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高考:从自我定位中激发信心,在学科差距中实现逆袭

昨天,在网上看到有学生提问:

离高考还剩下八十几天,我想考个二本,但现在我的基础很差,我还该不该努力,努力了会考得上吗?

小编的答案是:能!


战

先跟大家举一个本人亲身经历的例子:

2019年,朋友的女儿读高三,平时的成绩一直在一本线上下徘徊。按这样的成绩,不要说985、211大学,就是想考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都难。朋友夫妇不心甘,请小编帮孩子想想办法,不奢求考985、211,能考入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就满足了。

还记得那天是腊月23过小年,孩子放寒假回家。本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原则,我从思想动态、自我定位、高考目标、知识短板、作息时间等方面,与孩子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最终找出了她学习上的两个最大问题:学习很认真,但方法不科学;文综很不错,但语、数、外整体偏弱。

接下来,我和孩子一起磋商并重新拟定了学习计划,调整了学习方法。事实证明,这次努力得到了良好的回报。去年四川文科一本线540分,她考了573分,比一模考试提高了51分,最终被"211工程"四川农业大学录取(录取线572分)。可见,只要不放弃,我们心中的梦想就会实现。

战


朋友女儿是怎么实现逆袭的呢?今天,小编就从自我定位、调整目标、措施制定和学科知识突破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 通过自我定位,激发学习信心,调整学习目标。

1.自我定位,找准差距。

自我定位并不复杂,关键只有一点:客观、公正,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自我定位主要由孩子自己进行,家长能做的则是引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按班级定位。

班级是孩子最熟悉的学习竞赛场,以班级为参照物,可以很快找准自己的位置。

比如,朋友女儿所在班共有46名学生,她平时排名大多在20——25名之间,一模考试排24名,属于中等略微偏下的水平。

(2)按年级定位。

如果把班级看作是一碗水,那年级就是一桶水。通过年级排名位次定位,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客观差距。

朋友女儿所在年级文科班共有9,学生424人,她一模考试年级排174名。从学校往年的数据看,一般排名前100才能考一本。

(3)按地级市定位。

每次模考过后,所在地级市都会把所有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排名,既方便学生定位自己的位次,也给学校提供一个适时的参考数据。

如果说年级是一桶水,那地市级就是一块池塘。在池塘中,以全市高三学生为自己定位,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

去年小编所在市报考人数总计2.3万余名,扣除高职单招后,应考考生有1.9万余名,其中文科生将近7000人。朋友女儿在一模考试中全市文科排名1343名,按往年数据,至少要排名前1000才能跨入一本线。

战


2. 逐科分析,激发信心。

通过自我定位,只是清楚了孩子目前的位次和水平,下一步则是通过学科知识的分析比对,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在差距中激发孩子的斗志。

以朋友女儿为例,当时小编是这样帮她分析的:

(1) 梳理一模成绩。

语文97分,数学94分,英语100分,文综231分,合计522分。班上排名24、年级排名174、全市排名1343。

通过比对,离一本线都有不小的差距。这种情况下,如果仅是给孩子鼓励,灌鸡汤,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以具体又合理的数据分析作支撑,才能让其信服


战

(2) 逐科分析,找准问题,获得信心。

小编以班上第10名的同学(总分554)为目标来进行分析(选择目标很重要,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朋友女儿与第10名相差32分。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要提高32分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仅看数字,要让孩子去追赶,甚至超越,她只会"望分兴叹"。

我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拆解:

▲文科综合:分数231分,成绩稳定,正常保持,不需占用过多时间。

▲语、数、外:考试权重最大的部分,也是她的短板,因此进行重点分析。

语文:扣分最多的是作文和阅读题,尤其是阅读失分最多,共计31分。通过对失分点的分析,至少还有15分的提升空间(我问她能不能,她说能);

数学:失分最多的是数列知识部分,还有因粗心而扣掉了4分,共计28分。通过对失分点的分析,若能再细心一点,至少可以提升15分(她赞同);

英语:失分最多的地方是阅读和完型题,共计34分。阅读方面的问题,是她习惯逐词逐句地读,浪费了大量时间;完型题方面,她没有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同样的考点换个方式就出错。如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至少可以的提高15分(她表示赞同)。

这样,总共可提分45分。虽然数字不小,但通过分析将所有的问题分解、细化,不仅让她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关键是让她感觉到提高成绩的希望,从而充满了信心。

战


3. 因人而异,确立合理的目标。

上面两个步骤完成后,就该确立目标了。进入现阶段,有些学生,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抱着能考什么大学就读什么大学的被动思想,其实这是不对的。不拼搏一下,谁又知道最后结果呢?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因此确立的目标也不一样。确立目标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根据孩子的当前名次,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高了看不到希望,低了没有激励作用。

朋友女儿确立的目标是:提分40——45分,名次进入全班前10。


战

二、制定严格的措施,为实现目标保驾护航。

很多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计划和目标,但真正严格执行的却很少,最主要的原因是懒惰和拖延。而现在已经进入了时间紧、任务重的高考冲刺阶段,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逆袭,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怎么能行?因此,必须要制定严苛的措施,才能确保目标的达成

1.在作息安排中与时间赛跑。

告诉孩子:每个高三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很辛苦,但其实还有很多学生比你更辛苦,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经过协商,我们达成了作息时间的共识:

从早晨5:30至晚上12:00,中间是学校的学习时间,一早一晚在家里自学的时间至少要保证4个小时左右。

早晨2个小时:洗漱15分钟,早餐10分钟,上学途中25分钟(父母接送,在车上听英语口语),其余时间完成英语阅读和文综复习;

晚上2个小时:洗漱20分钟,其余时间按先后顺序完成学习总结、刷题和做错题本。

战


2.科学使用错题本,充分发挥其提分法宝的作用。

高中学生都有错题本,但有些孩子却不会正确使用。错题本的使用方法,建议如下:

(1)认识错题本的重要性,这是正确使用错题本的前提。

小编在教学中发现,同样是错题本,有的孩子用得好,对学习帮助很大,有的孩子却不会用,没有效果。因此,一定要让孩子从意识上重视错题本。

(2)每门学科单独建一个错题本。

分门别类的整理,才有利于复习使用。有的学生在一个本子上同时记录语文和英语,这是不提倡的。

(3)只记典型错题,切忌面面俱到。

错题本应记录不懂、难懂的知识点,有的学生错题本厚厚一大本,仔细一看,有很多重复的错误、相同的题型,这既失去了错题的针对性,也不便于以后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4)定期使用错题本,重点是做而不是看,更不是抄。

对待错题,我们要像对待多年没见面的朋友,既要亲切,也要重新认识。有的学生把错题抄写下来就不管了,有时想起来才看看,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一周内至少要翻阅1——2次,临考试前再做一次。

做错题时,最好另外准备一个本子,先把题目誊写下来,再重新做一遍,而不是看一看就好。如果会做了,就在题目的序号处画上√,如果做错了,就在序号处画上◎,以示区别。


战


3,构建学科思维导图,将知识系统化。

如果学习不注重方法,老师讲了什么就记什么,抓到什么就复习什么,知识点之间和学科之间彼此孤立,没有形成联系和合力,这样就会导致知识混乱、效率低下。

那学生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先对每门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其次,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即:思维导图。以数列知识为列,如下图:

战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可以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哪一部分搞懂了,哪一个部分没搞懂,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突破。

三、有的放矢,用正确的方法突破学科重难点。

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1.明确现阶段的学习方向。

一般说来,高三要经历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9月—2月初),是基础能力过关期:明确高考的重点、难点、考点。

第二轮复习(2月初—4月),是综合能力突破期:熟悉考题模式及方向,弄清命题点。

第三轮复习(5月—6月初),是应用能力提高期 :回归教材,归纳体系,巩固知识。

现阶段正处于第二轮复习尾声,接下来将进入第三轮复习阶段。但由于今年高考延迟一个月进行,

因此第三轮复习也就顺延至7月初,距今还有80余天时间,抓住时机还大有可为。


战


2. 针对薄弱学科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击。

每个学生的学科优劣都不一样,有的偏文,有的偏理,有的偏文(理)综。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只有针对弱势学科和薄弱环节突击,才能产生明显的提分效果。以朋友女儿为例,她文综成绩较好且稳定,因此重点突击对象就是语、数、英。

(1)语文:

阅读和作文是她语文学习的最大问题。

阅读方面:语文素养高的学生,仅凭语感就能得出答案,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没这个能力。因此,可把阅读按小说、散文、人物传记、议论文、说明文等几种类型,去总结不同的答题套路。

以小说为例,答题要素有人物特色分析、场景鉴赏、中心主旨、情节铺设等,所有的题都围绕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展开,区别在于每一个小题型都有不同的答题套路。

作文方面:作文是一个靠平时积累的功夫活,但现阶段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怎么办?

▲把已积累的作文素材按叙事、状物、说理等进行分类,以便复习时可依据目标话题进行快捷搜索。

▲选出一些通用的素材,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修辞性,尽量多用排比、类比 、夸张、拟人等句子来增色。


战

(2)数学 :

关于构建思维导图和正确使用错题本,上面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此处仅补充一点。

数学考的是对小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将这些小概念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大题。如果基础不扎实,理解就会有难度。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集中精力听讲,课后要反复去琢磨,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找老师或同学弄清楚。这个时候,问题解决一个就少一个,离成功也就更进一步。

(3) 英语:

英语也是一门靠平时积累的学科,但它也是可以对某项内容或某部分知识进行集中突击的。

比如,英语阅读听力的训练,每次1个小时,5篇以上的强化训练,可以提高对词汇的应用和对语感的把握。其次,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如完型题),用好笔记本和错题本,从错题中多总结,这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战

写在后面:

美国诗人朗费罗说:"毅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你用力不断的敲门,总会有人应门的。"

今天距离高考还有83天,目前除了湖北以外,其余省市的高三年级都已经开学了。在小编看来,其实高三的学生开不开学,影响都不大。因为,进入高三后半段,大多时间都在进行自我复习,只要孩子在考前能做到自律自控,并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能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回顾过去,总是短暂;面向未来,总是漫长。备考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家长要引导孩子以横刀立马的精神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去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充满信心,确立合理的目标,管控好时间,从薄弱环节入手,就一定能考出应有的水平,甚至实现逆袭,从而为中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最后,送高三的孩子们一句话:不言放弃,是一种生活的勇气,更是一种人生的幸福,拥有了这种幸福,我们才会拥有奋进的源泉。

祝每一位学子高考成功!

感谢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有用,请关注"豆爸侃教育",我将呈献更多的教育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