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大圖模式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其實,這抗日戰場上“棉被擋子彈”的奇特情節,可不止出現在“抗日神劇”裡,很多公認真實反映歷史的經典抗戰電影裡,也有類似橋段。比如拍攝於1963年的抗戰老電影《小兵張嘎》裡,民兵戰士冒著日本炮樓的機槍掃射浴血衝鋒時,就是頂著棉被“硬扛”日軍的子彈。《小兵張嘎》的主創崔嵬等人,都是親歷抗戰戰場的老藝術家,這奇特一幕,堪稱多少親歷者的戰場記憶。

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大圖模式

而如果翻看史冊的話,就更可以發現,“棉被擋子彈”這事兒,竟在中國有好幾個世紀的歷史。明代中後期時,手持鳥銃竄犯東南沿海的倭寇,曾給沿海軍民帶來多次殺傷。棉花,也就成了許多人眼裡,對付鳥銃子彈的“法寶”。明朝文學家朱國楨的《湧幢小品》裡就記載,用七斤棉花浸泡曬乾後做成棉甲,就能“鳥銃不能殺傷”,堪稱明朝版的“防彈衣”。

當然,朱國楨畢竟沒上過戰場,這防彈效果,也有誇張成分。1592年萬曆朝鮮戰爭打響前,為對付日軍的鳥銃,明軍入朝作戰前,還專門做過實驗:在露天掛一些高七尺浸溼了的大棉被,然後拿鳥銃瞄準了打。結果在八十步的距離上,鳥銃就能擊穿兩層棉被。五十步的距離上,鳥銃更能擊穿四層棉被——能防彈不假,但效果真有限。

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大圖模式

而令倭寇聞風喪膽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卻開發出了最正確的“棉被防彈”操作:用輕木做成盾牌,名為“剛柔牌”。外面釘上牛皮,牛皮裡外貼上棉花,然後用油厚塗,四十步外的鳥銃子彈,完全可以擋住。但這玩意雖說好用,卻是價格不菲,一個“剛柔牌”就得五兩白銀,很難大規模普及。

所以在那個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裡,從明朝中後期到清朝中後期,棉花棉被常用來防彈不假,卻都是和牛皮、紙甲、漁網、鐵甲等物件配合使用,作為防彈時的補充材料。比如明末清初的精銳軍隊,就常在鐵甲外面披上棉甲,即“身披厚綿”來防彈。清王朝驅逐沙俄的雅克薩戰爭裡,林興珠的藤牌兵,還有“滾被”的戰術,即扛著棉被來阻擋俄軍火槍子彈。不過,即使在那個年代,“棉被擋子彈”這事兒,也是個玩命的事兒。

到了近代戰爭時,面對殺傷力更強的近代槍炮,棉被當然也更擋不住,這一類操作,也基本銷聲匿跡了。但是,抗戰敵後戰場上的情況,卻還是不同。

在力量懸殊的敵後戰場上,根據地軍民們的大難題,就是火力差距。抗戰初期時,即使是八路軍的正規軍,也很難做到戰士們人手一條槍。《周士第回憶錄》裡記載,即使是120師這樣的部隊,1937年全師九千多戰士,卻也只有五千多支槍。地方游擊隊民兵等武裝,那更是槍械稀缺。遇到“拔據點”“攻炮樓”這樣的攻堅戰,面對日偽軍的優勢火力,既然不能火力壓制,就只能迎著子彈冒死衝鋒。

於是,曾在古代戰爭裡,用於“擋子彈”的棉被,這時又派上了用場:造防彈用的“土坦克”。

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大圖模式

以很多抗日老兵的回憶,這種用棉被製成的“土坦克”,通常都是把打溼了的棉被,鋪在八仙桌上,然後頂著八仙桌冒著敵人彈雨往上衝。有時找不到八仙桌,也會在打溼的棉被上填上厚厚的土,然後頂著棉被冒死衝鋒。像個別“抗日神劇”那樣,直接頂著棉被往上衝?那基本就是送死。1963年經典老電影《小兵張嘎》裡,就形象還原了“棉被擋子彈”的真實操作。

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大圖模式

而如果要用“八仙桌加棉被”擋子彈時,那通常是由四名戰士組成突擊隊,把溼棉被鋪在桌面上,然後“每個人舉著八仙桌的一隻腳”往前艱難前進。這種戰術,往往用在爆破敵人炮樓時。南昌的新四軍抗戰老兵李國富就曾回憶:1944年11月,新四軍攻打西堡的戰鬥裡,他與三名戰友組成突擊隊,頂著捆有棉被的八仙桌,向日軍炮樓發起衝鋒,雖然成功完成了爆破任務,卻遭到側面日軍火力射擊,兩名戰友倒在血泊中,他自己也被子彈打中肺部,幾乎九死一生。

而八路軍老兵郭進財的回憶,更形象說明了“棉被擋子彈”的效果。1945年5月,作為八路軍冀南軍區第七分區戰士的他,與戰友一起奉命炸日軍碉堡。他趁著夜色扛著捆有溼棉被的八仙桌,一口氣衝到鐵絲網前。卻正巧一顆子彈打在他背上的棉被上。當時他感到“背部遭受了一下猛擊”。事後才知道,那顆子彈直接穿進了棉被,停在離他背部十釐米的地方。

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大圖模式

如此“神奇”的“擋子彈”效果,背後卻是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們,一次次悲壯的犧牲。抗戰的勝利,哪裡是靠了“棉被擋子彈”的“神劇”,卻是靠了那麼多明知九死一生,卻敢於扛著棉被衝上去的,可敬的中國軍人!

參考資料:鷹揚銃手《話說棉甲是否真能防彈》、大眾網《棉被打溼鋪八仙桌上當防彈衣》、中國江西網《91歲抗戰老兵:舉著八仙桌來“擋”日軍子彈》、搜狐新聞《85歲老戰士憶往事:頂著桌子炸碉堡幹掉5個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