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政績不出色,浪得虛名?笑話

說唐太宗李世民政績不太出色,浪得虛名,感覺就好像韓國影視劇裡那個高句麗守將一箭射瞎了李世民一隻眼睛的段子一樣,世紀抹黑加笑話。

先不說歷代先賢對李世民胡評價如何,但看世人常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就可見,一個國家的強盛和一個帝王的政績,不但要有文治武功,更重要的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些方面,唐太宗的表現都是極其出色的。

唐太宗李世民政績不出色,浪得虛名?笑話

先賢對太宗的歷史評價

關於李世民其人的歷史評價,歷代先賢多有讚譽,我們先不說唐朝杜甫誇他,“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唐宋八大家的蘇轍也說“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一人而已。”就連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對他大加讚譽,強調“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這樣一個人,你告訴我,會是一個平庸的人,會政績不出色?

南征北戰奠定大唐盛世根基

關於武功方面,李世民首先提出晉陽起兵,一路廝殺,為唐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哪怕做了皇帝,仍然四處征戰,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各方勢力,哪一個不見證了他的煌煌戰功。

唐太宗李世民政績不出色,浪得虛名?笑話

此外,他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各民族因此與大唐和平共處,他本人被各族認可敬服,尊為“天可汗”。沒有他的南北征戰奠定的基礎,哪裡來的後來盛世?

虛心納諫 國泰民安

文治方面,在隋朝的苛政亂象導致的各地起義中,唐太宗李世民感受到了百姓,那些草根平民的力量,所以說出了千古名句“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為了不重蹈隋朝覆轍,唐太宗李世民善於納諫,不拘一格任用真人才。如前太子李建成的心腹魏徵,他也能以他為鏡,警醒自己。經濟上,降低人們的賦稅,讓人們從隋朝的兵荒馬亂中安定下來。吏治上,非常清明,不但建立了一套考察獎懲的制度,還完善了科舉制,開科取士,提高政府官員素質和效率。

唐太宗李世民政績不出色,浪得虛名?笑話

至於唐太宗時期,百姓是否過上了好日子,據《通典》載,隋末大亂,人口銳減,貞觀初,全國只有人口200萬戶。到了高宗初年,人口已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可見大唐貞觀之治,百姓得到了安定和發展。

可以說,後來的盛世大唐,底子都是唐太宗時候打下的,所以,他的歷史評價高,不是很正常的嗎?再者,正確的政績觀,難道不是隻要有利於人們,能讓絕大多數百姓受益,就是好政績嗎?所以,誰能說唐太宗政績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