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補貼退坡後,2021-2035新能源汽車風向大變將與燃油車協同發展

日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2019年新能源汽車藍皮書編寫啟動會暨傳統內燃機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研討會》,前者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發展,後者顯然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尤為重要,確立2021-2035年中國傳統內燃機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的產業戰略。

核心要點

第一點:消除誤解,未來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優勢互補;

第二點:汽車產業技術創新不以純電動為主要技術方向,氫燃料電池、天然氣、甲醇汽車等多種技術路線並行發展,交給市場來選擇等

從字面意思來看,至2035年內燃機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將得到平等對待。早前工信部計劃制定燃油車的禁售時間表,可以肯定在2035年之後。也就是說,傳統燃油車不再一味受到政府政策導向的一再打壓。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基本情況

“傳統內燃機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研究”課題由國家工信部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並委託中汽中心負責研究編制。

繼補貼退坡後,2021-2035新能源汽車風向大變將與燃油車協同發展

前些年國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導致行業內產生一些誤解,出現新能源汽車將替代燃油車、純電動汽車是未來大勢所趨等等的說法。

參會研討的多位專家發表看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於武表示,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非此即彼,是一個非常錯誤的邏輯,發展新能源汽車不是為了否定燃油車,而是技術創新的一種嘗試。汽車產業不僅只是純電動一個技術方向,內燃機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天然氣汽車、甲醇汽車等很多領域,都存在大量的技術創新空間,必須要多元化,各種技術路線平等競爭、優勢互補,才是正確的產業發展邏輯。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認為,政府的政策在技術問題上應該保持中立,政策對技術路徑的干擾太多,肯定不利於產業發展。比如,混合動力技術、氫燃料電池技術、充換電技術等,政策其實都不應介入太多。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補貼退坡是加速新能源汽車走向市場化的積極因素,也能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多元化。我認為,什麼是新能源汽車的主流技術路線,現在還看不清,建議不要在一個技術路線上用力過猛,而是要有多元的技術路線,否則在技術薄弱領域存在被技術逆襲的風險。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則表示,目前車企普遍是傳統燃油車業務掙錢,新能源汽車業務虧錢,簡單鼓勵企業放棄掙錢的業務,全力做虧錢的事,這不符合商業規律。所以鼓勵車企將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同樣重要。

繼補貼退坡後,2021-2035新能源汽車風向大變將與燃油車協同發展

點評:

10年的政策傾斜保護,並沒有讓新能源汽車這一匹彎道黑馬脫穎而出。離開政策保護與砸錢資本遊戲後,終歸要交給市場來做淘汰賽。

隨著合資股比放開、補貼完全退出、外資品牌新能源陸續在華投放、傳統動力技術的反撲(典型代表:豐田宣佈年內將免費開放23740項混合動力專利給其他車企使用),是馬還是騾子終歸要拉出來遛遛。

繼補貼退坡後,2021-2035新能源汽車風向大變將與燃油車協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