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预警机”一般是指可以执行空中预警和空中指挥任务的机型,说简单点它就是将整套雷达系统和飞机进行融合设计的装备。使其具备空中预警、探测、搜索和指挥的能力,用飞行的空中雷达站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与此同时,它还能灵活部署和使用,相较于固定的地面雷达站或者指挥中心,预警机可以飞到地面雷达系统无法覆盖的区域进行作战。而且凭借较高的飞行高度,受到地球曲度限制更小,覆盖范围更广,能够大幅度提高空军战斗机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战场的事态感知能力。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中国空军装备的空警-2000预警机

在历次局部战争中的表现非常出众,如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等,均有预警参战的身影。特别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的战争中,以色列的E─2C预警机指挥战机袭击叙利亚军队驻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阵地,并进行空战,以击毁19个导弹连和击落81架战机的战果结束,而自身零损失。叙利亚的的战斗机在E─2C预警机的监视下犹如空中靶标,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中,最后被打的不敢迎战。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E-2舰载预警机

然而,在那个年代,能够研制预警机的国家却寥寥无几,除了美苏技术较为成熟以外,其它国家根本不值得一提。包括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也曾进行过预警机的研制,不过受制于当时的技术,并没能实现,直到空警-2000和空警-200的出现后,我国才真正成为具备研制预警机的国家,而此时已经是21世纪初。相较于50-60年代就已经装备预警机的美苏,我们预警机的诞生则要晚得多。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E-2舰载预警机

而且,在空军预警机的发展趋于成熟后的60年代后期,美苏为了使航母同样能够携带预警机,便开始朝着舰载预警机的方向进行发展。其中最为成功的还属美海军现役的E-2系列预警机,E-2舰载预警机于1965年初开始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全新设计的舰载预警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衍生出了A、B、C、D等型号,大量装备美国海军,同时也是美军现役的唯一一种舰载预警机,更是当今世界上现役的唯一一种舰载预警机。目前除了美国海军以外,还没有第二个国家服役同种机型。

实际上在冷战时期,苏联也曾研制过舰载预警机,而且已经装备使用,并计划在航空母舰上使用。不过这一切都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终止,直到今天俄罗斯也没能发展出一款可以舰载使用的预警机。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雅克-44舰载预警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安-71舰载预警机和雅克-44舰载预警机,安-71舰载预警机原为“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而研制,雅克-44舰载预警机则和E-2预警机非常相似。不过这两种机型均没有装备使用,雅克-44舰载预警机在同安-71舰载机的竞争过程中失败,被迫终止。而竞标成功的安-71舰载预警机则又因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无弹射器,自身机身过长过高及机载设备和系统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寿命很短。加上航母上又难以起降、占空间和不适用等种种原因重叠在一起直接促使下马。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安-71舰载预警机正面图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更没有精力继续发展舰载预警了。同时事实证明,30多吨的舰载预警机在没有弹射器助力的情况难以从滑跃甲板上起飞。以至于今天仅有拥有弹射航母的美国和法国有舰载预警机,其它国家均没有同类机型,而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使用的则是来自美国的E-2舰载预警机。所以,当今世界上仅有美国拥有舰载预警机可用(不包括舰载预警机直升机)。

那么安-71舰载预警机又是一款怎样的预警机呢?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当年进行测试的安-71舰载预警机

安-71舰载预警机在设计上很有特点,它不同于美国的E-2系列预警机,也不同于下马的雅克-44舰载预警机。它使用安-72运输机作为改装平台,雷达天线罩安装在了垂尾上,取消了垂尾上的水平尾翼。而E-2和雅克-44舰载预警机的雷达天线罩的位置则在机体的中间,在不影响重心的情况下安装支架,将雷达天线罩安装在顶部,大型预警机也都采用这样的设计。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博物馆内的安-71舰载预警机

而且它的发动机也很有辨识度,常见的喷气式飞机发动机都在机翼下方,而它安装在了机翼的上方。这种设计带来的好处就是吹出的气流在机翼上表面流过,利用附壁作用,产生大量额外升力,改善短距离起降的能力,同时亦减少发动机吸入地面碎片的可能,非常适合野战条件下使用,毕竟安-72运输机本身就是战术运输机。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博物馆内的安-71舰载预警机

安-71舰载预警机的研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85年7月12日首飞,苏联解体后取消了研制和制造计划,前后一共建造了三架,苏联解体后归乌克兰所有,如今在乌克兰的国家航空博物馆内进行展示。

探测能力上来看,安-71舰载预警机使用了DRLD脉冲多普勒雷达,直径7.3米的天线罩置于垂直尾翼顶部,每10秒钟旋转一圈,可探测370公里内的400个目标,另外还有大量的预警设备,在当时综合能力要优于E-2预警机。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安-71舰载预警机三视图

不过它的体积也比较大,机长23.5米,翼展31.89米,机高9.2米,空重19.76吨,最大起飞重量32吨,使用两台D-436K涡扇发动机和一台RD-38A涡喷发动机。E-2舰载预警机的长度17.6米,翼展21.56米,机高5.58米,空重18吨,最大起飞重量26吨,采用两台劳斯莱斯T56-A-427A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设计独具一格的安-71预警机,天线罩放垂尾顶,发动机在机翼上方

博物馆内的安-71舰载预警机

从参数上来看,安-71舰载预警机比E-2要大得多,更占空间,更笨重。而舰载预警的发展要求是高度集成化,小型化和轻量化。加上“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又没有弹射器,航母甲板面积也更小,要想在上面起飞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对综合作战能力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一系列问题使得安-71舰载预警机成为了被抛弃的对象,装备使用不久后便被放在了博物馆内供后人参观,它也从未上过航空母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