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杜甫直陈时事的代表作虽然主要采用适宜叙述的五古和五七言新题乐府这两类诗体,但他在其余各类诗体中都有反映时事的尝试,只是表现方式遵循各体自身的表现原理而已。这些作品同样是杜甫“诗史”的组成部分,以排比铺陈反映时事的五言排律燃工,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与五七言古诗一样,是最见其平生大本领的诗体。因七言排律数量稀少,杜甫的排律主要指127首五言排律。初盛唐的排律主要用于酬赠和颂美长篇排律也少见。杜甫将排律分出八韵以下的短篇和十韵以上的长篇两类,同时使排律的表现功能由应酬转为述怀,又倾力于创作长篇,得到了历代爱好杜律者众口一词的极高评价。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杜甫

正如《唐诗品汇》的编选者高棅所说:“长篇排律,唐初作者绝少。开元后,杜少陵独步当世,浑涵汪洋,千汇万状,至百韵千言,力不少衰。”排律的基本表现方式是全篇从头到尾排比铺陈俪偶辞藻和声律典故,由此形成错综顿挫的节律感,可称为排律的铺陈节奏。这种体裁最适合颂美,但杜甫却能将排律的表现功能由颂美变为讽喻。如他的名作《行次昭陵》: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全诗歌颂唐太宗开国定天下的文治武功,特别赞美其贞观时任用文儒的治绩:贞观政治文物制度师于古制,朝廷大臣一半都是老儒。谏臣直言不会遭到戮辱,进贤之路平坦通畅。这显然是针对肃宗政治排斥文儒、堵塞贤路而言。最后联系到当前时事,指出隋末的灾难重见于今日,太宗这样的明君却再也没有后继。所以诗人只能对着昭陵悲泣,流恨满山了。前半首歌颂太宗,典雅精警,后半首感慨时事,沉郁悲凉,所以杨伦赞此诗“以正雅之体裁,写变雅之情绪”。又如《建都十二韵》为上元初以荆州置南都一事而作,建都是朝廷大计,所以要用典雅的颂体。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但此诗上半首直斥庙谟之失:“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建都分魏阙,下诏辟荆门。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结尾指责朝廷百官“衣冠空攘攘关辅久昏昏”,极为犀利愤激。有时他还用颂诗直接反映时事,抒发忧国忧民的激情。如写于行在期间的《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激情满怀地称颂至德二载广平王李俶带领朔方军及西域兵十五万攻入西京的大捷,虽然不乏诗人乐观的预测和想象,但也是这一重要事件的实录。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又如《偶题》后半首从蜀中动乱写到全国战局: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蜂虿”“蛟螭”比喻蜀中多如毒蜂的寇盗以及凶如蛟龙的军阀,以唐尧虞舜远去和楚汉相争危局比喻争斗不息,太平无望;“圣朝”“异俗”、“两都”“万宇”的两个对句概括了从僻乡到朝廷处处插满军旗的情景,“南海”“月支”的对句则点出粤寇初平、吐蕃犯京的最近动态。五韵对句全部着眼于东南西北的地域,仿佛铺展开一张天下无处不乱的平面形势图。《夔府书怀四十韵》中间两大段时事述评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铺陈方式。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第一段先以大跨度的对句概述安史乱起到当前的局势:

四渎楼船泛,中原鼓角悲。

贼壕连白翟,战瓦落丹墀。

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

恒山犹突骑,辽海竞张旗。

田父嗟胶漆,行人避蒺藜。

“四渎”一联从水陆用兵的角度铺开中原战场。后四联分别以战争场面和朝野景象交替:“贼壕”联以城壕和战瓦的画面描绘官军攻城破贼的胜利,“先帝”联用君臣对仗交代肃宗临终嘱托郭子仪,“恒山”联用地名对仗说明河北战火依然未熄的形势,“田父”联展开百姓被诛求和战乱所困的景况,便跨越了四个历史时段。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然后引出当前形势:

总戎存大体,降将饰卑词。

楚贡何年绝,尧封旧俗疑。

长吁翻北寇,一望卷西夷。

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

凶兵铸农器,讲殿辟书帷。

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

六韵分三层,四句一事。“总戎”一联据朱鹤龄注,是记副元帅仆固怀恩奏留降将等分帅河北,导致诸镇桀骜不可制,所以“楚贡”一联紧接着感叹“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长吁”四句指吐蕃回纥卷土入寇,导致代宗出逃陕州之事,“玄圃”“具茨”用周穆王游昆仑和黄帝往具茨山在襄城之野迷路之典,语含讥刺;“凶兵”四句讽代宗懦弱不能讨贼,只是命宰相百官听讲国子监,于国事无补,自叹难测庙算。这三层分别从叛将、外寇、朝廷三方面评述了代宗幸陕这场大乱的事实和原因。铺陈方式是每层前两句论事,后两句叹息讥讽,三层相同,形成句意的排比。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第二段批评各地牧民之吏横征暴敛,不问疮痍,导致百姓造反:

使者分王命,群公各典司。恐乖均赋敛,不似问疮痍。

万里烦供给,孤城最怨思。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

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议堂犹集凤,正观是元龟。

处处喧飞檄,家家急竞锥。萧车安不定,蜀使下何之。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八韵以正面劝诫和负面警示反复交替:“使者”四句以王命典司的职责批评群吏征敛不恤百姓;“万里”四句从百姓怨恨的角度指出须防绿林之患;“即事”四句从正面劝诫体察民情,效法贞观之治;“处处”四句以官府飞文催逼和民间穷于应付两相对比,从反面揭示现实;

“萧车”一联分用汉帝以三公使车请名臣萧育安抚盗贼,以及唐蒙通夜惊扰巴蜀之民、汉帝使司马相如谕告的典故对举,再推进一层,强调民间盗贼群起,即使以萧车安抚,犹恐不定,而蜀使频下,更欲何为?四层意思先正后反,两次反复形成节奏的复沓,诗人的忧心忡忡也可从中体味。

在杜甫的各体诗作中,五言排律是律诗和绝句评议时事的表现方式

其余如《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中段由吐蕃陷京师一事回顾两京收复以来战乱频起的原因,这段史实从肃宗时期除恶未尽说到对代宗朝廷的期望,本应是纵向述评的线索,但是十二韵对句全部扣住各类人物的罗列,通过众多人物形象的全面铺陈自然交代了时势的变化过程。可见杜甫的长律虽然在转型中开拓了评述历史、反映时事的功能,但并非运用五古的线性叙述方式,而是发挥排律横向铺陈的独特优势,在平面图景的不断转换中自然显示了过程的发展。

我是“人生若只如初见111”,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