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毛蛋” 的传说

故事:“毛蛋” 的传说

孵化14天的毛蛋

作者:瑞眼图话

金都招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招远民间有流传的四大名吃:羊汤,毛蛋,小死(乳)猪,粉浆饭。其中招远人爱吃毛蛋被许多周边人笑谈为一大怪,说起此怪由来已久:其一为农家孵化小鸡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孵出壳的幼胎,舍不得丢弃便蒸煮来食用,其味鲜香易人,滑嫩可口,一直沿续至今。民间赶大集常有摆摊专门卖毛蛋的,卖家须拿着一根钩针,能够从蛋壳里挑出鸡毛才能被喜欢吃的人买走,不然的话那些实蛋只得被不花钱白吃。

故事:“毛蛋” 的传说

80年代大街上摆地摊卖毛蛋的市民

另一种说法为流传于招远民间的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唐王征东之时,连年征战,长途跋涉使官兵疲惫不堪,一日,唐王率兵途经招远罗峰山下已是人困马乏,便下令就地按营扎寨于琵琶岭,调整士气,整顿军务。不想一伙倭寇乘虚而入,刺死大将段志贤,唐王痛失爱将,又加之劳累过度而卧病不起,调理多日不见好转,临近有一农妇,闻听此情,将家中孵化半月之久的鸡蛋献于唐王,用于滋养龙体.唐王剥开鸡蛋,只见毛绒绒的如何食得?有臣曰:不可.农妇曰:大王尽可食之,奴已是尽家之所能,倘大王能养好身体,驱倭以得民安,则奴已为国尽力;不然奴等定被倭寇所欺.不想此蛋虽已半成雏形,却口味独特,营养极佳,唐王食过之后精神为之振奋,不日便可跨马征战,指挥千军万马,屡战屡胜.后来唐王为感农妇救养之情,特派部下再来探望,赠送布匹银两若干.从此吃毛蛋的习惯在招远民间随同这段美丽的传说一同被流传了下来.

故事:“毛蛋” 的传说

后有招远籍为官或经商者将此带至南方,只因食用时老少皆易,也颇受当地人的喜欢,以至有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当地知府为了讨好皇上吃便天下美味,命当地有名的厨师各展绝计,其中有一盘上用青萝卜雕刻而成的龙身,下有十个摆放整齐的鸡蛋,乾隆皇帝看后面有不悦道:谁竟拿个青萝卜和煮鸡蛋来糊弄于朕.随即抓起一个摔于地上.所有在场的人都被吓得满头大汗不敢言语.然而此时却有一股嫩香之气扑鼻而来,乾隆低头看时,却见刚刚被他摔开的那个鸡蛋并非平常所食用的煮鸡蛋,毛绒绒的已略微成型,正微微地冒着热气,闻之,鲜香易人;观之,细嫩晶莹;尝一口,香而不腻.不知不觉中便将盘中的十只毛蛋已全部吃下,令在场的大小官员们个个目瞪口呆.乾隆似有亦尤未尽之意,当即寻问是谁进献的美食,此时站在最后排的知府大人尚不知皇上的意图如何,忙拉着当时最有名气的一位厨师上前回话,知府偷偷观察了皇上的表情,定了定神说:"回万岁爷,此名曰'青龙一把镇江山'.为早些年由山东招远一带传入,此品精选优质鸡蛋,孵化至半月时蒸煮食用最为适宜,民间俗称'毛蛋'.如若蒸煮过程中有破壳之蛋,美味流失,口感则无味,只有原蛋壳丝毫未损者,才能固其美味于蛋壳之中,食之有骨有肉,皆能消化,既可饱餐又能壮筋骨,实为上等佳肴.所谓'青'即我大清,'龙'就是皇上您,民间数鸡蛋十个为'一把'-----".没等说完,皇帝拍案叫绝"好一个'青龙一把镇江山',来呀,看赏.……

故事:“毛蛋” 的传说

如今'毛蛋'依然是招远及杭州等地的桌上佳品,人们已用现代科学的理论证实了它的营养价值.据有关权威机构理化分析测试的报告显示:营养毛蛋内含对人体有易的钾、钙、铁、锌、镁以及维生素C和氨基酸等元素均超出一般鸡蛋的数倍,可见其价廉物美确实不一般.

故事:“毛蛋” 的传说

专门孵化毛蛋卖的产业

故事:“毛蛋” 的传说


WlCQ�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