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城市建設 以民為本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反觀當前,部分城市建設性破壞、強制性建設比比皆是,部分村落破壞歷史文脈、推倒文化古蹟不時見諸報端。因此,城市建設,打造民生幸福需要以民為本。

以民為本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古語有言:“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曾聽聞過短命建設,讓人唏噓不已;曾見到過面子工程,讓人連連嘆息;曾經歷過保護性破壞,讓人瞠目結舌。而反觀美國聖菲,將所有的老式建築統一標準,寫進城市規劃法律體系;中國秦皇島市實行“反規劃”概念,在建立自然過程、生物過程、人文過程中,踐行無為而治,保持城市建設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因此,城市規劃需要科學決策——應編制城市規劃具體方略,對院落進行保護與更新,對危房進行改造建設,對基礎設施進行完整規劃;保證城市內外協調,降低城區人口密度,停止不協調建築的審批工作;針對城市水系、城市地貌進行立法保護和具體規劃。城市規劃還應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不搞盲目建設,不搞強制規劃:具備文化資源的城市開發文化項目;具備生態資源的城市發展生態旅遊;具備經濟優勢的城市拉動周邊經濟。

以民為本要保護歷史,獨具特色。歷史文化是經濟發展的新型動力;歷史文化是城市特色建設的標誌;歷史文化是保存文脈、留住鄉愁的載體。日本奈良保存其獨特的城市氣質和文化內涵,吸引各地遊客;德國柏林進行批判性改建,對現有歷史城區進行保護延續,讓人流連忘返。因此,城市建設以人為本,應該算好長遠賬,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政府與群眾、歷史與未來三大關係:算好保護賬,才能更好地開發;算好群眾賬,才能更好地執政;算好歷史賬,才能更好地展望。

以民為本要助力兩富,雙管齊下。“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而浙江在新時代城鎮建設中也適時地提出了“打造浙江兩富兩美”的宏觀目標。不丹作為東亞小國,在物質與精神建設之間求得一條兩者兼顧之路。既不是來者不拒,而是有節制地進行物質開發與資源利用,打造了優美環境;也不是低價競爭,而是追求高質高價高量的全方位發展,留住人心。由此可見,城市建設需要物質精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物質方面,既要出臺相應政策保護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又要給予資金扶持,提高百姓收入;在精神方面,既要打造幸福感,加強基本社會保障,縮小貧富差距;又要打造歸屬感,縮小城鄉差距,打破戶籍壁壘;樹立方向感,提供人才發展的多項保障,助力目標實現。

以人為本,在倉頡造字之時就已經開始萌發,“天”是以“人”為基礎進行概念的再次詮釋。而當下,更應該在城市建設中合理規劃佈局、保護歷史文脈、物質精神兼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面小康,為人民謀福,為百姓謀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