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关于雕塑,梁思成先生在《手稿珍藏本》中如是说:“盖历来社会一般观念,均以雕刻作为‘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可见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

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其历史、文化、艺术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华亭,素有“煤城瓷都”之称,同时,陶土、坩泥、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丰富,成就了当地的雕塑技艺。雕塑艺术既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达了人们对美与永恒的追求。

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雕塑中的泥塑,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华亭泥塑技艺从构思、骨架制作到形体造型、粗修、精修、干燥、彩绘以及迎接佛、神之灵,开光、迎神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制作习俗,具有较高的艺术内涵,深受各地佛、道教人士的赞誉。主要表现对象为儒教、佛教、道教人物形象,通过雕塑人物形象表现不同的文化精髓,传递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的教导人们一心向善、团结和谐。

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据介绍,塑一尊造像要经过画设计图、搭建木质框架、装藏、上棉花泥、上色、阴干等六道工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通常塑一尊造像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其中仅阴干这一道工序就要费时整整一年。

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华亭民间雕塑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小红,多年来精心研究泥塑艺术及现代浮雕艺术,先后在山西太原芳林寺、吕梁义居寺、甘肃庆阳市西峰小崆峒山老洞寺专门雕塑各种佛教、道教塑像,有:三世佛、五大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及玉皇大帝、关公、财神、三霄娘娘、药王、龙王等,造型各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充分显示现代技术与结构的完美结合,然而高楼大厦之间的拥挤、钢筋混凝土,又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份孤独寂寞之感。繁忙的生活中,在节假日,选在一些风景优美,又拥有人文景观的景点,看一看别致的各种雕塑,也是一种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途径。

非遗传承人展播

甘谷剪纸之颉莉

看点丨华亭民间雕塑,教人向善和团结

颉莉生于1966年,天水市甘谷县人,教师。从小受母亲刺绣、绘画的影响,开始学习剪纸技艺。1983年至1987在天水市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拜美术教育家马治国为师学习剪纸,继承了民间剪纸技艺的精髓,创新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力。自1988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在长期的艺术训练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2010年7月担任甘谷县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甘谷剪纸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