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兆吗?结直肠癌能否预防?是否会遗传?

今天看到一则关于甘肃一个直肠癌患者刺死医生的新闻。刚好很不幸最近有朋友被查出有结肠息肉,朋友的小息肉在结肠镜检中已被医生切去,尽管医生安慰他只要定期再做检查即可,朋友还是心情焦虑。 为了普及结直肠息肉和肠癌之间的关系,遂写此文。

一、结直肠癌和结直肠息肉是回事吗?

在西方国家,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结直肠癌发生率在40岁开始增加,60~75岁达高峰。在美国,大约只有4.5%的人在人生旅程中患过结直肠癌。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兆吗?结直肠癌能否预防?是否会遗传?

和直结肠癌一样,结直肠息肉也是长于结肠或直肠壁上,凸向结肠或直肠肠腔的组织。但是它是良性的,在病理上我们也称它为腺瘤。

研究发现,在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无症状人群中,34%至少检测到一个结直肠息肉,息肉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直肠息肉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超过50%的人在人生旅程中患过结直肠息肉。

常见的检测结直肠息肉的方法是结肠镜检查。在麻醉后,外科医生将一根柔性管子从肛门伸入直结肠检查,该管的前端装有摄像头和照明灯,如果发现有息肉, 结肠镜检时可通过电切设备或通电圈套器切除息肉。如息肉无蒂或通过结肠镜不能切除,需腹部手术才能切除。

大多数结直肠息肉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少数体积过大或位置特殊者也可引起便血,腹痛,粘液过多,排便习惯改变等。人们最担心的不是结直肠息肉的症状,而是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的关联。

二、结直肠息肉一定会转变成结直肠癌吗?

普遍认为,大多数结直肠癌是从息肉演变而来的;导致这种转变的过程被称为腺瘤到癌症的进展。

因为长期以来医学界对结肠镜检检查出的结直肠息肉转化为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不大清楚,去年美国医学期刊(JAMA)的一篇研究论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兆吗?结直肠癌能否预防?是否会遗传?

研究人员使用了他们从1993年开始进行的一个随机临床试验的结肠镜检数据,在1.6万结肠镜检参与者中,年龄在55至74岁之间,大约60%为男性。在做结肠镜检时, 研究人员并没有顺便去除息肉而是介绍给初级保健医生做诊断性随访。

研究人员按照基线结肠镜检的息肉病理学把他们分为三组,进展期腺瘤组(腺瘤≥ 1 cm,或高度不典型增生,或管状绒毛状的病理学改变),2882名参与者(18%)位于这一组; 非进展期腺瘤组(腺瘤<1 cm及无上述进展期的病理学改变),5068名参与者(32%)位于这一组;无息肉组,7985名参与者(50%)位于这一组. 研究人员在做基线结肠镜检时并没有顺便去除息肉,而是介绍参与者给初级保健医生做诊断性随访。

这些参与者的中位采访时间大约为13年. 研究结束时,研究人员计算和比较了这三组中新发现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并表达为每万人年(人数 X 随访年数)。无息肉组每万人年为7.5例,与此相比,进展期腺瘤组每万人年为20例,风险高了1.7倍; 但是非进展期腺瘤组每万人年为9.1例,其风险和无腺瘤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他们的结果和英国的一个大型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那些检查出非进展期息肉的患者,其结直肠癌的风险和无息肉者的差别不大,即使是那些进展期息肉的患者,结直肠癌的风险比无息肉者每年0.075%的几率高了1.7倍.因为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是很高,也不过是每年0.2%的几率。 所以也不必过于忧虑, 只需坦然应对,积极防治它, 避免增加它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

三、结直肠癌会遗传吗?能预防吗?

有结肠直癌家族史者或多发性大肠息肉病家族史者会有比较高的结直肠癌风险。同样,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患者容易癌变为结直肠癌。喜食高脂低纤维饮食,精加工肉类或红肉类, 和饮酒过量也增加患上该癌的机会。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兆吗?结直肠癌能否预防?是否会遗传?

减少结肠癌风险可以从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作起,多吃全谷类、豆类、水果和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减少进食红肉和加工肉食,低脂肪的饮食, 减少酒量可能也有助于预防结直肠癌。

四、结直肠癌能做到早检查早发现吗?

定期检查对早期检出结直肠癌十分重要,按照美国癌症协会的指南,45岁到75岁的人要定期作结肠镜检。结直肠癌的治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早期诊断。肿瘤尚未侵犯肠壁肌肉层的,5 年存活率超过 90%。肿瘤穿透肠道内壁但没有远处转移时,5 年存活率约为 71%。然而,如果肿瘤发生了远处转移时,5 年存活率只有 14%。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兆吗?结直肠癌能否预防?是否会遗传?

即使是那些检查无息肉者,10年内的结直肠癌风险也有0.75%,因此也推荐他们每10年检查一次。 因为息肉不是身体正常功能的一部分, 现在检查出息肉一般都会切去. 根据研究,切去了进展期息肉的患者,也会减少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健康真相馆# #清风健康说# #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