,那阅读与思考的目光里,是那么富有自信与坚定,只见他沙沙地在答题卡上写着。

《考场外沙沙春雨淅沥沥》

窗外的雨依然下着,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与雨与学生有关的事情来,至今记忆深深。那是2007年,也就是这个时间段,当时全市高三连考,考完试后,我们14个语文老师集中在复习楼三楼的办公室,进行集体阅卷,当试卷阅完,下楼准备回家时,大雨来临,哗啦啦下个不停,已是夜晚23点钟,在哪里去取伞?14个老师就站在复习楼一楼前的檐下,焦急地等待雨停,可雨哪如人意呢?正在焦急等待的时候,对面女生宿舍楼有一学生看见了我们,就不声不响地告之全体住宿生,为我们老师送来了14把伞。这份感动温暖了我们很长时间,每当集体阅卷时,大家会情不自禁地聊起学生雨中送伞的情意来:多好的学生,多幸福的我们啊!

《考场外沙沙春雨淅沥沥》

窗外的鸟儿又叫开了,比刚才的叫声还响亮,还清脆。我循声向窗外望去,雨下小了。我把视线又拉回了考场,学生依然神情专注,笔写不停。墙角放着一些伞。我想起了昨天中午放学,我正准备回家,天空下起了大雨,所幸我办公室放得有伞,刚下楼,一学生站在那里,我知道他没有伞,我就住在校内,百十米远,不打伞也可以,我把伞给这学生,可他坚持把我送回家,他才打着我的伞回去,这学生真灵活,真董事。

试卷上的作文,是一幅漫画,是一个人蹬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写有“青年、壮年、老年”字样的袋子,画面上方有一行字:“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青年而悔恨。”

《考场外沙沙春雨淅沥沥》

看看考场里的这些学生,他们平时的拼搏和现在的专注,不正是在为未来努力奋斗吗?看着他们专注的样子,我充满信心,他们的未来不是梦!

窗外雨声又起,沙沙沙;鸟儿又叫起,叽叽喳喳,清脆又响亮。

《考场外沙沙春雨淅沥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