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地下城裡如何解決吃飯問題

今年春節期間,相信不少朋友已經看過了《流浪地球》這一部精彩的電影。電影畫面特效驚豔,情節生動離奇,開創了我們我國科幻電影的一個里程碑。作者劉慈欣不愧是我國著名的科幻作家,他的構思嚴謹,想象力實在是豐富,講述了一個氣壯山河的故事,激動人心。同名電影給大家提供了一場精美的視覺盛宴。

《流浪地球》的地下城裡如何解決吃飯問題

電影劇照

民以食為天,按照電影裡邊的描述,三十五億人居住在地下城裡,那麼在暗無天日的地下環境裡邊,如何解決人類的吃飯問題呢。按照故事的設定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重金屬的聚變技術,那麼能源幾乎可以無限供應的了。既然能源不再是一個問題,那麼,人類可以在地底下完全可以採用人工照明的辦法。大範圍地佈置發光裝置,例如LED燈,呵呵,來模擬太陽光光照。這樣的話就完全可以在地下空間繼續實現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下開闢人工照明農場。利用人工光照繼續進行農業生產出來各種糧食,以滿足人類的需要。

經查,太陽光的強度是2.838×10^(27)cd,太陽常數—1535w/ m2,(與太陽光垂直的平面上的幅照度),按照1萬平米人工種植面積可生產一人的口糧計算,35億人口共需要52.5萬億千瓦的電力用於農業生產。或許當時的聚變發電站已經足夠成熟,足以承擔了吧。


《流浪地球》的地下城裡如何解決吃飯問題

光合作用原理圖

其次如果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重金屬的聚變技術,那相關的其他行業技術水平一定也同步得到帶動和發展。化學合成技術也必然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完全可以用化學合成的方法,以工廠化生產的規模,將自然界中的含有碳,氧,氫等無機物(例如煤炭、石油、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海水等)直接合成出來,澱粉、蛋白質等人類所需要的食物供人類使用。這樣,可以徹底解決人類的吃飯問題。

《流浪地球》的地下城裡如何解決吃飯問題

科幻的可貴之處在於啟迪人類的思路,拓展人類的想象空間,不能以過於實際的標準去要求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