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調整自己的失控情緒

育兒話題:很多家長在面臨孩子的學業時,總會遇到難以控制的情緒,父母們心裡都有:”我並不想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可是,遇到孩子拖拉磨蹭的一些情形,心裡就火冒三丈,完全沒法控制自己。”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氣的發病住院治療。這些情況是多數家庭中的普通現象。那為什麼會影響著家長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呢?家長該怎樣去做才能不再影響自己和孩子的關係呢?

父母如何調整自己的失控情緒

為什麼會影響著家長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呢?

首先,生理原因。人的情緒和大腦前額葉皮層有關,當前額葉皮層處於可控狀態時,人的思維是理智又反思的狀態,會考慮各種自己行為和後果,這時,這種狀態下作出的反應會幫助到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和親子溫馨健康的關係。而另一種稱為失控狀態,人的思維就會遲頓不靈敏,會被負能量的情緒吞沒,繼而讓人無法進行正常周密的思考就會採取下意識的反應,失控狀態被打開,人很難保持一個正常心態和孩子去互動,所有的憤怒 淹沒了一切擁有的溫馨和諧的關係,沒有了正常的溝通方式,接下去只有高度的情緒化和不可控下的捉摸不定,也讓孩子更加緊張和不安。

家長可以自行想象,不可控的狀態只會讓情況更遭,孩子更麻煩,要學會控制好生理上的不良情緒,孩子只是孩子,我們可是成熟有思考力的成人。學會自控,對家長自身的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父母如何調整自己的失控情緒

其次,來自父母自身的經歷和壓力。

原生家庭對人的經歷傷害,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當父母沒有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時,於是孩子的問題無形中就會更進一步的把父母拖進入到不可控的狀況中。父母要把這些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心理傷害調整到良好甚至最佳才行,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在進入家門前找個地方哪怕是在自己家的車庫裡靜心呆上幾分鐘,調整好心態,不把不良情緒帶回家,微笑著進家門,這樣,家的氣氛才會溫馨。

那我們做家長的面對孩子的行為要怎麼做才能真正的考慮到孩子的成長中的問題?

一,面對發生的狀況學會即時離開現場。當我們和孩子爭執起來,僵化的思想會讓空氣更加緊張凝固,要有意識的忍住,不動聲色的離開,給各自冷靜情緒,找些其它方式來消化自己失控的情緒,恢復理智。

二,尋求其它方式改變自己習慣以久的失控情緒的思維,習慣了失控,傷害的不但是自己,也有孩子,甚至是全家都 籠罩在緊張的氣氛中。

三,吾日三省吾身。學會自省,不能因為家長很早養成的壞脾氣而讓孩子來買單,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父母身上的問題反射。有句話叫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孩子的模仿力很強,所以及時修正自己身上的問題,孩子就會慢慢的改變。只有改變自己,影響別人,這樣才會各自安好。

四,約三五好友去聊天喝茶,也可逛街欣賞城市的美景和人來人往的靚麗和帥氣,這樣心情好,情緒就佳,看誰都可以順眼舒服。

五,閒時看看書,讀讀報,提升自己,書中生智慧,吸收書中知識的營養,做個合格的父母。

父母如何調整自己的失控情緒

六,經常心中默唸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孩子是親生的,孩子是我的翻版,做好自己,再引導教育孩子。

七,最基礎的養護是讓孩子長大成人,做個正常健康的人是父母心中最大的心願,父母情緒失控會造成孩子心理健康問題。迴歸本心,有個健康開朗的孩子,就什麼都會有。健康是一切美好的基礎。

父母恩愛,家庭和諧有愛,那一切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給孩子正確的愛和引導,孩子一定不負眾望,會成為優秀的孩子。

分享育兒知識,關注:馨媽愛寶貝。

交流話題:作為家長,孩子的行為,我們可以用最佳狀態來處理,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確實按捺不住情緒,事後又會後悔,那遇到孩子的這種情況你們是怎麼做的?可以留言反饋評論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