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岁的吴三桂,造反成功也当不了几年皇帝,为何还要折腾

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六十多岁的吴三桂已经快到古稀之年了,这在古代的社会人的平均寿命中已经算是高寿了,能活到六十多岁,享享清福,享受一下儿孙绕膝之乐不是很好的吗?就算是当皇帝也做不了几年皇帝了,为什么不给儿孙留条后路呢?

六十多岁的吴三桂,造反成功也当不了几年皇帝,为何还要折腾

吴三桂

吴三桂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叛明降清的主,地位也是靠着降清一步步走上来的。而且势力也随着实力增强而变得尾大不掉,至少是朝廷是这样认为的。

在清朝入关之后,清廷为了迅速收拾掉南明小朝廷,统一南方地区,命令吴三桂率军远征云贵,收拾掉南明的政权之后,还挥师出征缅甸擒杀桂王。十几年间吴三桂率领着大军东征西讨为清朝在西南边疆的统治建立了不世功勋,被封为平西王,其子吴应熊也成了驸马,此时吴三桂可谓是位极人臣。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物极必反,当吴三桂权力达到顶点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此时吴三桂作为清政府的三个异姓王中的一个,且是实力最大的一个,早已经引起了清廷的不满。当吴三桂灭掉了南明的最后一个政权的时候,清廷就开始了削减吴三桂的权力,康熙二年(1663年)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康熙六年(1667年)又撤销了总管云贵事务的权力,同时还剥夺了其司法权。至此吴三桂与清廷的矛盾变得异常不可调和。

六十多岁的吴三桂,造反成功也当不了几年皇帝,为何还要折腾

清初三藩之主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上书撤藩,吴三桂也假惺惺的上书请求撤藩,实则吴三桂是想着让清廷挽留。但是康熙看出了他的意图,认为吴三桂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清廷撤藩吴三桂也反,不撤藩也会反的,不如先发制人。

正如康熙说的,吴三桂最终反了,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什么还要冒着全族性命的危险造反呢?我想也不过就是一下几个原因。

六十多岁的吴三桂,造反成功也当不了几年皇帝,为何还要折腾

康熙


第一, 吴三桂是被逼无奈。

吴三桂也不是一个傻子,他不知道自己权力大会遭来妒忌与猜忌吗?那肯定会的。自古功臣难善终,吴三桂还是知道的,想想汉朝的韩信,明朝的蓝玉,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最后还不是被杀,而自己呢?康熙此时是一个刚刚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面对着这个权力甚至比自己还大的平西王吴三桂,心里难道就放心吗?就算是康熙心里糊涂,他身边的大臣可不是吃干饭的。更何况吴三桂还是异姓王,就是他不想反,清廷也会把他逼反的。

第二, 吴三桂认为自己此时有能力战胜清廷。

吴三桂在云贵经营了将近二十年,而且自己带的兵都是经过战争的洗礼的,反观清廷,入关之后,八旗军队只知道贪图享乐,战斗力大大减弱了。而且在吴三桂经营云贵的这么多年里,一直注重发展当地的经济,如果真的打起来,还是能够经得起消耗的。

况且在自己的身边还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两个也是清廷封的异姓王,如果真的要打仗,这两个人也会站在他这边的。

面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吴三桂认为自己比康熙要强,这也是吴三桂决定造反的主要原因。

六十多岁的吴三桂,造反成功也当不了几年皇帝,为何还要折腾

吴三桂

第三, 吴三桂想要做皇帝。

这是吴三桂心里想却一直不能做得事,经过被清廷的不断逼迫,再加上众属下对清廷的愤怒与不满,因为跟着自己的这些人大都是汉人,心中还是有着对明朝的眷恋之情,所以成功的挑起了士兵们的怒火。

因为吴三桂认为自己比康熙强,如果成功了,也能创建一个帝国,自己的子孙也能跟着沾光。

第四, 吴三桂的利益网不允许他放弃这应有的权力。

吴三桂在云贵经营了将近二十年,这二十年间为了发展经济,搞好自己的内政,吴三桂织了一张很大的网,一张事关千万人利益的大网,如果此时吴三桂想着按照清廷的步骤逐渐撤藩,他下面的人在利益链被切断的情况下不一定会闹出来什么动静来,最后这个锅还是吴三桂来背。

不反是个死,反了也是个死,如果运气好了,反了说不定还能成功,一跃成为天下之主,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吴三桂决定反清,事情就像吴三桂想的那样该多好,说不定历史也会改写,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吴三桂错估了自己,更是错估了康熙,自己与康熙比,除了年纪大点,头脑可比不上这位政治好手;吴三桂还错估了尚可喜与耿精忠,虽然都是汉人,但是面对清廷心却不一定想的一样,你吴三桂想做皇帝,谁又不想呢?吴三桂最不得人心的地方,自己却始终未想明白,那就是自己亲手灭了明朝的香火,在汉人心中,吴三桂这个卖国贼已经不可能得到汉人的拥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