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老于”的“人在囧途”3

“人在囧途”整整28天,2月21日凌晨,“货运老于”终于离开了高速公路,回到昆山。他没敢惊动家人,在驾驶室里睡了半宵。清晨时分,昆山蓬欣社区干部闻讯赶来时,于恒志掩不住疲态和对妻儿的愧疚。

“货运老于”的“人在囧途”3

听说昆山社区干部将护送儿子返回新沂老家上学后,“货运老于”掩不住愧疚和感激之情,急切之中返回昆山的。

当天8时50分许,一对父子的见面告别,在抗击疫情蔓延的非常时期,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隔着车窗相望,他跟儿子只说了一句话:“再见!夏天的时候,我们就又回来了!”

“货运老于”的“人在囧途”3

老家的学校,给于恒志发送了学校预备开学通知时,13岁的儿子小于潮回老家上学的事,让他揪心。从春节的大年初一起,他就一直在高速公路上奔波。妻子出不了远门;即使自己立即回家,他也不能接触家人……

2020年1月24日,除夕。妻子一大早就准备起了年夜饭。老于点开业务联络微信群,偶然发现一条信息:上海中建三局和江苏聚荣制药,紧急寻求货运车辆,向武汉红十字会捐送一批医药医疗物资。

老于是个有经验的司机,正常情况下,这个急单会有同行抢的。他这样告诉妻子。妻子说:“这个时候要出门,年还要不要过了!”在昆创业十来年,2014年安家昆山开发区。寒假开始后,在老家上学的小儿子,也聚到了昆山,这个大年本是难得的一个团圆年。

但是在除夕的午饭过后,老于忍不住又打开了手机:急单,仍然没人接。这个耿直的徐州汉子,走到了门外。他瞒着妻子联系了货主,几乎没有犹豫就 “先斩后奏”地接受了任务。大年初一,陪家人一起吃了早饭。老于就偷偷地藏好身份证、驾驶证,跟妻子说:“出个门,很快就回来……”

在沪昆交界的昆山花桥开发区一个货场,接驳到这批医药医疗物资后,老于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在约定时间抵达武汉。此时,武汉封城,所有进城物资只能在高速出口指定地点驳卸,再转运至目的地。

同在等待卸货的同行,向他推荐了一个“驰援武汉”的志愿者工作群。群里的26位货运司机,都是跟老于一样的热血汉子。进了群,老于才发现,驰援武汉的运输需求络驿不绝: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需要的物资,隔离服、口罩、空气净化设备、医疗器材等防疫物资……几乎每一项都是武汉急需外地援送的。

当天再去浙江温州,是他在“驰援武汉”志愿群里领受的任务,担心家人担忧他的安危,老于的真实行踪没敢对妻子透露。大年初一没归家,妻子真的火了:“你还要不要儿子啦?”

老于事后才看到妻子这个“最后通牒”。

一批医用口罩运抵温州后,老于又加入了一个由上海某医疗器材生产企业组织的司机志愿者群,32位“群众”,不少是老于认识的同行。这些经由了武汉而“人在囧途”的志愿者们,从任何一个高速公路口出卡都需要送去隔离观察两周,解除医学观察后才能回家。

索性不回家了!索性“约”给了武汉、温州……这个春节里,老于的行车路线,从上海到武汉,再从仙桃到温州;从无锡运送医疗设备到武汉,再从山东运送蔬菜到武汉;去常州,再去安徽、浙江……往来奔波在高速公路上,累了,在车上睡一觉;饿了,在转运场或服务区泡面填实肚子。

2月5日,最后一次自常州往武汉运送了物资返回,老于本可以立即返昆、返家。但是十几个快递点的电话找到了他,自无锡硕放往江苏各主要城市发送的快递,几乎每一件都与人们的生计关联。老于心一软,继续奔走在高速公路上,一眨眼又是18天。

在栈泾梅苑小区,昆山开发区蓬欣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和妇联干部们的频频登门,帮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孩子的学习也得到了保障。2月21日,社区派出的两位党员干部,驱车往返千余公里,把老于的孩子平安送达徐州新沂……

“货运老于”的“人在囧途”3

疫情肆虐,灾难不期而至,我们这个社会总是不缺乏这样的普通人,他们在人群中踮了一下脚,迎向灾难的“邀约”,把肩膀支向“大山”的一角。昆山社区干部的关注,让这个质朴的货运司机一家,感到了不仅是“好人好报”的处世态度,而是昆山一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图文:翟永桢 杨兰

编辑:汪布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