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秦嶺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道重要的軍事屏障,南北雙方面對這座大山往往要盡全力翻越才可統一全國。這也讓秦嶺成了中國歷史上戰爭故事最多的山脈之一。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穿越秦嶺的部分主要有四條道路,自西向東分別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它們和穿越大巴山的四條通道的排列組合,構成了古代穿越川陝的主要通道。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其實最西邊還有一條岐山道

可從隴西東入關中

不過頗為遙遠

褒斜道開發最早,主要經過斜水及褒水兩條河谷到達漢中。最短最難走的是儻駱道,因為直接從秦嶺腹地橫穿,三國時曹爽伐蜀國就走的這裡。

另外兩條秦嶺道里,陳倉道從寶雞益門鎮出發,經鳳縣、略陽、勉縣抵達漢中。這條道路在所有蜀道的最西端,路程較長,達1200公里,但比較平坦好行,寶成鐵路的修建也是基本沿著這條道路。

最後一條是最短的捷徑子午道,因其正對長安城南,古人將正南北稱之為子午,故而得名。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主要線路還是這四條

在現代,秦嶺的聞名是因為它作為中國南北分界線的重要地理地位,以及修通鐵路的豪邁壯舉。而在古代,這裡的知名度可能更高,因為對於所有有志於爭霸全國的政權來說,這裡都是南北雙方雙向激烈爭奪的關鍵地區。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看發生在秦嶺地區的戰爭往事。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漢代開國功臣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但和很多歷史故事一樣,這個故事其實並未發生過。它最早出現在在元代的戲曲裡,真實的故事要曲折的多,可以用“明出子午,暗度陳倉”來概括。

漢中地區在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誰得到這裡就得到了北上或者南下的咽喉所在。

川陝之間的漢中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當時,漢水上游的略陽一帶,有巨大的山間湖泊,被稱為天池大澤。由於天池大澤儲水抬高水道的原因,漢水上游的各個河道,大多通航,水路交通便利。從漢中出發,逆流而上,舟行可以抵達隴西,順流而下,行船可以一直抵達西楚,浩浩蕩蕩一條漢水,成為聯繫隴南、漢中、荊楚間的重要通道。

天池大澤還在的時候

西漢水還是漢水的上游

(可橫屏食用)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這樣的水系分佈情況和今天漢水的情況不同,很大原因是漢初武都發生了大地震,堰塞了這個天山大澤。山崩地變,漢水被截斷成為西漢水和漢水兩條河,古來貫通的水路交通被切斷。

爾後,隨著地形的變化,嘉陵江和漢水的分水嶺在略陽一帶形成,西漢水及其附近的河道南流進入四川,成為嘉陵江上游的水源。失去了西漢水的漢水,河道縮短,水量減少,舟楫之便也大不如從前。

從此西漢水就改換了門庭

向南一路流向重慶..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秦末韓信用兵從漢中反攻關中之前,這場武都大地震還沒有發生,漢水是連通隴西和鄂西的暢通水道。換句話說,韓信的水上後勤系統十分便捷。

所以

古代甘肅天水是可以從水路直通海洋的?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但不利的條件是,要進兵關中,就必須要防備駐紮隴西的章邯的軍隊溯流而下偷襲漢中。這樣的偷襲不乏歷史教訓。

秦國既能從漢水向東攻楚

又成功拿下巴蜀

相當於同時握住了楚的兩大上游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韓信大軍出陳倉前,首先派兵沿西漢水攻擊雍軍控制的下辨和西縣。這樣的軍事行動一方面是為了迷惑駐紮在隴西一帶的章邯部隊,另一方面實際上封鎖了雍軍南下進攻的水路。韓信的軍事計劃裡灌嬰很有可能就負責了出子午谷的一支騎兵部隊。

在灌嬰的騷擾掩護下,韓信的大軍才得以穿越陳倉道,最終一舉拿下關中要地。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魏延在《三國演義》裡向諸葛亮保證,自己用數千兵馬就可恢復關中。但諸葛亮用兵歷來謹慎,不願意輕兵犯險,就沒有同意子午谷奇謀。歷來的兵家和愛好者都對這個奇謀被否決感到非常可惜。

子午谷路線確實是最近最快的路線

(可橫屏食用)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魏延的作戰計劃有相當的前瞻性。它能成功的關鍵在於動作足夠快,能夠在魏國大軍到來之前一口氣拿下長安,且和諸葛亮的軍隊匯合;其次則是至少要供應半個月左右的糧食。

以當時長安城駐防的魏軍來說,人數不過數萬,魏延只要能奪取武關、潼關等要塞,堅守待援就有可能實現其戰略目標。但這樣做的風險無疑是巨大的。

若蜀國成功保住長安和關中

向東滅魏則大有可能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運輸供應問題,當時武都大地震已經發生,漢水流域被堵塞,上游無法通航。大量糧草全部需要陸路運輸,必然耗費很多人力、物力。“木牛流馬”就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被“發明”出來的。

民間高仿版?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三國時期的子午道雖然很便捷,但難以攜帶大量物資,一旦被魏軍埋伏後果不堪設想。從後來的歷史看,明末高迎祥等軍隊正是在子午道黑水峪一帶被孫傳庭一舉殲滅。

歷史無法假設,以三國時期魏國和蜀國的綜合國力比較,蜀國要弱小得多。諸葛亮選擇的步步為營,以守為攻的辦法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做到因糧於敵,在魏國境內作戰以消耗對方士氣和物資。但天時不利,水道不通無疑給蜀軍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諸葛亮意圖拿下天水

再配合漢中方向逐步拿下關中

則是穩妥卻極耗時的辦法

(而補給和盟友又不太穩定...)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蜀口攻防戰

南宋建立後,為了鞏固政權,對上游的川陝地區極為重視。依靠吳玠吳璘領導的和尚原、仙人關戰役粉碎了兇悍的金軍南犯四川,順流東下的戰略意圖,穩住了政權的陣腳。

雖然失去了淮河以北

至少在秦嶺方向保住了秦嶺和漢中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後來南宋為了增強邊防系統性,延邊設立了武休關、仙人關和七方關三座關隘,這就是著名的三關。其中仙人關因為北通吐蕃,西通蜀中、漢中,東連岐渭,最為險要。除了三關,還有五州,即階州、成州、西和州、鳳州、天水軍。

在南宋基本失去了秦嶺以北關中、陝北等地的地緣背景下,三關五州事實上也就成為南宋川陝戰區抵禦敵軍南下的前線,號稱蜀口。

南宋在秦嶺西北設立的一眾軍鎮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南宋為了管理駐紮在這裡的軍隊,在興州、興元府和金州都派遣大將,統帥御前軍鎮守。13世紀初為了分散權力又在川北的利州設立了副都統司,這和前面三司合起來稱為四戎司,負責蜀口的軍事防禦,可謂陣容齊整。

當時蜀口駐軍大約有七八萬,全盛時戰馬都有一萬五千多匹。對於軍備鬆弛的南宋來說,這已經是極為精銳珍貴的邊防生力軍了。這支邊防軍若是不能守住蜀口,則整個南宋國防都會一片糜爛。

陣容齊整的北方防線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事實上後來南宋四川防線潰敗很大程度上就與蜀口失守有關。

金朝被蒙古消滅後,大量殘部活躍在秦隴一帶,在蒙元和南宋之間搖擺。南宋朝廷一度給當時的四川長官趙彥吶下命令要他羈縻招撫秦隴一帶的金朝舊部,但趙彥吶慢了半拍,金朝舊部中最強勢的汪世顯一支就帶著精銳兵馬和情報信息投奔了蒙古人。很快蒙古軍的主帥闊端發動系列攻勢,在鞏昌汪世顯部的配合下,相繼奪取了河池、沔州、大安、鳳州等地。

興元(漢中)失守,再失陽平關

川西便再無天險可守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1236年,蒙古大軍一舉攻破了興元,繼而長驅南下進攻最後的隘口陽平關。今天陽平關依舊是南下入川的咽喉要地,這裡山勢險峻,道路狹窄,此處失守則四川門戶洞開。名將曹友聞在這裡展開了最後的浴血奮戰。

曹友聞是南宋蜀口的名將,他曾經在青野原之戰中解救了被蒙古軍包圍的趙彥吶,在南宋聲名赫赫。在陽平關的終極對決中,曹友聞和弟弟曹萬雖然拼死搏殺,但最終不敵殉國。從此蜀口不設防,南宋的一支精銳部隊也幾乎全軍覆沒,四川之地隨後淪陷。

北方防線失守之後

蒙古可以長驅南下禍亂川西

宋軍只能退至川東死守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縱觀南宋後來和蒙古的交手記錄,很多時候南宋都是被壓著打的,關鍵原因就是在蜀口失去了先機,沒能及時接受汪世顯部鞏固三關五州外的地域,拓展戰略縱深。相反蒙古奪取漢中一帶後,積極經營又挫敗了餘玠的北伐,乃至奪下了川北門戶利州(今廣元),更令南宋軍隊處於被動挨打的尷尬局面。

秦嶺山地是決定南北博弈的關鍵戰場,誰得到了這裡誰就掌握了先機,能夠迅速機動地深入四川作戰,乃至順流東進,攻取荊襄、江東。

不過蒙元滅宋卻是從河南南下襄樊再東進

雖然川西早已被屠戮得殘破不堪

川東重慶要塞卻一直堅持到宋朝滅亡

揭秘:秦嶺為什麼總是打仗?

歷來統一天下的南方戰局大多先從長江上游的四川地區入手經略,秦滅巴蜀後東進橫掃楚國,西晉攻滅東吳也是以樓船下益州,後代的北魏、北周、隋代經營巴蜀,一統天下都遵循著類似的足跡。從北方攻取秦嶺之後,爭雄的勢力才能控制四川並順流而下。

時局不利的時候,秦嶺地區則是休養生息的好去處。明末李自成整軍商州,為後來在河南的大發展奠定基礎,再如紅四方面軍在這裡的活躍也是與這裡有利於運動游擊戰的地形地貌特點有關。

秦嶺巍峨,既是南北爭雄的必爭之地,又是軍隊修養遊擊的潛伏之地,見證著歷代的殺伐往復。今日前往秦嶺者,無論是棧道還是關隘,背後都有著蕩人心魄的故事。

文章來源:地球知識局

作者:鴯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