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活百態,品人性善惡:我們需要“魯迅”來救援“雷鋒”

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倘使想正視而不敢,此外還能成什麼氣候。——魯迅

看生活百態,品人性善惡:我們需要“魯迅”來救援“雷鋒”

最近重溫了魯迅的《藥》,想起了前段時間在抖音上看過的一個小視頻,視頻上說:連續喝高濃度的大蒜水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視頻上的講解員非常肯定地的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連著喝幾天一定能治好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看這個視頻的時候,我想:誰會相信這個,如果這種方法有效,何必耗巨資救助患者,直接讓患者喝大蒜水不就完事了嗎。

然而,我還是低估了愚昧的人們對謠言的信任,這種信任是不假思索的,完全沒有去推敲其中的不合理性。這個視頻中所說的大蒜治療法居然被廣為流傳,很多村鎮上的居民都買來很多大蒜,還叮囑年輕人們記得喝大蒜水。這和《藥》中的人血饅頭雖然不是完全相同,但其中相同是人們的麻木、愚昧以及盲從。

放下《藥》中的時代背景和對革命的反思,單單從故事的本身來看,《藥》講述的是華老栓為了給生病的兒子治療癆病,聽信“人血饅頭”可以治療癆病的謠言,當鄰居家的兒子被砍頭之後,華老栓得到了人血饅頭,兒子依然沒有救治成功。

這個故事體現的是人們的麻木和愚昧。然而,看了疫情之下的生活百態,我認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對抗病毒的“藥”,也需要救治人性的“藥”。此外,疫情之中,愚昧和盲從還是小事,更嚴重的是人性的冷漠與邪惡。

看生活百態,品人性善惡:我們需要“魯迅”來救援“雷鋒”

人性的冷漠:愚昧導致的自私

一個武漢的朋友,放假之後回了老家,過了幾天之後,疫情警報發出,大家都知道病毒的發源地是武漢,於是,從武漢回家的這個朋友就受到了歧視的對待,平時還算友好的鄰居第一個奮起“反抗”,在門口畫上“三八線”,用一堆箱子堵住自家門口的路,朋友只能繞道而行。隨後,他被舉報是從武漢回來的,於是,他的家門被封條封鎖,還被貼上警告語。

平日裡的笑臉相向煙消雲散,留下的只有冷漠,朋友像罪人一樣不敢外出,怕遭人唾棄。

病毒在武漢被發現,於是,從武漢出去的所有人都被不公平的對待,即使你已經過了14天的隔離期,在別人看來,你依然是一個“病毒”。

更有很多從武漢走出去的人不被待見,酒店不接收,出門在外的人無安身之所。

一個人是熱情還是冷漠,是真誠還是虛偽,在這場疫情之下展現得通透。

看生活百態,品人性善惡:我們需要“魯迅”來救援“雷鋒”

人性的惡:自己的災難要傳給他人

有的病人在就醫時故意傷害醫生。

有的病患在公眾場所吐口水,汙染公共設施,故意將病毒傳播給眾人。

有的人把自己戴過的口罩從窗戶下丟出,飄落在小區裡,這樣豈不是造成了小區的病毒汙染?

董卿說:槍響之後沒有贏家。這些心生惡意的患者,如果把病毒傳染給更多的人,難道就是贏家了?比如在小區丟口罩的行為,如果小區出現大面積的感染,你不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嗎?

這個時代太需要像魯迅這樣的人,能勇敢地批判人性的惡和不良的社會風氣。每一個時代都需要個人英雄,魯迅這樣的個人英雄起著點醒人們的愚昧的作用。魯迅用諷刺的手法書寫生活中人性的惡,甚是是發出“罵”聲,那是因為他對生活的愛,看著人們的無知和邪惡,他無法不管不顧,他發出吶喊。而我們的大多數,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這是很多人的常態。

看生活百態,品人性善惡:我們需要“魯迅”來救援“雷鋒”

人性的善:疫情之下的活雷鋒

魯迅曾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在疫情之下,中國的“脊樑”和“雷鋒”都站出來了。

全國各地救援隊伍都來支援武漢,有的人寫下“請戰書“的同時,也寫好了遺書,為了是在抗疫一線保護大眾。

貧困的老者,捐出自己畢生的積蓄,說:“國家有難,我要出一份力。”當自己的捐款不被接受,他哭得像個孩子。

醫生們夜以繼日的工作,只為從病魔手中搶回更多的生命。醫療物資缺乏的時候,醫生可以連續12個小時不吃不喝,這樣就可以減少去廁所的次數,脫下的防護服不能再用了。這是為了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有的志願者長期在外,不敢回家,是擔心如果自己在外攜帶了病毒會傳染給家人。

看生活百態,品人性善惡:我們需要“魯迅”來救援“雷鋒”

在疫情之中,人性的善與惡對比鮮明,只是,很多帶著“惡”的人在傷害著“善”的人,傷害“活雷鋒”,這太殘忍了。每當聽到有的人對疫情工作中的醫生進行傷害,我無法按捺對那些傷害著的憎惡。

在這場疫情之下,如果有“魯迅”來點醒愚昧的人們,我們的抗疫一線人員,醫生、基本生活保障人員、志願者、救援隊,這些“雷鋒”們就不會被愚昧的人們傷害了。我們的時代,“魯迅”太少,不足以將愚昧無知的人們喚醒。

看生活百態,品人性善惡:我們需要“魯迅”來救援“雷鋒”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我們想念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