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1.汝窑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2.官窑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像这种如玉的釉质,古朴淡雅蕴趣的“油酥光”仿起来非常困难,始终不知其密决。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宋官窑器给人的印象是乍一看时并不起眼,但如长时间品味,则会被那份特别的历史沉淀与淡雅的含蓄之美深深吸引,令人回味无穷。

3.哥窑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哥窑恰如一颗色彩绚丽光芒四射的夜明珠,人们只能远望它耀眼的光环,而无法目睹它真实的风采。

4.均窑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均窑创烧于唐代,以光怪离奇、色彩斑斓的花釉彩斑瓷器闻名于世,别称为“唐均”。北宋中晚期,均窑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了铜红釉,这种窑内的釉色变化称为“窑变。

釉中含铜,所以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钧窑瓷器的颜色并不是入窑前就已经确定的,而是经过高温后金属离子所呈现的,所以又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其成品色主要为玫瑰紫、海棠红、茄色紫、梅子青、深紫、米色、天蓝、胭脂红、朱砂红、葱翠青,以及窑变的各种颜色,各色错综相间,绚烂多彩,气韵非凡。相传以胭脂红为最美,釉中有免丝纹与蟹爪纹,华丽而雅致,均瓷釉的调配技法相当独特,而且钧瓷的瓷釉较厚,厚处有7-8毫米,出窑后由于灼烧和干燥使开片与非开片之间的釉形成与众不同的花纹,早期釉上有显著的牛毛纹,盛期则多为离合状态的条纹和粗如滴露的泪痕,以及蟠曲蜿蜒的蚯蚓走泥纹,这也是均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均窑烧造的瓷器品种较多,以钧瓷最为有名。均瓷胎质细腻坚硬,较为沉重,主要色为红色和蓝色,其釉为乳浊釉,乳浊釉的好处是可以遮蔽胎色。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均瓷造型有尊、钵、洗、炉、花盆、盆托、奁等,主要供宫中陈设和文房使用。

5.定窑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宋朝瓷器巅峰之作—汝官哥均定

定窑的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定窑施釉较薄,釉薄处能见胎色,白定釉色多数为白中微闪黄色;黑定所上的黑色釉犹如黑漆一般,釉面特别光亮;紫定其实并非紫色,而是酱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匀,常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书载有红定一说,但至今尚未见到实物,所见残片上也只是在酱釉上有红斑而已。

北宋至金代年间,定窑佳器屡出,不仅获两朝宫廷垂青,最近研究发现*定蜜器皿甚至见于杭州南宋宫廷。定蜜白 瓷胎体细薄体洁白、釉色透亮略显乳白,饰纹素丽,沉静 典雅,气韵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