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2020年2月13日,來自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鎮的養蜂人劉德成,在雲南易門縣林士橋村旁的養蜂房內自殺,隨後該消息在養蜂人的圈子裡流傳。劉德成自殺的原因是由於他本應該在2月初轉場,結果新冠肺炎的疫情,導致只能呆在原地,花期過了,蜜蜂又農藥中毒,本來就借錢養蜂的劉德成,損失越來越多,心裡壓力巨大的他,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走上了絕路。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養蜂的人,最後卻成了跟蜜蜂一樣的宿命。但可悲的是,劉德成走投無路的生命終結和蜜蜂自我犧牲的生命終結其實並不具有可比性。

養蜂這個行業和蜜蜂的個頭一樣,於整個社會而言,都是一個小體量的產業。劉德成之死,如同嗡的一聲,耳朵震動了一下,沒有發酵,沒有共振,似乎馬上就會被人遺忘。目前,這個悲劇更多的是放在疫情這個背景下,被媒體進行的解讀,但在這個事件背後,真正的殘酷其實似乎無人知曉。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有句前幾年就已經開始在全世界流行的話: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將只能存活四年。

事實果真如此嗎?2017年,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發佈了一項研究成果:“發現最近10年以來,中國的蜜蜂已經減少了10%左右。”僅從中國蜜蜂減少的角度來說也許並不客觀,但是世界上也有其他國家進行了調查。比起數量減少,更嚴重的是蜜蜂種類的滅絕。根據德國養蜂業協會統計的數據,德國五百六十種蜜蜂品種中有超過三百種面臨滅絕風險。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如果蜜蜂消失了,人類會面臨什麼樣的威脅?

首先是糧食安全問題。蜜蜂的存亡影響著人類吃飯問題。全球約30%的農作物依賴蟲媒授粉,蜜蜂是其中的主力軍。一旦缺少蜜蜂和其他授粉生物,咖啡、蘋果、杏仁、番茄和可可等農產品將幾乎絕收。那個時候,人們只能依靠大米、玉米和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由此,又會加劇人們的飲食不均衡。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其次,蜜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除了飲食以外,蜜蜂所產的蜜蜂、蜂王漿也被廣泛應用於現代和傳統醫藥領域;它們可以對藥用植物授粉;蜜蜂的生存還關乎數千萬人的工作,包括農場的運營、商業和人類活動。蜜蜂在農業和經濟方面產生的巨大效益使它們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生物。

再次,如果蜜蜂滅絕,更多物種會隨之消失。生態系統環環相扣,無論少了哪一環,都會對整體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蜜蜂這一環尤其關鍵,它與植物的協同進化效應使物種的多樣性得到了最大體現。假如蜜蜂消失,很多物種也會跟著逐漸湮滅。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事實上,蜜蜂對人類如此重要,但對蜜蜂的保護卻甚少關注,更別說行動。

自從人類出現,地球上物種的滅絕就從未終止。對待其它物種,人類從來都是以鄰為壑,工具心態,用完之後,棄如敝屣。

經研究表明,蜜蜂的大量消失行為被稱為“蜂群崩潰失調病”(英文簡稱CCD),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

環境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空氣、水體的汙染,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導致的溫度升高,對蜜蜂生存所依賴的水源、食源,甚至是生長髮育造成巨大影響。

實際上,環境變化導致的後果早就不斷顯現,最新的案例是南極。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2月7日,世界氣象組織公佈消息稱,在南極半島阿根廷科考站埃斯佩蘭薩觀測到18.3℃,這一記錄打破了了2015年3月24日曾記錄到的17.5℃的南極大陸觀測到的最高溫度。但18.3℃的最高溫度記錄僅僅保持了兩天的時間。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再次測得高達20.75℃的氣溫,再次刷新了南極大陸氣象觀測記錄溫度的最高值。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那麼地球升溫達到臨界點後,會有怎樣的後果?冰川融化,海平面抬升,永久凍土層解凍,包據病毒在內的微生物將會甦醒。到那時,海島和臨海的土地會被淹沒,很多動植物將無法在地球上生存,各種怪疾將會在人類社會流行。

事實上,對大自然以鄰為壑的人類最終懲罰的是自己。

2020年1月底在武漢的爆發新冠肺炎,迅速擴散至全中國。據說病毒宿主來自於蝙蝠,而十七年前的非典,病毒的宿主來自另一種動物果子狸。顯然,同樣的錯誤發生了兩次,同樣的懲罰發生了兩次。

隨後,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讓人類社會自身上演了一出以鄰為壑的鬧劇。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由於擔心瘟疫傳到自己國家,1月31日下午,美國政府宣佈,為預防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升級,從美東時間2月2日下午5時開始,過去14天內曾到訪中國的外國人將被暫時禁止入境。澳大利亞隨後跟進,單方面宣佈旅遊禁令,並且還一度將旅遊禁令延長,令近十萬名在回國過完春節,準備返回澳大利亞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無法回到學校上課。2月24日,韓國總統府網站上出現超76萬人簽字的請願書,該請願書稱,為防止新冠病毒傳播,要求政府採取措施,禁止來自中國所有地區的人進入該國。

但結果呢,以鄰為壑的這些國家,並沒有阻斷病毒,疫情依然在美國,韓國乃至歐洲開始爆發。更令人諷刺的是,這些國家可能現在要反過來向中國吸取防疫抗疫的經驗。

文明會有衝突,信仰會有不同,國情會有差異,但人性沒有區別,地球只有一個。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人類不要再以鄰為壑,自掃門雪,最不起眼的蜜蜂,恰恰是人類最該學習的榜樣。

蜜蜂,人盡皆知,但又人皆不知。與生俱來的工作方式,讓它具有了聰明智慧、勤勞勇敢、團體合作、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的精神。這其中最核心的品質就是自我犧牲。

事實上,人類歷史的進步正是由那些真正具有犧牲精神的人推動的。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喬達摩悉達多,捨棄國王繼承權,犧牲名利,創立佛教,拯救億萬眾生。

華盛頓,犧牲了自己的權力,終結了人類幾千年的君主世襲的統治模式,開創了美國現代民主體制的建立。

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拒絕逃跑,慷慨赴死。希望以犧牲自己生命的方式,開啟明智,喚醒麻木的國民。

毫無疑問,人類歷史的進步和發展,依然需要更多這樣的犧牲精神。

無論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摒棄的都是以鄰為壑的零和遊戲。面向未來,如果僅考慮個人利益,某個小集體的利益,某個社會階層的利益,某個民族自我的利益,乃至某個局部國家的利益,皆為自私自利。

蜂農之死 南極升溫 世界瘟疫:以鄰為壑的時代該終結了


人是萬物的靈長,這是人類最自以為是的定義表達。不用說浩瀚未知的宇宙,即便是賴以生存繁衍的地球,人類也只是眾生的一員。我們需要上帝的視角。

拋棄小我,成就大家。萬物有靈,眾生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