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萬科,南寧百貨後,姚振華的前海人壽又埋進了一隻隱蔽資產企業

今天說說隱蔽資產類公司,普通投資者找到這樣的企業很難,需要足夠的財務知識和對企業的瞭解,否則容易陷入價值陷阱。目前市場中通過選擇低估資產企業的公司,比較有名的就是姚振華旗下的前海人壽,通過對萬科的投資一舉成為了當時的名人,也成為了財經界的熱點和案例教材,之後大家都知道因為和管理層無法獲得一致性,最終姚振華通過旗下的基金獲得了幾百元的收益後減倉,目前股權下降到了5%以下,未來怎麼樣不知道,但挖掘企業價值,我覺得它們才是中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可以說看的不是成長,也不是話題,而是實實在在的資產,這有點像巴菲特的老師的風格,價格嚴重低於價值時買進,然後持續等待,守候春天的到來。


這些企業的投資獲得盈利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市場對企業的價值及發現價值來體現,比如說當企業真的持續低迷的時候,可能很長時間都低迷,比如說南寧百貨,業績很差,但現金流還可以,長期股價也沒有體現,但前海人壽進場後,持續了接近三年半股價才真正體現出來。能否體現在於戰略投資者和外來者能否大舉收購,因為不是可預期的,沒有新鮮話題,造成股價長期低迷是常態,一旦被外來大資本發現,可能股價很快會飆升,並獲得超額收益。企業可以在價格被低估時回購或增持,也可以被收購或併購,也可以慢慢等待時機,總之投資隱蔽資產類企業,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毅力,前提資金不能是藉助槓桿或急用錢,做好三到五年沒有起色的準備。


繼萬科,南寧百貨後,姚振華的前海人壽又埋進了一隻隱蔽資產企業


繼萬科,南寧百貨後,姚振華的前海人壽又埋進了一隻隱蔽資產企業


從萬科到南寧百貨,再到今天的華僑城A,投資風格基本一致,都是低估和未來預期不明確,但卻能夠產生現金流,企業可以持續經營下去。華僑城是房地產企業,主業是房地產及相關地產旅遊開發,大本營在深圳,這裡不探討未來房價怎麼樣,和房地產行業的趨勢問題,關於房地產行業,過去我的思路有過分享。隱蔽資產一般包括幾類,品牌價值,專利權,特殊許可,土地,礦產等


華僑城屬於地產開發,公司最大的價值是土地,目前存貨為2000億左右,這個是購買的賬面價值,現金410億,其他應收賬款315億,負債2800億,其中預收賬款661億,真正需要償還的負債是2200億左右,其中應付賬戶只有100多億,這個無需考慮。我們通過現金和存貨就能知道全部償還後,公司此時還剩200多億,公司淨資產620億。公司市值為523億,低於淨資產。公司持有的土地不可能虧本賣出,即使未來房價出現鬆動,甚至下跌50%的話,目前的存貨也能有不少的升值,保守估計淨利潤10%,也能有200億利潤,最主要是華僑城開放的是高端樓盤,集中在深圳和上海,具有一定的區域優勢。這不包括公司的旅遊項目,該項目現金流充裕,長期可以經營下去,佔公司營業收入的32%,平均每年可以穩定產生利潤。旅遊項目正處在擴張階段,利潤率還不錯,20年後公司的土地全部開發完成,然後旅遊經營也全部完成,負債全部償還掉,公司的純資產400+400=800億,我說的是靜態的,這不包括未來公司繼續拿地和旅遊收入增長,可見公司現在價格被低估,其實公司旅遊項目下面也是土地,實在不行,完全是可以用來賣錢換現金的。從這點看公司屬於被大環境壓制的隱蔽資產企業。這也是前海人壽持續增加倉位的原因吧。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本人文章發佈之前未持有該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