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編者按

2020年的開局因為新冠病毒的大流行,顯得太不尋常,這場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成了各國人民共同的傷痛記憶。

有這樣一群北大人人,他們散佈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共同聆聽著地球此起彼伏的沉重呼吸聲,用跨越時區的點滴努力,在全球戰“疫”中並肩作戰。

他們是北大國際組織的校友們,疫情初期,他們從世界各地向湖北伸出援手,如今他們在海外疫情的戰場上守護“同一個世界”!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Stay Strong 湖北加油

2月21日下午5時,一輛裝著530箱醫用酒精的大貨車運抵湖北省黃石市,這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員工自發捐贈善款購買的防疫物資,也是黃石收到的首批來自國際金融組織員工自發捐贈的物資。兩天後,數百件醫用洗手液隨之送達。

作為員工自發募捐團隊的核心成員,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內部審計專家孫超和法務專家葛青青深度參與了這次行動,兩人分別是北京大學法學院09屆和12屆校友。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2月21日,第一批自發捐贈的物資運抵黃石

疫情爆發以來,孫超和葛青青一直關注著疫情防控的新聞。從2月14日下午,二人所在的員工自發募捐團隊正式向全行發出募捐倡議,到2月23日,兩批物資全部被黃石方面接收確認,整個過程僅用了9天時間,新開發銀行來自金磚五國的116名國際職員參與了這次自發募捐。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2月21日,第一批自發捐贈的物資運抵黃石

據孫超回憶:“當時在家辦公,偶然和同事們聊起來募捐的想法,沒想到一切會如此順利……除了我和青青以外,北大還有好幾位在新開發銀行工作的校友,如俄語系的田禾、國際法學院的劉杏兒,都積極參與到了員工自發募捐活動的組織工作中。”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黃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感謝信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17屆校友王聞昊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中南美辦公室的高級經理。遠在智利的他也為馳援武漢的物資揪心。疫情初期,通過在抗疫一線奮戰的家人,他得知了國內醫療物資匱乏的情況,第一時間行動了起來。

王聞昊動員了辦公室的同事,自發收集南美多國境內所有3M公司和大規模經銷商的聯繫方式,將相關防疫物資信息第一時間分享給了中國駐智利大使館、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和中資企業協會等機構,並協助國內相關機構與智利當地企業進行接洽。2月初,在智利採購的醫療物資第一時間發往了武漢當地醫院。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智利尚無病例時,王聞昊和夥伴們為國內錄製加油視頻截圖(右一為王聞昊)

不久前剛結束世界衛生組織實習的生命科學學院17屆校友吳愷悅,本該在今年4月入職世衛組織東地中海區域辦公室(埃及),卻因停航至今滯留美國。被“困”西雅圖的她並沒有閒下來,2月初,她加入了兩個武漢物資對接群,成了24小時微信群的夜間管理員。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吳愷悅在世衛組織實習時的工作證

在這些微信群中,匯聚了大批捐贈者和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捐贈者在群中發佈捐贈信息,醫院的工作人員進行回應和對接。由於當時情況緊急,對武漢物資對接群來說,時間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這些群都是連軸轉的。但是國內的人晚上還是要睡覺,所以需要海外的人加入組織管理工作。我看到了招募信息,就想加入,能幫上忙是最好的。”吳愷悅介紹說。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吳愷悅的微信截圖

作為一次又一次捐贈活動的協助者和見證者,管理員吳愷悅的心情是跌宕起伏的。除了捐贈者主動在群裡進行捐贈外,偶爾也會有醫院的工作人員聯繫她,提出捐助需求,吳愷悅則在群裡第一時間幫助尋找捐贈者。每次聯繫上捐贈物資,吳愷悅的心頭總會泛起一絲欣喜;但如果沒能成功對接,迎接她的則是徹夜的失眠和焦慮。

One World 支援海外

2020年3月4日,世界銀行集團宣佈即刻提供120億美元資金支持幫助各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17屆校友梅玲就是援助項目籌備組的一員。

通常,世行項目落地需要3個月的籌備期,以進行流程的推進和審批。梅玲所在的團隊負責的是南亞部分國家的項目審核、審批工作,這也是項目呈交董事會前的最後一關。由於形勢危急,這次緊急撥款項目的籌備期被壓縮到了7天,時間的急劇壓縮帶來的是工作量的成倍驟增。

於是,通過線上會議完成大量協調和溝通工作成了梅玲的日常。面對有生以來最忙碌的居家時光,梅玲和她的同事們卻異常精神。

支持她在大量工作中尋找不竭動力的是一種無形的使命感:“每個人在危機面前,都希望可以做些什麼,我覺得,通過工作為這次危機做出一點貢獻,是我目前最大的慰藉。”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本科時期的梅玲

王聞昊和同事們前腳還在支援國內,後腳就投入到了拉美疫情防控的支援行動中。儘管遠離疫情“震中”,3月以來,南美國家還是陸續迎來了疫情的爆發。

在收到中國使館發來的中國抗疫手冊西語版和葡語版後,王聞昊和同事們立刻分享給了駐拉美的聯合國機構、相關政府部門及當地的合作伙伴,並主動向他們介紹中國發起的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為此,智利能源部還專門發來了感謝郵件。

面對拉美地區由於距離較遠、文化差異和信息不暢對中國抗疫工作造成的誤解,王聞昊也進行了正面理性的回應。

他向CNN等海外媒體、具有話語權的國際機構以及有合作關係的拉美政府部門分享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益經驗,並得到了相關機構的積極回應與讚許。“我覺得我的責任是讓世界更多地看到中國做了什麼,看到中國如何在兩個月內把疫情控制住,看到我們在抗疫過程中的專業性。”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工作中的王聞昊(右一)

歷史學系18級碩士生方心怡是湖北武漢人,由於封城,她沒能回家過年。今年2月,她拉著行李箱,隻身前往日內瓦,來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緊急方案辦公室日內瓦辦事處下的CP AoR(兒童責任保護區)團隊實習。她所在的團隊正在整理、篩選疫情期間保障兒童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專業建議和報告文件,並將其翻譯成對象國語言,提供給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地區。

不久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其他國際組織共同推出了童話故事書《你是我心中的英雄》,為全球6至11歲兒童普及新冠疫情知識,方心怡就有幸參與了這本書的翻譯和音頻製作工作;另外,她還和團隊成員評估當前各國、各地區的兒童保護情況,給當地政府部門及NGO提供相應的政策建議。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疫情期間,方心怡和同事通過線上會議開展工作

Together At Home 但行動不止

國內,春天已經來臨,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武漢也在逐步恢復生機。但在加快復產復工的同時,疫情防控仍絲毫不能鬆懈。4月2日,孫超所在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式發行三年期的疫情防控債券,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湖北、廣東、河南三省的公共衛生支出提供資金支持,提升三省的公共衛生體系防禦能力。

然而,海外距離疫情結束似乎仍有距離。不久前,隨著智利等南美國家向中國正式發出求助信號,王聞昊所在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也正式加入了救援戰“疫”,通過各區域辦公室向疫情嚴重國家的合作伙伴們捐贈防疫物資。王聞昊目前負責玻利維亞、智利、巴西合作機構的物資籌措和捐贈工作,他和同事們還將在南美疫情防控的戰場上繼續深入。

新冠肺炎疫情也給公共衛生系統脆弱的非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方心怡和她所在的CP AoR團隊十分擔心這些地區本就急需幫助的兒童會因隔離、經濟停滯和社會恐慌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她們希望趕在形勢危急之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在疫情中受到傷害的兒童。

之後將赴非洲工作的吳愷悅同樣牽掛著這片土地,卸任武漢物資對接群夜間管理員後,她又投入到了非洲疫情地圖製作的志願工作,她和小夥伴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非洲各國的疫情防控提供建議。“不只關心自己身邊的事,而且關心整個人類的事,這話說的可能有點大,但是理是這麼個理。”吳愷悅略帶羞澀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吳愷悅和夥伴們一起製作的非洲疫情地圖

令人欣慰的是,歐洲等部分地區已陸續有了一些向好的跡象。在日內瓦居家辦公的方心怡偶爾會出門散步,放鬆心情。她說:“在日內瓦,春天已經到來,最近陽光明媚,天氣很好。我非常希望大家的生活可以儘快恢復正常,全世界一起攜手共渡難關。”

疫情期間,這些在國際組織的北大校友幹了啥?

方心怡在日內瓦


受訪者簡介

孫超,北京大學法學院2005級本科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2015級金融學碩士,中國註冊會計師,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2018年11月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任內部審計專家。

葛青青,北京大學法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2014-2018年就職於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北京辦公室,任法務部律師助理。2018年11月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任法務專家。

王聞昊,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1級博士。2017年進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2018年3月起常駐拉美,任中南美辦公室高級經理。

梅玲,北京大學社會學系2013級本科生,康奈爾大學2017級公共管理碩士。2019年1月進入世界銀行華盛頓總部擔任顧問。

吳愷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3級本科生,哥倫比亞大學2017級公共衛生專業碩士。2019年7月赴世衛組織東地中海區域辦公室(埃及)實習,之後將入職擔任顧問。

方心怡,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本科生歷史學系2018級研究生。2020年2月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緊急方案辦公室日內瓦辦事處實習。

延伸閱讀

為積極響應中央關於高校加強培養推送國際組織人才的工作要求,2016年12月,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在全國高校範圍內率先成立了國際組織人才辦公室,協調推進國際組織人才推送工作。2017年至2019年,北京大學先後有42、84、89名學生(含畢業生)赴國際組織實習任職,人數均居全國高校之首。

目前,我校已基本建立“引領未來”國際組織人才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以“一個專項工作辦公室、一個國際組織求職網、一本教材、一門課程、一個專家庫”組成的“五個一工程”為支撐;此外,我校常年舉辦PKUIO Career國際組織職業發展系列活動,輻射全國高校師生,至今已舉辦逾50場。

來源: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