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赤峰老城區的一些街道名稱,有的是從歷史上的舊名稱一直沿用下來的,對這些名稱一番考究,知其來歷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這些地名有的沿用至今,有的隨著遺址消失,地名也就棄之不用了。今天,我們一起去熟悉一下那些老城區地名。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赤峰市紅山區街區圖(1996年版)


哈達街


哈達街的名稱源於蒙古族語“烏蘭哈達”。17世紀中葉,居住在紅山地區的蒙古族將紅山稱為烏蘭哈達,清朝結束了中原和蒙古地區分裂的局面後,烏蘭哈達作為清廷通往蒙古東部地區的重要驛站,逐漸發展為商業集鎮,被稱為烏蘭哈達集。康乾時期實行“借地養民”政策,鼓勵了大批中原地區的漢族、回族百姓到此地安居興業,一些商家也到此開業立肆,烏蘭哈達發展成為擁有九街三市規模的商業重鎮——哈達街。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廷批准設烏蘭哈達廳,開始實行蒙漢分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烏蘭哈達廳為赤峰縣,赤峰之名由此產生。今天,人們依舊習慣於將赤峰老城區稱為哈達街。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哈達街和文化廣場鳥瞰


後山


後山,這是俗稱,是當地百姓的習慣叫法,它的正名應該叫做蜘蛛山。


後山的位置在一中街北面,靠北河道南岸的地方。因其地勢凸起,高於周圍平地,下臨河道形成小丘,故而得名。不要小看這個小丘,這裡可是赤峰街的發祥地,可以說赤峰街就是從這裡發展起來的。


後山這個地方地處河邊,過去在這裡曾就勢修起了攔河大壩。這個大壩不斷地向東西延伸,也曾不斷地加高加固,它對防洪起過很大作用,所以這裡一直是重點保護的地方。


過去赤峰沒有公園,也沒有人工營造的遊樂景點,人們就利用一些自然景觀作為休憩散步的場所,後山就是人們很樂意去的地方。因為它距離街裡很近,尤其老年人更願意到那裡去溜達。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從北大橋頭回望後山


坐在河邊的石頭上,遠眺紅山,雲蒸霞蔚,近觀河水,緩緩東流,很是愜意。每當夏季,有許多愛鳥的人都到這裡來遛鳥,一面展示欣賞,評品切磋,一面消夏納涼,愉悅得很,旁觀者也能分享幾分快樂。愛清閒的人,總愛獨處,坐在河邊沉思遐想,看夕陽晚照,鳥雀歸巢,不覺日暮降臨,這才想起來該往回走了。


每當夏季發大水的時候,好多人都要去後山看水,一時水急浪高,遠在二三道街都能聽到湍急的濤聲。更有勇敢的善水者,權且叫他們“弄潮人”,竟敢下到水裡去撈魚柴,撈得魚柴就地堆在岸上。待到雨過天晴,攤開晾乾,可供燒火之用,也可賣錢(魚柴是由於山洪暴發而衝下來的雜草甚至還有小樹。撈魚柴用的工具是自制的,形狀如同一個大網球拍子。)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到後山看水的人們


赤峰發大水的情況是不常見的,也沒造成過嚴重的水患災害,都說這是赤峰的福氣。


後山過去是一片空地。人們曾利用這片空地作為集會場所,這裡曾搭過戲臺,唱過野臺子戲。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人們在這裡高搭戲棚,大做法事,燒紙船,撒河燈,是一年一度的祭鬼盛會。走江湖賣藝的,也曾利用這個地方撂地打場子賺錢餬口。


興隆街


興隆街是赤峰最早的九街之一,至今尚存。由於它的影響,現在用它的名字命名的有:興隆小區、興隆小學、興隆商店等等。


這條街除了老,便沒有什麼特殊的了,不過它的新舊變化倒是非常之大。赤峰街最老的大車店——清隆老店(店門上的牌匾就是這樣寫的),北門正對著興隆街的南口。這裡真是開店的好地方,生意一直興隆不敗。由於它開業久遠,赤峰街就流傳著“先有清隆店,後有赤峰縣”的說法。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興隆街


過去從北部旗縣來的客商,踏進赤峰街的第一步便是興隆街。所以過去這裡皮店、旅店、飯店一家挨著一家,雖然檔次不等,大小不一,卻能家家客滿,戶戶興隆,加之戲館、澡堂又在附近,還有煙館、暗娼夾雜其間,入夜燈火輝煌,喧囂熱鬧,這是別處沒有的景象。“興隆街”真乃名副其實。


單橋子,雙橋子


從前,赤峰南山每到雨季都有山洪暴發,山水經八溝道過六道街順水道衚衕(現在紅山賓館的東胡同,已拆扒改建)直奔現在的火花路(從前叫糧市下坡,原京香超市門前一帶)、四東街(現在的八中後門),經永巨入旱河,而後流入北河道(英金河)。所謂旱河,就是指三道街永巨往北直通北河道專為洩洪而修的一條大水渠。從前人們不管它叫水渠,而是叫做旱河(這裡說的是老旱河,以後又有新旱河,在現在的清河路)。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曾經的東旱河橋


這條旱河,水多時深可沒人,曾有淹死人的事情發生,雨季一過常常乾涸見底,可行馬車。從前一道街東口和二道街東口都有城門,旱河就順城外向北流去,還起了護城的作用。出一道街東口,過旱河往東經過一片楊樹林可以去紅山。出二道街東口過旱河可去天主教堂和馬王廟,這也是赤峰有名的兩處建築。


一道街東口出城門的旱河上跨有一座石橋,叫單橋子,二道街東口出城門的旱河上也跨有一座石橋,叫雙橋子。這兩座石橋結構樣式基本相同,宛如姊妹。不過前者有單孔,故稱單橋子,後者有雙孔,故稱雙橋子。橋身橋面都是青石條砌成,且有石雕護欄,很是堅固,可行載重騾馬大車。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位於雙橋東側的天主教堂


解放後,由於對南山進行了長期治理,再無山洪泛濫之患,因而旱河也就有名無實了,而今河床早已填平,建成了繁華的雙橋菜市場,市場的東西兩側商店林立,樓群聚集,名為雙橋小區。兩座石橋早已不知去向,唯有雙橋地名尚存,還有幾家以雙橋命名的商店坐落其間,好像在此立字為證,述說著這段歷史小故事。正是:

小橋去無蹤,空留雙橋名。

滄海桑田事,東西南北風。


永巨


現在的三東街有永巨街道辦事處,還有永巨街居民委員會、永巨派出所等等。為什麼叫永巨呢?原來是民國年間在三東街的太平街北路口西有一永巨磨坊,專營米麵糧油。因為這家磨坊開業久遠,人們都習慣地稱它為老永巨,又因這個店倒閉較早,故對該店的詳情如今知之者甚少。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永巨衚衕內的晉商四合院的古堡式門樓


永巨磨坊雖然早已不復存在,可是永巨這個名字卻一直流傳著,這是它的店主人當初怎麼也不會想到的。


西屯


三道街西頭叫西屯。為什麼叫西屯呢?說來話長。


原來赤峰街的地區比起現在來小得多,雖然沒有高大城牆圍防,卻有東西南北六門,並設有卡子,盤查出入的車輛行人,負責一方治安。直到偽滿時期,依然維持著這種情況,在六門還設有“警察派出所”。


從前的三道街是赤峰的主要街道。本文寫的是西屯,當然就要從這方面做文章了。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舊時的三中街路北街景


三道街西面的城門在原來的南岔股北口一帶。西門以裡往東至原來的二食品廠,長約不足二里,這才是西屯的正地方。以後由於對城市不斷擴建改造,往西延展了不少,西屯就成了這一帶的泛指名稱了。以前在二食品廠對面有一條衚衕叫西新街,也叫西大坑衚衕,現在已不復存在了。原來在這條衚衕北口的牆根底下,立有一塊一米多高的界石,上面刻有“西大屯界”四個字。


“屯”是村莊的意思。清朝,赤峰改為縣制後,西大屯屬於赤峰縣的第一大鄉,管理鄉政事務的,人稱鄉約(相當於之後的保長)。鄉約下設村、片,稱為牌頭(相當於居民小組長一類)。鄉約、牌頭一般都子承父業,沒有工資待遇,多從邪路收入,也頗不菲,因為他們負責給官衙徵收田畝捐稅,攤派官工差役,兼管戶口,調解民事糾紛,要是遇到有田地房屋買賣的事情則要請他們在字據上蓋章作證,方能生效,這樣他們就可以和官府串通賣人情,收賄賂,營私舞弊,中飽私囊,雖無工資也是肥差。


蠟楊


有些地名並非指的是具體某街某巷,而指的是某個特定的範圍區域。如永巨,三道街東段原紅山區人民武裝部到原市防疫站一帶都在永巨範疇之內。又如上文提到的西屯,原來的三西街港龍小區附近都是西屯。此外還有白馬的地名出現,那是自有了白馬的雕塑矗立,這個地名才應運而生。雖然現在白馬雕塑已經遷走,但是有人一說白馬那兒,誰都知道這是指原來立有白馬雕塑的那個地方——赤峰商廈門前十字路口一帶。如果若干年後,有人還習慣地用白馬指代這一地區,我們的後代會不會也要問白馬是怎麼回事呢。


有些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在當時看來也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年常日久,時過境遷之後,小事也可能給歷史留下大問題,如果有某一方面的需要,免不了又要付出一番調查考證的功夫,就是這個道理。曾有人向我問起臘陽是咋回事——因為他看到報紙上登有臘陽小區的開發廣告,不知臘陽何意。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賣蠟燭的攤床


說起來簡單,臘陽二字是不對的,應該寫作蠟楊。這屬於音同字不同的錯誤,造成錯誤的原因,是書寫的人並不知道蠟楊是怎麼回事,所以就信手寫了兩個同音字,要是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早年間,在五中街東口,現在的火花路三角地帶北端有一楊家蠟鋪,專門製作油蠟。所謂油蠟,不單可以用來照明,更多的是作為祭祀的用品。它有紅白兩種顏色,喜慶事情用紅蠟,並描以金彩裝飾,既吉祥又美觀,喪事用白蠟。油蠟是用羊油製作的,尤以山羊油為佳。油蠟兩隻為一對,如果一對為一斤,就叫一斤對,當然還有二斤對,三斤對不等。買蠟對時,不論只。


最大的是風蠟,一隻足有四五斤重,多用於重大節日的晚間供庭院照明用。它雖然和燈籠的作用一樣,但點起來氣氛不同,因其火焰大,亮度也大,火苗在風中跳動搖曳,煞是壯觀,別有情趣,因其一般小風是吹不滅的,故名風蠟。把製作蠟不能簡稱為做蠟,因為這樣叫不好聽,與坐蠟諧音,有謔罵之嫌,應該說蘸蠟。


如今油蠟在市場上已多年見不到了,蘸蠟的手藝恐已失傳,可是蠟楊一詞還在人們中間流傳著。它已經成為一個地區的代名詞了。它所指代的範圍就是原京香超市以南,清真南大寺以北一帶。


接官廳


哈達街辦事處轄區內有一條接官廳街,其具體位置在原來的赤峰蒙中操場牆外的東南角,與蒙中學生宿舍樓相毗鄰。民國末年和偽滿時期直至解放前,這裡都曾設置過小學,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改小學為民辦一中。以後民辦一中改為赤峰六中,六中另建了校舍,這裡成了六中教師的家屬院。2002年,這裡拆扒建樓了。


接官廳,過去是迎接官員的地方。


赤峰修建鐵路之前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靠車馬駝馱。那時叫“起早”。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五十多年前的接官廳


現在的紅旗大廈西側路北,從前有一城門,這就是赤峰的南門。出南門有一條通往西南方向的車馬大道,叫做八溝道(八溝,即今之河北省平泉縣),由赤峰“起早”走八溝道可通往平泉、承德,進古北口,直抵北京。


清朝和民國年間赴赤峰就任的官員,大多來自熱河、北京等地,八溝道也就成了眾多官員來往的必經之路。為了迎接來往官員,特在南門外的不遠處修建了接官廳,專俟迎接接待官員之用。每當有官員到來的時候,當地下屬、地方士紳、各屆代表都要齊集接官廳門前,排隊相迎。把上級派來的官員迎至接官廳內,下榻小憩,洗塵更衣,而後再整裝進城,進入衙署。


泰升豫


哈達街街道辦事處有泰升豫街居委會。民國年間在六西街路北,現在黃金大廈毗鄰處有一南北衚衕,衚衕東口有一個泰升豫油糧磨坊,因而衚衕得名泰升豫衚衕,這條衚衕可直通三道街。過去這條衚衕曾為南北兩個部分:一為泰升豫北衚衕,一為泰升豫南胡同。泰升豫早已無跡可尋了,知道泰升豫的人也不多了,可是泰升豫的名字還有。泰升豫街居委會的管轄範圍,好像並不包括原泰升豫的舊址。


西萬源德


園林路黃金大廈對面有一個萬源德,為什麼叫萬源德呢?準確地說應該叫西萬源德。原來三西街西側,從前是萬源德燒鍋,它是赤峰有名的十八家燒鍋之一,系赤峰富戶元隆張家的買賣。因其經營有道,生意興隆,乃在六道街西頭與城郊結合處開設了一處分號,名為萬源德西棧房,也叫西萬源德。久之,此處地名也隨之叫西萬源德了,並且一直沿用至今,現在還有以“萬源”命名的街道、商店、儲蓄所等等。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這裡曾一度是西肉聯廠,以後這裡掛的是赤峰食品公司豬肉供銷部的牌子。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二東街是當時的富人居住區,著名晉商元隆號張萬源居住於此。


南箭亭子


從前的市保險公司大樓一直往南到原遼河工程局,這一帶都屬箭亭子街居委會管轄。因為它位於市區南面,從前人們都叫它南箭亭子。別看如今這裡馬路筆直,高樓林立,成了繁華的新華街,可是從前這裡卻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郊。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以前,從現在的銀行衚衕北口往南到第十中學操場的南端,那純屬偏僻的街邊了。零星的也有幾戶種菜的人家,那時把這個地方也叫南箭亭子。從這再往南,是一片荒冢遍野的亂葬崗子,埋葬的多是客死在赤峰的外鄉人,也有的是外地人客死在赤峰以後,暫不入土安葬,準備以後把棺槨運回故里,就臨時浮厝於此,這叫丘子。


記得這裡還有一座破損的矮塔,底部已被荒沙掩埋,傳說那裡長眠著一位不知名的和尚。再往南,現在的新華街南路口東附近,曾有一座破廟,叫南碧雲寺,正殿供奉九霄娘娘,門殿供著鬼王,所以這個廟也叫鬼王廟。日本佔領赤峰後,可能在1939年前後,日本人把這座廟徹底拆除了,在廟址的基礎上修建了一處“滿鐵醫院”,是當年赤峰街設備條件最好的醫院,有病床可住院,能做較大的外科手術。民國年間這一帶還是刑場,所以從前一說起南箭亭子,荒涼中還透著恐怖,流傳著一些鬧鬼的故事都是發生在這裡。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赤峰滿鐵醫院


從前,每年農曆三月三,這裡要舉行賽馬大會,屆時有許多愛馬騎手都要來參加比賽,大顯身手,出盡風頭,觀者如堵,堪稱一年一度的盛事。最早這裡還是清軍習武射箭的靶場,這也是箭亭子的得名由來。


日本侵佔以後,賽馬活動就自消自滅了。日本人還在這裡先後修了不少建築,有日本神社、翁牛特右旗公署、觀象臺(氣象局)、民用飛機場等。由此再往南,到了南山坡上,還修了一處專供日本人用的火葬場,中國人管它叫“煉人爐”,那也算是赤峰有火葬的開始。


東大營


“營子”這種叫法多見於東北的一些村鎮,一般叫營子的村鎮,最早都是因為曾有軍隊駐紮(多數是蒙古軍隊和清朝晚期的軍隊),軍隊駐紮的地方叫“營房”或“營地”,民間叫的時間長了就叫“營子”或東北話的“營的”,大營社區的前身就叫東大營。軍隊調走以後這裡留下了平整好的地方,以及初步成型的道路,便於人們生活,所以不少人就在這裡定居下來,後來逐漸形成了一個村鎮。


據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東起腫瘤醫院(原叫290醫院),西起七中胡同,南到熱電廠,北到三道街,最大的一片(七中至65655部隊)是軍分區14團一個騎兵營的駐地,團長叫關天寶。此處建有馴馬場、打靶場等。據轄區的老人講,當時的馴馬場養有一百多匹馬,每天都由馴馬戰士統一訓練、遛馬,匹匹都毛光體健,高大威猛,而且每匹馬身上都標有序號。


駐軍撤走以後,人們就在此定居生活,故將此地稱為“東大營子”。


百柳社區


百柳源於蒙古族語“昭烏達”。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巴林王色布騰秉承康熙皇帝旨意,將十個旗的王爺召集到巴林右旗黃花廟會盟,主要目的是要求各旗改變過去各自為政的體制,制定盟約盟規,確定盟的名稱。時值盛夏,烈日當頭,各位王爺汗流浹背,不堪其苦,東道主色布騰便指令十旗的王爺帶領隨從人員,到會場南的柳林中各移來十棵柳樹於會場周圍栽成圓形。人在林蔭下乘涼開會,舒適涼爽,解除了日曬之苦。十旗在百柳林蔭中支起宮殿式氈帳舉行會盟儀式。十旗共栽一百棵柳樹,觸景生情,於是將十旗會盟稱為昭烏達盟。“昭”為百,“烏達”為柳樹,漢語意為百柳會場。


九神廟社區


九神廟位於紅山區永巨街道辦事處轄區內,始建於清朝,因廟內供奉九位神仙而得名。九神廟中的“九”字有著特別的意義,“九”在古代數字中被視為極數,就是最高的意思,所以稱天為九重天,皇帝為了表現皇權的極致也稱“九五至尊”。因此,民間也將數字“九”視為全方面的代名詞,用九神代表所有的神。


九神廟坐北朝南,是打通的三間正房,九神就畫在正戶的北牆上,從西至東依次是:土地、山神、武道(西牆)、狐仙、龍王、蟲王(正牆)、火神、關公、觀音(東牆)。其中,正牆的狐仙、龍王、蟲王三神地位最高,狐仙主要化解百姓難事,龍王大旱時管降雨,蟲王防治蟲害;西牆的山神和土地看山管地,武道保佑村民免受戰亂;東牆的火神有三隻眼睛,專管滅火,關公象徵忠義,觀音菩薩掌管其他雜事。


人們為保佑兒女平安、求病早愈、行人吉利、降生貴子、求福求壽、求婚許願,都到廟內燒香磕頭進行祭祀。伴隨著不間斷的香火,衍生了祭祀求福的另一種形式——廟會。每逢廟會時,求神庇佑的百姓都會聚集到一起觀看秧歌、踩高蹺、耍獅子等活動,有時也會組織大型燈會。


九神廟還有過一次重建的歷史。根據民間走訪調查,九神廟在1942年被大水沖毀,1951年百姓集資重新修建。重建的九神廟在“文革”時期走向衰敗,廟宇和神像逐漸被譭棄。


永巨辦事處1995年對社區進行劃分,由原來的一東街劃分出一個社區,在轄區內廣泛徵集社區名稱。因九神廟舊址在轄區內,社區名稱最終確定為“九神廟社區”。


糧市社區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烏蘭哈達(今紅山區)街區已初具規模。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廷在赤峰街(也叫哈達街)設立了烏蘭哈達巡檢司。由於清初招墾及雍正初年“借地養民”政策的實行,晉、冀、魯的漢人大量湧入,烏蘭哈達已成為塞外農商各界的輻輳之地,“九街三市”漸而形成。三市主要包括馬市、糧市和菜市。這裡主要介紹糧市的淵源。


糧市,也叫大糧市,位於東橫街南端。由於大糧市路不夠寬敞,不足以容納眾多的糧食交易馬車,因而又分出兩個糧市。一個是西糧市,位於三道街西屯岔道處;另一個是中糧市,位於三中街街心處,這一段街心寬闊,能橫擺大車六七輛,開市以後大多數糧食交易的車都聚集於此處。據記載,三個糧市並行之時,每天進出交易的車輛就達幾百輛之多。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糧市副食品商店


赤峰的糧市早在建立縣治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從康熙年間起,赤峰地區就開始有內地農業人口湧入,從事農業生產。據《赤峰市志》記載,康熙年間,現赤峰市境內僅有敖漢旗10萬畝耕地。光緒十六年,耕地面積已經猛增到100萬畝。到“日偽”統治時期耕地總面積已經達到了1002萬畝,成為內蒙古東部的重要產量區之一。


赤峰作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後,不但赤峰地區生產的糧食在此交易,就連附近地區的糧食也都從這裡出售。民國初年,赤峰街就有燒鍋18家,碾磨坊三四十家,糧店糧棧四五家。每年秋收後,各糧店爭相搶購,囤積居奇,獲利豐厚。


赤峰商會最後一任會長焦世珉先生曾撰有《赤峰糧市》一文,描述當時大糧市的繁華。


赤峰老城區街名趣話

糧市


赤峰的糧市由於初建時度量衡缺乏準確定製,交易上經常會出現鬥秤糾紛。縣治建立後,糧市在市內定點,縣衙給經紀人世襲執照,稅務機關又授給他們官鬥、官秤。赤峰的糧市交易,都要經過中間的經紀人完成。


永巨街道辦事處糧市社區因此得名。儘管位於火花路的糧市早已沒有了糧食交易的市場,但小食品、日用品批發業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興盛,一直延續到現在。


資料來源:《老赤峰》《紅山往事》

個別地名、地址可能不完全準確,僅供參考。

作者:風瞬作者團—臻寧

本文為原創轉載須經作者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