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是有回聲的,你出了幾分力?餘音作證

大山是有回聲的,你出了幾分力?餘音作證

寧強縣大安鎮江林安置點 邵瑞攝

上中專以前,趙大強沒有離開過大山。

他家在寧強縣大安鎮東南方向的半山坡上,村小位於山腳下,年幼的趙大強手腳並用,通常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順利往返一趟。

山路帶來的不便,在趙大強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上了初中,他家分到了山腳下一小片地勢相對平緩的“良田”種水稻。山裡人希望在平坦的土地裡收穫“金子”,趙大強家也不例外。

他們小心地侍弄著這片稻田。山下插秧,收割完把稻穀背上山,曬乾後扛下去,打出米後再背上山。幾袋大米,是全家一年的勞動回報。

只能用“分”當計量單位的土地,很難給予他們豐厚的饋贈。大山帶來的貧窮,讓趙大強想要“逃離”。

2018年是趙大強考上中專離開老家的第30個年頭,他再次踏上了回家的山路。

此時,他的身份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幫扶幹部。

這一次,他是給居住在黃家壩山頂上的貧困戶李春梅一家,帶去扶貧搬遷的政策,勸導他們搬到大安鎮集中居住點。

從集鎮開車到黃家壩山腳下需要四五十分鐘,從山腳到山頂,再要走1小時山路,經過不少土坯危房後,才能走到李春梅家門口。

路依舊難走,貧窮依舊困擾著大安人。

5年前,大安鎮“兩個五分之一”在全縣“出了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佔了全寧強縣貧困人數的五分之一;3個深度貧困村佔全縣深貧村總數的五分之一。

山高路險,沒有產業帶動,男人只好外出打工,留下老弱婦幼,減貧水平低。而他們,才是脫貧要啃下的“硬骨頭”。

從扶貧搬遷到產業帶動,大安鎮因地制宜,找準脫貧路子。2019年底,全鎮貧困發生率降低至1.09%。

“失能”的手機掛繩

2018年9月,席麗從金家坎村的山上,搬到了集鎮安置點,住進新家後,很多老物件都用不上了,手機掛繩就是其中一個。

過去,席麗每天要拿著手機去屋外找信號,在信號好點的地方,把手機套上繩子掛在附近的樹枝上。鈴聲響了,再出門接電話。

在外務工的丈夫打來電話,席麗通常需要貼近樹邊,把手機舉高,撿緊要的事情跟丈夫說上幾句話。遇見下雨天,撐著傘接電話,還擔心被雷“電”著。

生活上的不便,咬咬牙能克服。可貧窮要怎麼挨呢?

山上缺耕地,只能靠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維持全家5口人的溫飽。“孩子大了住哪?”眼前是兩間破舊的土坯房,席麗想改善現狀,出去打工賺錢。面對沒人照顧的一家老小,她嘆了嘆氣,留在了無可奈何的山裡。

為了讓交通不便,居住條件困難的貧困戶改善生活條件,鎮上開始籌劃興建扶貧安置點。

三年前,這個消息傳來,席麗第一時間報了名。“貧困戶一個人交2500元,全家5口人,按最高限額交了1萬元。”從土坯房住進了三臥兩廳的大房子,她覺得這錢花得值。

在趙大強帶給李春梅搬遷的消息後不久,她們一家也搬進了席麗家所在的新社區。

新社區叫金牛社區,位於大安的集鎮上,是全鎮8個扶貧移民搬遷安置點中入住人數最多的一個,到現在,共有2010戶7800餘人陸續入住。

金牛社區28號樓的劉榮芳一家,是最早一批拿到新房鑰匙的人。

劉榮芳以前住在漢源村,房子在火車道上方,方便快捷的火車卻將方便阻擋在她家門口。每次去鎮上,都要從涵洞進出,遇見下雨天,雨水倒灌進涵洞,一家人就會徹底被隔絕在山上。

一起隔絕的還有工作機會。3個孩子上學,家中常年生病的老人需要治療,零星的土地收入不足以支撐這些花費。“搬出去!”這個想法不知道在劉榮芳的心裡默唸了多少次。

最終,促使她下定決心搬家的主要原因,是對工作的渴望。

大山是有回聲的,你出了幾分力?餘音作證

寧強縣大安鎮江林安置點一家電子工廠的工作現場 邵瑞攝

2018年3月,社區門口的金濬電子工廠開始招人,劉榮芳趕緊報了名。工作時間是從上午8點到晚上8點,廠裡提供午飯和晚飯。每個月,她能收入3000元以上。

工作時間可以靈活調整,去年,劉榮芳的父親因為胰腺炎住了3次醫院,丈夫在外打工,只能她一個人去照顧,向領導說明情況後,廠裡給她準了3次假。

安置點裡像劉榮芳一樣的留守婦女還有很多。她們想工作,但又得照顧家庭。早在社區同步建設的過程中,大安鎮就想到了留守婦女務工的問題。

鎮上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讓搬遷點與產業園區相結合,建社區工廠、扶貧超市等,為她們提供千餘個就業崗位,確保搬遷戶有穩定收入。

如今,住進新房的席麗也找到了工作,在小區門口的扶貧超市當收銀員,一個月2000元,夠一家人日常開銷。

一本存摺,讓老漢挺直了腰桿

第一次去存錢的那天,79歲的王治中特意穿了身新衣服。銀行還沒到上班時間,他就早早等在了門口。

從銀行出來,存摺上的2.2萬元,讓王治中挺直了腰桿,“貧困戶的帽子終於脫掉了”。

以前,家住桑樹灣村的王治中,和老伴種著家裡的4畝地。一茬水稻,一茬油菜,水稻產量4000斤,賣不到5000元,油菜產量500斤,能賣1000來元。

每年,土地要請人犁兩次,加上水稻收割的人工花銷。這賬糊塗人都算得明白,除了老兩口的吃喝,年底所剩無幾。

如今的轉變來自於一個香菇公司,寧強縣天和商貿有限公司,這是鎮上引進的食用菌扶貧企業。

製作菌袋、出菇、採菇等崗位,企業優先選擇貧困戶,個人還可以出成本價認領菌袋,交給企業管理,最後每袋分紅不少於5毛錢。

去年,王治中在天和商貿認領了3000個菌袋,最後得到2800元的效益分紅;將自家的4畝地租給了公司,一年是3200元租金;平時在公司打掃衛生,一年給15000元工資;最後,公司年底給桑樹灣村集體分紅,作為貧困戶,他領到了888元。

在桑樹灣村,和王治中一樣,靠香菇脫貧的貧困戶不在少數。而天和商貿之所以落腳桑樹灣村,衝的是大安的誠意。

2018年3月,總經理王濤在大安鎮一帶考察建廠,這次行程,桑樹灣村並不是投資的意向點,在實地調研無果後,王濤準備回寧強縣城。

這個消息傳到了大安鎮黨委書記何天華那裡,他趕緊跟桑樹灣村黨支部溝通,想要將公司留在水熱資源最適合種植香菇的桑樹灣村。

在回城的路上,王濤手機響了,是大安打來的電話,“希望您來我們這裡看看,只要是辦廠需要的,我們盡力做到最好。”兩天後,天和商貿選址桑樹灣村這事,就定下了。

但帶動桑樹灣村貧困戶脫貧只是第一步棋。“落一子,帶全局。”大安鎮還有著更長遠的計劃,非貧困村的龍頭企業,要拉一把“後進生”深貧村。

2018年底,一場以“錢該咋用”為主題的村民代表大會,在深貧村華嚴寺村召開。

5年前,村上申請了建設香菇發展基地的項目剛剛獲得批准,55萬元資金也已經到位。有的人說索性直接分給大家,有的人說擱置一段時間再說……這筆錢該咋用,村民們七嘴八舌,最終沒有討論出結果。

儘管有思想準備,村支書劉佰舉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華嚴寺一沒大規模土地,二沒技術人才,村上自己辦廠的成功性太低。同樣面臨這些問題的還有深度貧困村——雙白果村。

鎮上統籌的好處是,能避免各村各自為戰。當即,鎮上出面聯繫王濤和幾個深貧村,多次協商後,天和商貿有限公司制定了不同的帶動深貧村的計劃。

華嚴寺村將資金入股到天和商貿,每年村上獲得企業8%的股金分紅,返給貧困戶,而且在用工方面,優先選擇貧困戶。

雙白果村則跟公司簽訂香菇代制合同,前期菌袋由天和商貿負責,後期將菌袋拉回村上,出菇、採菇等工作僱傭貧困戶,銷售由天和商貿包圓。

去年,家住華嚴寺村的楊靖就嚐到了香菇的甜頭。丈夫在外打工,她一邊在家養土蜂,一邊照顧老人和孩子,空閒的時間圍著香菇轉,僅這一項,她就收入了2萬多元。

被“低估”的土地

貧困戶範定安從來沒想過,自己竟然能成為金堆鋪村120個蔬菜大棚的“管家”。

過去,他為沒有工作發愁。23年前的一次意外,讓他丟了右胳膊,去哪打工,都沒人要。沒有正當營生,在村裡走動,他頭都不往起抬。

現在,他是為工作忙碌“發愁”。白天,他要去大棚移栽苗子,調節棚裡溫度;晚上,他要在幾十人的微信群裡,給大家安排明天要乾的活。看似簡單,其實還挺費腦子,既要保證大棚裡的任務準時完成,還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分工。

但是,這愁中更多的是收穫的喜悅。村上每個月付給範定安2500元錢,中午幹完活給管一頓飯。一年下來,除去花銷,還能剩2萬餘元。

“過去,村上哪有心勁給貧困戶發工資啊。”金堆鋪村副支書謝正文說出這句話,是有根據的。

村上坡地多,自然條件差,能外出打工的勞動力,絕不會留在家中靠土地過活。今年36歲的謝正文說,也就只有在逢年過節,村上才能見到同齡人。

當打工掙的錢遠遠高於家中那一畝三分地的收入時,土地毫不猶豫地就被拋棄了,一塊、兩塊……成片的土地逐漸被荒廢,在土地裡摸爬滾打長大的謝正文滿是心疼。

2017年底,謝正文跟村“兩委”班子討論商量,建議以村集體的名義成立扶貧互助合作社,流轉村民閒置的土地,用來種植大棚蔬菜。正是由於這次的全票通過,帶給了金堆鋪村發展的新機遇。

10月份,羊肚菌下棚生長,來年2月份開始出棚售賣,去年僅烘乾後的羊肚菌產量就達1000多斤,賣出了40多萬元的好價錢。4月份,接茬羊肚菌之後,種植蔬菜。

如今,大棚農業不僅成了金堆鋪村的新名片,而且在增加就業崗位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平整土地、搭棚、下種、收穫,每個環節都優先聘請貧困戶,輕一點的活,老人、婦女都能做,每天60到100元工資不等。截至2019年年底,金堆鋪村累計發放務工工資62.5萬元,其中貧困戶務工收入21萬元。

在村集體產業正逐漸壯大之時,大安沒有忘記對中藥材的厚愛。

10年前,家住黃土鋪村的劉仕華,在山上租了一片地開始種植天麻。山上沒有水源,但天麻的生長又需要充足的水分,他把希望寄託在了老天身上,但接連三年降雨量不足,導致天麻長勢不佳,這讓他損失了20多萬元。

劉仕華只好背上一身債務,外出打工。在建築工地上待了幾年,沒掙下錢,債務依舊壓得他喘不過氣。就這樣,原本家境不錯的他成了貧困戶。

他不甘心,他想重新拾起天麻種植。但新的問題卻擺在了面前,缺錢、缺技術。

鎮上十分重視天麻種植。2018年底,在瞭解到劉仕華的情況後,分管產業的羅義文副鎮長主動聯繫了他,鼓勵他種植天麻,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協調爭取資金。

吸收了以往的經驗後,2019年3月,劉仕華開始籌建天麻基地。7畝地的產量,總共銷售了100多萬元。這其中,吸收2戶貧困戶入股,提供40多個工作崗位。

當下,全鎮有500多戶天麻種植戶,4個村正在建設種麻基地,8個村正在備料建商品麻基地。(當代陝西 本刊記者張繼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