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被賦予了很多的期盼,身邊一直有個聲音在告訴我們:生而為人,應該活出生命的意義。

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們,人活著要有理想,否則跟動植物沒有區別。

長大後,老師也常常拿保爾柯察金的話激勵我們: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很多人尋尋覓覓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窮極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了什麼而活。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命的負重也越來越大,但反之找尋生命意義的路,卻越來越長。隨之而來的,是焦慮和恐慌,甚至到抑鬱。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很多人想不明白,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到底該達到什麼樣的層次,才算得上是有意義的活?既然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我們終究會死去,又為什麼活著呢?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跟強調找尋生命的意義相反,《活著》這本書,第一次有人用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活著就是為了活而活,人可以不必做出大成就,不用賦予太多的社會責任,按照自己的意願,為了活而活就可以。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本書的作者餘華,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和蘇童、格非、孫甘露等的創作形成了一股文學潮流,評論界稱之為“先鋒文學”。

筆下的長篇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活著》一經出版就引起很大反響,更是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暢銷海內外。1994年,《活著》由張藝謀執導拍成同名電影。

1998年,更是憑藉著這部《活著》榮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讓餘華成為國際上出名的作家,被譽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活著》全書只是講述一個叫徐富貴的男人一生的經歷,講述一個人“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曲折又平常的人生。

看似講述著一個小人物的故事,但看得無數人都為之動容,反省自己的生活以及對生命的探究。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主人公富貴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家裡是有錢的大地主,自己卻是一個混不吝。年少的猖狂加之家世的富有,讓富貴成為一個遊手好閒、目無師長、嫖娼賭博的敗家子。

沒想到被竟然被一個叫龍二的騙去了雄厚家底,一夜之間由土財主變成了落魄的窮小子。但是比起失去的,富貴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這世間的真情。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當自己變得一窮二白時,狐朋狗友散去,他終於發現家人之間親情的可貴,愛人對他的支持跟相隨,甚至連家裡的長工,都有著深厚的情誼。

這讓富貴明白,這世間有比享樂更重要的東西存在,人活著不僅僅是貪圖富貴,世間的真情,更沁人心肺。

徐富貴的“少年去遊蕩”的年華,在一夜之間一去不復返,留給他的是人生更多的磨難。

都說,人只有吃得了的苦,沒有享得了的福。落魄的富貴自己接受了苦難的生活,開始重新振作為了家人而生活。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但是沒想到生活想要考驗一個人,施予的困苦接踵而至,每一次讓人覺得已經到深淵時,都會有更深的深淵等著自己的到來。

富貴剛脫胎換骨,打算做一個老實巴交的窮人,卻在去縣城的路上,被國民黨軍隊抓去做臉壯丁。在那個饑荒戰亂的年代,人的生命一文不值,別說尋找生命的意義,就是自己的人身自由都身不由己。

在充壯丁的年間,富貴看見有人為了一己私利強殺掠奪,也經歷過戰友之間相扶相持的溫情,看見了人性中的醜,也瞥見過人性裡的美。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戰爭結束之後,富貴回到家時,又趕上了饑荒年,人們可以為了一口吃食互相傷害,尊嚴更是奢侈品,靈魂被現實踐踏成塵埃。富貴的女兒鳳霞在他當兵期間成了啞女,但是村裡人又有誰能顧得上可憐他們。

好不容易捱過了饑荒年代,兒子有慶卻出了意外。一天縣長夫人因臨產失血過多,學校將孩子們召集起來,為縣長夫人輸血。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為了在縣長面前諂媚,醫院的醫生跟護士,毫無節制的將幼小的有慶的血抽乾,殘忍的剝奪了一個少年的生命。

年少的有慶得知自己的血型跟縣長夫人匹配時,一臉的驕傲,正在為自己可以拯救他人感到自豪,等到學校的表揚跟被救家屬的感謝。沒想到等來的是自己生命的終結,甚至連跟家人道別的機會都沒有。

當富貴趕到時,有慶只剩下一具乾癟的屍體。在那個講究香火延續的年代,很難想象一個父親失去唯一的兒子的心情。比起失去兒子,更悲痛的是面對剝奪自己獨子生命的仇人,以及同樣失去親人的活著的至親。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在這一處,更令人悲哀的轉折來了,有慶用自己命救的人,正是富貴當年充兵時,自己關係最好的戰友。這一幕讓人覺得無比的諷刺,正是因為是同患難的兄弟,富貴連為兒子仇恨的方向都沒了,自己恨不得跟他拼命的仇人,居然是自己的舊相識春生。

人活一生會遇見很多人,產生很多複雜的感情,最怕的就是這種愛恨交織的感情,本該去痛恨卻又忘不掉曾經美好的回憶。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無法為憎恨都找不到出口,是最大的悲哀。富貴只是對春生說了一句:你欠我家一條命。

富貴害怕體弱多病的,知道自己兒子的死亡消息,所以只得偷偷把兒子埋葬。孩子死了,只有當父親的一個人為他哭,來這世間一回,還沒來得及長大看更多的風景,就已經變成深埋土裡的亡魂。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親人之間有著神秘的聯結,儘管富貴竭力隱瞞有慶死亡的事實,但是妻子家珍還是感覺到了。她接受了孩子的死,但是無法做到像富貴那般豁達,當富貴的戰友春生幾次來家請罪,都被家珍拒之門外。

可是之後的動盪年代,春生被批揍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家珍這時卻原諒了他,對著絕望的春生說:“你要活著,就當抵了有慶的命了。”但是春生還是爽約了,沒能抗拒世道的打擊,讓他選擇了自殺。

後來的徐富貴有過生命的高光時刻,女兒鳳霞嫁的良夫,城裡的老實人二喜待他們為至親,風風光光的娶走了鳳霞。婚後的小兩口本來過著幸福的日子,沒想到鳳霞生產難產而亡。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妻子家珍也在鳳霞走後的三個月去世了,去世前握著富貴的手說此生無憾了。隨後女婿二喜的意外身亡,外孫苦根因他的疏忽大意離世,為他的人生苦難畫上了休止符。

然而相比死去,活著的人是最難的。老年的富貴孤苦無依,能陪在他身邊的只有一頭大水牛。

如果說“中年想掘藏”,是指在人有成熟思想後,想努力爭取更高的生命意義的話,那麼“老年做和尚”該是看透了凡塵,心靜如水,知道生命就像一場輪迴,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而活著本身就是生命最大的意義。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人生就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歷程。就像一株玫瑰,從破土發芽,到含苞待放,隨之光彩照人,又殘落回泥土,等待下一個絢爛的輪迴。

讀完餘華的《活著》每個人都熱淚盈眶,在富貴的苦難人生中,品到了淺顯的大道理,那就是生命中的順勢而為。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我們應該努力,為爭取生命的繁華付諸行動,但是我們也該接受命運的安排,學會灑脫的一切的困苦。

比起徐富貴,我們每個人都是幸運兒,但是徐富貴都姑且知道,向死而生、活著就充滿意義,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珍視眼前的一切呢。

《活著》:人生是“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輪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