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見的"春凳",究竟有什麼用途?十人九不知

三百多年前,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曾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此話聽起來乃自謙之言,其實非常有道理。但凡取得卓越成就者,並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借鑑和參考前人的經驗,加上自己不懈努力與思考,最終做出傲人的成績,成為世人眼中的佼佼者。假如離開古人留下的寶貴知識,絕不能有現在的科技,畢竟沒有地基,就不可能蓋起高樓大廈。

中國歷史悠久,擁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沉澱,同時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延續至今的國家,古代曾經出現很多能人異士,他們用過人的天分和努力,完成很多推動歷史進程的發明,最著名的莫過於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印刷術,即所謂的古代四大發明,每一項都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影響,可以說婦孺皆知,也是炎黃子孫的驕傲。

古代常見的

除了古代四大發明,古人還有其他令人津津樂道的發明,有些用於行軍作戰中,有些則是百姓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比如堪稱神奇之物的木牛流馬,出自三國頂級謀士諸葛亮之手,它是用木頭製成的物品,形狀像牛又像馬,不用吃草,也無需喝水,被蜀軍在北伐過程中用來運輸糧草,省時省力省錢,其作用不言而喻。

翻閱史書,確實有木牛流馬的記載,但在諸葛亮去世後,木牛流馬的製造工藝就失傳了,至今無人弄清楚它的製造原理,更無法重新仿造出來,著實令人深感遺憾。有人認為,木牛流馬根本不存在,因為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只是為了神化諸葛亮的智慧,從而故意編造了木牛流馬的故事。也有人覺得,應該不是空穴來風,到底真相如何,需要等待歷史學家進一步驗證。

古代常見的

用於生活中的一些發明,更是多如牛毛。明朝倒數第二位皇帝朱由校,大字不識幾個,卻被稱為"木匠皇帝",不太適合當皇帝,天生適合做木匠,據說木匠水平超一流,經常找藉口不上朝,在宮裡親自制造一些精美的傢俱。提到傢俱,不得不說古代常見的"春凳",它究竟有什麼用途呢?估計多數人都不太清楚,堪稱十人九不知,接下來咱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現在很少再能看到春凳,說它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也不為過,只有極少數偏遠山區,或者收藏愛好者家裡有這種春凳。如今的百姓家裡,不是現代化的轉椅,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老闆椅,以及普通的板凳和座椅,春凳非常罕見。關於春凳最早產生於何時、何地,是誰發明的,這些問題不得而知,其作用也有爭論,最常見的說法有兩種。

說法一:屬於古代陪嫁品的一種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古代男子成婚要準備聘禮,女方父母也不會閒著,要為即將出嫁的女兒準備嫁妝,這是不可缺少的禮節。嫁妝的種類和多少,沒有固定要求,根據女方家庭的富裕程度決定,富貴人家準備的多一些,不乏金銀珠寶等價值連城的物品,甚至贈送女兒和女婿一處府邸;普通人家的陪嫁品必然會少一些,而常用的生活物品肯定會有。

古代常見的

根據史書記載,在女兒出嫁當天,古代父母通常會準備一張春凳,上面貼上用紅紙剪成的喜字,並放置被褥,找人運送到女婿家裡。春凳的大小也不固定,高度基本與床持平,有的短一些,可供兩人坐在上面,有的則相對較長,能夠睡下一個人。《紅樓夢》有一回提到春凳,寶玉捱打以後,鳳姐對丫鬟說:"你們還攙著走呢,都打成這樣了,走得了嗎?趕緊把帶藤屜的春凳抬出來,抬著寶玉走。"可見此處的春凳就比較長。

說法二:春凳就是春天能夠搬到外面坐的凳子

眾所周知,冬天溫度較低,夏天又太熱,而秋天忙於收割莊稼,唯獨春天不冷不熱,多數人最喜歡的季節就是春天,所以許多人都向往昆明,那裡溫度適宜,四季如春。風和日麗的春天,不需要幹農活,古人會到坐在院子裡呼吸新鮮空氣,感受春天的氣息,曬曬太陽,在暖陽下享受難得的愜意時光,凳子太小不舒服,又不方便把床抬出來,聰明的古人就發明出較大的凳子,並起名為"春凳"。

古代常見的

經常住酒店的人應該記得,在一些相對不錯的酒店的床頭,會放置一個凳子,跟古代的春凳挺像,也可以理解為春凳所演變的凳子。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春凳就是很好的例子。你還聽說過春凳有別的用途嗎?歡迎留言討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