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為何家長還抱怨上高中難?

據教育事業統計,2020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71萬所,在校生2.89億人,專任教師1792.18萬人。其中,三個數據值得關注,一是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4.74%,二是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2%,三是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為何家長還抱怨上高中難?

這表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確定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發展目標全面實現。尤其是普惠園率達到84.74%,超過之前確定的普惠園率達到80%的目標。我國基礎教育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全面實現普及目標之後,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就是高質量普及問題。


雖然我國普惠園比例超過了80%,但還需注意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公辦園比例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普惠園包括公辦園和民辦普惠園,國家之前提到的目標是,到2020年,公辦園比例超過50%,由於公辦園學位少,我國還存在學前教育”入園難”問題, “入園難”主要表現為公辦幼兒園入園難。另一方面,對民辦普惠園必須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民辦幼兒園選擇舉辦普惠幼兒園,辦園質量將取決於財政扶持力度,在轉普惠後,如果財政扶持力度小,那民辦普惠園的辦學質量將受到影響。據媒體報道,在有的地方,還存在民辦幼兒園“被普惠”的問題,民辦幼兒園被要求必須轉普惠,而在轉普惠後,財政撥付的生均經費很少。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為何家長還抱怨上高中難?

我國要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關鍵在強化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5.2%,普惠園率84.74%,得益於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年均增長15.4%,在各級教育中增長最快;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佔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從2015年的不到4%提高到了2019年的5%,在各級教育中提高幅度最大。要進一步在實現普惠的基礎上,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佔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需要提高到9%左右。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1.2%,原因並非高中學位增加,而是適齡學生數下降。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全國普通高中招生876.44萬人,在校生2494.45萬人,這與2010年全國普通高中招生836.24萬人,在校生2427.34萬人基本持平,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數只略微增加60多萬。而對比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則有較大幅度的下滑,2020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627.56萬人,在校生1628.14萬人,而2010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870.42萬人,在校生2238.50萬人。10年間,中職在校生數減少了610萬,每年招生數下降了240多萬。也就是說,在高中生源下降的情況下,普高招生規模基本保持不變,而中職招生人數則持續下降。越來越偏離普職比相當(1:1)的要求。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為何家長還抱怨上高中難?

本文圖表來源:微言教育

但就是如此,老百姓對目前的普職比還不滿意,不少地區的家長呼籲進一步增加普高招生,減少中職招生。在不少家長看來,普職分流太早,而且“分流”實際變為“分層”,分流到中職的學生被認為是“差生”,中職則被視為低於普高一等的教育。雖然我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90%,可很多人認為上普高才是上高中,上中職不是上高中。這是在高中毛入學率超過90%後,必須直面的問題。在後普及時代,我國必須思考:是否還要求普職比相當?是否還實行普職分離的教育模式?是否大力發展綜合高中,取消中考時的普職分流,讓學生讀完高中再選擇上學術性大學還是職業院校等等。


總體而言,我國普高教育存在嚴重的應試化傾向,而中職教育在“唯學歷”的人才評價體系中,存在被弱化、邊緣化的問題。整體提高高中辦學質量,必須改革我國教育評價體系,推進高中多樣化辦學。這是關係到消除我國社會存在的教育焦慮的根本性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就是保持現有的教育資源不變,我國學前教育的毛入園率,以及其他各階段教育的普及率也會進一步提升,因為我國出生人口近年來大幅下降,但如果不改革教育評價體系,繼續以升學為導向發展我國基礎教育,社會的教育焦慮就可能長期存在,這也會制約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