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地裡育出來個“金字招牌”

紅薯地裡育出來個“金字招牌”

4月21日,在米東區長山子鎮新莊子村,慶英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忙著栽種紅薯苗。(記者宋建華攝)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 宋建華)這兩天,在米東區長山子鎮新莊子村,慶英嫂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慶英正帶著社員們在田間忙著栽紅薯苗。

這些紅薯苗,是在米東區政府和米東區科技局駐村工作隊幫助下在吐魯番培育而成,是為全村今年1500多畝“龍河西瓜紅”品牌紅薯定製的種苗。

找準滴管的噴水點,右手在地膜上一戳,左手迅速將紅薯苗插進去,再培土,一棵紅薯苗就栽成了——這是記者4月21日在“春提早”大棚裡看到的景象。

“頭茬在吐魯番育種苗,回來栽到棚裡再育二茬,這一棵種苗,能剪8到10棵苗,全村紅薯苗有著落了。”45歲的郭慶英手中活不停。

近年來,烏魯木齊將“一村一品”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升級、發展現代農業的抓手,工作隊將紅薯定為村上主打農業。

郭慶英種過紅薯,但之前都是種一點嚐嚐鮮,大規模種,她心裡也沒底。

工作隊隊長朱凌找上門,說道:“現在興養生,紅薯是粗糧,有需求,有銷路。”

2017年,郭慶英試著種了30畝地,秋天收完,每畝地比種其他蔬菜多收入1000元。

因為產量高、好打理、效益好,第二年,本村種紅薯的人多了,鄰村也開始種。產量增大,供大於求,利潤隨之變薄,辛苦一年沒賺到啥錢。

2019年初,工作隊為村裡做了測土配方,主打瓤紅味甜的“西瓜紅”紅薯,以村旁老龍河為名,起名“龍河西瓜紅”,設計了LOGO,做了包裝箱。

當年,郭慶英成立了合作社種西瓜紅紅薯,統一種植技術、種植標準,一起打造品牌紅薯。

“不打藥,上農家肥,裝箱時大小統一,才能樹好品牌。”郭慶英說。

去年國慶假期,工作隊還在村口豎起“龍河西瓜紅”的大牌子並設置了銷售點,並通過各類媒體宣傳,“龍河西瓜紅”漸漸出了名。

當年,合作社種紅薯1000多畝,帶動戶均增收萬餘元。

今年開始,合作社從之前購苗改成自己育苗。“農村有句老話:苗好一半收。牌子要守住,先從苗抓起。”合作社技術員冶青軍說。

為保證育苗期的光熱,合作社去年年底就聯繫到了吐魯番育苗基地。2月份開始育苗時,工作隊協調米東區政府,為育苗車輛辦理了通行證明,保證育苗順利。

苗栽完,郭慶英擦著汗水說:“現在種地,要產量,還要有牌子,工作隊和村兩委為我們打造了塊金字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