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与上影节的不解之缘

03RG0SHL.jpg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向大师致敬”单元特设吴贻弓专场。距离这位中国第四代著名导演去世近一年的日子里,电影节将放映其两部代表作品《城南旧事》与《阙里人家》,这是影迷对大师的诚挚致敬,也是经典之作的历史回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上世纪80年代初,《城南旧事》的热映让歌曲《送别》的曲调流传于大街小巷,也是吴贻弓记忆中“那首一唱就想哭的歌”。改编自林海音同名小说,电影借由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发生在她与疯女秀贞、与小偷、与乳母宋妈间的故事,三段相遇实则并无直接联系,却恰似多棱镜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历史风貌和普通家庭的人情冷暖,而“离别”这一影片主题透过英子明亮的大眼睛看去,少了份沉重却也多了丝惆怅。

微信图片_20200723185937.jpg

作为吴贻弓首部独立执导的故事片,《城南旧事》对于他本人和中国电影来说也具有多重意义。1983年电影上映后,吴贻弓即凭借该片在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最佳导演奖”。同年,《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中斩获最佳故事片“金鹰奖”,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国产影片。或许大师与国际电影节的缘分便就此展开,10年后,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了。

03S00SIB.jpg

相较于《城南旧事》,另一部展映影片《阙里人家》显得更尖锐,也包含了导演对于中国电影更深的思考。改革大潮背景下,在孔子故里曲阜,孔氏家族的一场家庭矛盾是电影的主线。电影正式开拍前,吴贻弓曾前往孔林参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种深切的归宿感,我个人认为绝无仅有。”如何拍中国观众认可的电影、拍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的电影是吴贻弓在创作中久久思考的问题,在《阙里人家》中,他就将镜头深入中国文化内部,感知它的深邃和与时代的冲撞。

微信图片_20200723185948.jpg

回眸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历史,吴贻弓是站在起点的那个人。1984年,吴贻弓获悉自己被任命为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身份转变后,除了继续做好导演的本职工作,他也更多地开始考虑在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能做些什么。

捕获.PNG

1993年,时任上海电影局局长的吴贻弓在白杨、张瑞芳等老一辈电影人的鼓励下,从无到有,打造了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经历了“为申办奔波、为经费苦恼、为程序发愁,为每一个细节的安排绞尽脑汁”的艰难过程,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几代电影人的努力下成长为中国唯一一个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A类国际电影节,吴贻弓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了电影节颁出的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

首届电影节闭幕后,吴贻弓曾站在灯光渐暗的舞台上热泪盈眶。因为他知道,借由这场盛会,世界电影会被引入中国,中国电影注定被国际知晓。

作者:王筱丽编辑:姜方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