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最後的榮耀,晚清最為倚重的“柱石”

近日公務繁忙,沒有及時更新頭條,向大家道歉。

清朝開國以來,一直對漢族大臣十分提防,很少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只有陳廷敬李光地等少數幾人能夠入主中樞,但也多受猜忌。只有一人死後,漢族大臣才在清朝逐漸掌握實權,那就是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6月12日),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晚清名將,蒙古科爾沁旗(今屬內蒙古)人,貴族出身,善騎射,是道光、咸豐兩帝時期倍受榮寵的大臣之一。作為晚晴一代名將,僧格林沁還有一層更為榮耀的身份,那就是蒙古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後代,是成吉思汗之弟哈撒爾的後代。雖然黃金家族的榮耀早已遠去,但血統的高貴,足以支撐一個人的自信。

僧格林沁,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最後的榮耀,晚清最為倚重的“柱石”

僧格林沁戎馬一生,為清朝立下不世之功。

他一生盡力輔佐道光、咸豐、同治三代皇帝。先後參與平定太平天國起義,抵禦八國聯軍入侵,歷經大小戰役數百起。咸豐皇帝親自賜予他“湍多羅巴圖魯”稱號,封他為博多勒噶臺親王,享雙俸。

僧格林沁生於嘉慶十六年,父親是科左後旗臺吉家族的四等臺吉。臺吉,據說是源於漢語皇太子、皇太弟的稱呼。僧格林沁雖擁有高人一等的臺吉身份,可到了他出生時家境已經沒落。因此,當時人們都戲稱僧格林沁的父親為“雅瑪臺吉”,蒙古語意為給人放羊的臺吉。僧格林沁因家境貧寒,讀書不多,很小就跟隨父親到別人家放羊,嚐遍民間疾苦。

以致他後來貴為親王,統領大軍時,能與士兵同甘共苦,衝鋒陷陣。他也極愛護百姓,凡是他的軍隊所到之處,先安民心,對百姓秋毫無犯。深受士卒和百姓愛戴。

僧格林沁,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最後的榮耀,晚清最為倚重的“柱石”

《清史稿》對他做了這樣的評價:“僧格林沁忠勇樸誠,出於天性,名震寰宇,朝廷倚為長城。治軍公廉無私,部曲誠服,勞而不怨。”

僧格林沁的主要功勞有兩點。

一是助清廷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咸豐三年,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已攻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定都天京。清廷如坐針氈,決心拔去這個心頭大患。

於是,咸豐皇帝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僧格林沁的身上,請出太祖努爾哈赤的御用寶刀,語重心長地對僧格林沁說:“你是大清的柱石,願你攜太祖神器,蕩平敵寇,保我大清江山。”

僧格林沁,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最後的榮耀,晚清最為倚重的“柱石”

僧格林沁率軍出征,經過兩年的血戰,打得太平天國起義軍節節敗退。在東連鎮木城戰役中,生擒北伐軍統領林鳳祥。又在同年的山東馮官屯擒獲太平軍大將李開芳,全殲其兩部人馬。由此,僧格林沁聲名鵲起。被朝廷視為禦敵“長城”。

二是抵禦英法聯軍的入侵。

咸豐八年,英法聯軍強行登陸大沽口,清廷直隸總督譚廷襄不加抵抗,倉皇逃跑。餘下的守軍奮起反擊,終因臨陣缺帥,死傷慘重,炮臺被佔。

僧格林沁,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最後的榮耀,晚清最為倚重的“柱石”

第二年,清廷又一次將保家衛國,抵抗入侵的重任交給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不辱使命,率軍與侵略者展開殊死搏殺,在大沽口重創英法聯軍,擊沉敵艦數艘,殲敵數百人,擊傷敵軍司令賀布。

此戰,僧格林沁創自鴉片戰爭爆發以來的首勝,給英法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捍衛了民族尊嚴。

僧格林沁,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最後的榮耀,晚清最為倚重的“柱石”

咸豐十年,僧格林沁再次披掛上陣,禦敵於八裡橋。終因武器落後,慘敗在英法侵略者的炮火之中。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由此被焚。

這樣一位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為何死於一個16歲的少年之手呢?

同治四年,捻軍叛亂,勢如破竹,清廷無人可擋。

慈禧終於想起了被罷免的僧格林沁,再次啟用他,奉旨前去剿殺。僧格林沁過於急功近利,想快速殲滅捻軍,連續十多天馬不停蹄反覆追殺,結果在山東曹州陷入捻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因連日廝殺,軍士太過疲乏,多次突圍不成。僧格林沁傷重,跌落馬背,在麥田中被年僅16歲的捻軍士卒張皮綆斬殺。

僧格林沁之所以死於一個16歲少年之手,從小處說,是因為他勇有餘而謀不足,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從大處講,是因為腐敗的清朝氣數已盡,憑藉區區僧格林沁一人之力,無法阻擋清朝的滅亡,更無法阻擋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

僧格林沁,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最後的榮耀,晚清最為倚重的“柱石”

僧格林沁身在清廷40年,膺親王之爵,食雙倍俸祿,多次挽狂瀾於危機之時,生前身後,倍極榮耀。就連他的兒子和孫子,也分別迎娶的是清室貴胄女子為妻室。作為從科爾沁草原上走出來的忠勇之士,他最終實現了為大清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慈禧太后曾說:“僧格林沁在,我大清國在;僧格林沁亡,我大清國亡。”

僧格林沁,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最後的榮耀,晚清最為倚重的“柱石”

作為黃金家族的一員,他沒有辜負先祖的榮光,作為一位晚晴重臣,他以馬革裹屍完成了人生之旅,僧格林沁死後,大清賴以統治的滿族、蒙古族已經沒有人才可以支撐局面,47年後,清朝在風雨飄搖中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