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掌握的三個心理學定律

暑假已經結束,對於孩子們來說,意味著要開始正常的學習生活。

作為孩子的家長,對自家寶貝們的開學又有什麼反應?尤其在面對孩子學業上的壓力,爸爸媽媽應該如何理性對待?

除了學校的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這樣能讓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開學季: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掌握的三個心理學定律

以下3個心理學定律,給家長們在指導孩子的學習上提供一些幫助。

1、德西效應:經常獎勵孩子會讓他們失去學習興趣

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有些父母會用物質或金錢來獎勵孩子。

例如對孩子承諾:“如果你這次考前10名,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玩具”等等。

家長們或許沒有想到,這種不恰當的獎勵機制如果過多的話,會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掉。

心理學上把這種獎勵機制稱為德西效應(Westerners effect)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隨機找了一些學生去單獨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全部學生在解題時都沒有任何獎勵;

進入第二階段:一半學生每完成一個難題後,就得到1美元的獎勵;而另一半的學生仍像原來那樣解題;

第三階段:在每個學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休息時間裡,研究人員觀察學生是否仍在做題,以此作為判斷學生對解題興趣的指標。

結果發現:無獎勵的學生比有獎勵的學生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去解題。

這說明:有獎勵的學生對解題的興趣衰減得快,而無獎勵的學生在進入第三階段後,仍對解題保持了較大得興趣。

實驗證明:當一個人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獎勵結果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內在的吸引力。這就是所謂的“德西效應”。

這個實驗提醒我們:如果學習本身已經使孩子感到很有興趣,此時再給獎勵的話會適得其反

一味的獎勵會使學生把獎勵看成學習的目的,導致學習目標的轉移,而只專注於當前的名次和獎賞物。

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獎勵的方式,不能濫用獎勵,避免“德西效應”。

開學季: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掌握的三個心理學定律

教育學上也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元,對他們說:“你們讓這裡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毛錢。

5毛錢孩子們覺得還可以,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毛錢。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毛錢,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

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故事中的老人家很巧妙地將孩子們“為自己開心而玩”的內部動機,變成了“為了得到金錢而玩”的外部動機。

老人家用“金錢”這個因素來轉化孩子們行為的動機。

同樣,反映在孩子的學習上,如果經常在學習上獎勵孩子各種物質,就會把孩子“為了自己興趣而學習”變成了“為了物質獎勵而學習”。

有些父母發現孩子雖然喜歡看書,但成績沒有進步甚至倒退了。他們就會擔心孩子跟不上學習,從而想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在學習上多花點心思。

不知不覺中,把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跟外在的物質條件關聯在一起。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為了獎勵而學習,而不是為了興趣。

心理學家也並非要反對獎勵,而是要適度的獎勵

另外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或健康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運動器械等。

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比如手機或一些奢侈品等會引起攀比心理的東西,則最好不要。

開學季: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掌握的三個心理學定律

除了適當的獎勵,父母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2、霍桑效應:積極的暗示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

有一所國外的學校,在入學的時候會對每個學生進行智力測驗,以智力測驗的結果將學生分為優秀班和普通班。

結果有一次在例行檢查時發現,一年之前入學的一批學生的測驗結果由於某種失誤被顛倒了,也就是說優秀班其實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聰明的孩子卻在普通班。

但是這一年的課程成績卻如同往年一樣,優秀班明顯高於普通班,並未出現異常。

原本普通的孩子被當作優等生關注,他們自己也就認為自己是優秀的,額外的關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醜小鴨真的成了白天鵝。

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或心理暗示,而引起成績提高或努力上升的情況,我們稱之為“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

父母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父母不斷對孩子進行積極的肯定,通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關注孩子的學習,孩子在受到關注或注視時,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就會大大增加。

持續積極的暗示會讓孩子學習有動力。

同樣,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也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負面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

抖音上能看到很多家長在指導孩子做作業時被逼到崩潰的視頻,甚至有的家長被氣到高血壓。

雖然這種畫面觀眾看著覺得好玩,也能理解到家長的辛酸和難處, 但從心理學角度看,在學習期間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和消極暗示,對孩子和家長都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如果我們老是對著孩子吼“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你想氣死我嗎”、“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為了我們所說的“笨蛋”。

所以,家長應該儘量減少自己的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等語言,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進行正向積極的引導。

開學季: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掌握的三個心理學定律

可是,當孩子如果出現錯誤,我們應該如何才能既讓孩子意識到,又能有效地進行批評糾正?

3、超限效應:避免激起孩子逆反心理,批評之後要鼓勵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

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

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

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在指導孩子學習或寫作業時,有時孩子寫錯題,父母經常會多次且重複地對同一件事批評,會說“這道題昨天就寫錯了今天怎麼又錯”類似的話語。

久而久之,會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可見,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

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開學季: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掌握的三個心理學定律

另外,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難免只是看到他的錯誤然後不斷進行指責,從而忽略了孩子已經改正的地方。這並非是一種理想的教育方式。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運用“先貶後褒”的方式。

比如先說孩子目前存在的錯誤,然後再告訴其進步的地方。對之前已經改正的錯誤,恰如其分地給予肯定表揚。

這樣既能讓孩子不斷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能知道自己是一直在進步的,從而更有信心去糾正剩下的錯誤。

寫在最後:中國的父母真的非常不容易。一方面怕自己做得不夠好,無法給孩子理想的教育環境;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做得太過,剝奪孩子健康快樂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