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沙漠中的奇妙景觀,解開月牙泉成因之謎

"敦煌八景"之中,神往已久的是玉門關、陽關、莫高窟和月牙泉。前三者都是歷史文化的沉澱,而月牙泉則是神奇的自然景觀。月牙泉是沙漠環抱中的一汪清泉,南北長近百米,東西寬約25米,有"沙漠第一泉"之稱,因形狀如一彎新月而得名。

沙漠印象。沙漠是指地面完全為沙礫所覆蓋、降雨罕見、植被稀少的荒涼之地,生命在這裡顯得尤為艱難,被稱為"惡境之地"一點不為過。沙漠是很常見的環境形態,地球上的沙漠面積佔到了陸地面積的21%;中國的沙漠面積達到了26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7.29%。但人類沒有放棄這荒涼之地,西漢時期就有絲綢之路穿越沙漠,架起了東西方商貿往來的橋樑,促進了世界文化經濟的交融發展。


走進沙漠中的奇妙景觀,解開月牙泉成因之謎


對於沒有見過沙漠的人來說,提起沙漠就聯想到絲綢之路,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呈現一幅經典的畫面:藍天白雲下的大漠深處,一支駱駝商隊迤邐前行,悠揚的駝鈴聲迴盪在浩瀚無邊的沙漠中,沙丘上留下了一串串孤獨的身影。在月牙泉風景區就有這樣的體驗項目,遊客們身著古裝,在鳴沙山下騎著駱駝結隊而行,演繹著逝去已久的繁忙歲月。


走進沙漠中的奇妙景觀,解開月牙泉成因之謎


我靜靜地遠望著載著遊客的駱駝隊,時光又回到了遙遠的古絲綢之路上,那種時空感遠勝於騎駱駝的體驗。

月牙泉之奇。月牙泉坐落鳴沙山下,為沙丘所環抱。鳴沙山不是我們常見的石山,而是蜿蜒起伏的沙丘,因風吹沙動會發出蜂鳴聲而得名。登上鳴沙山俯瞰月牙泉,湛藍色的水面、湛藍色的天空、淡黃色的沙丘相襯相映,形如月牙的月牙泉尤為顯眼,彷彿是天外墜落在人間的一個藍寶石。


走進沙漠中的奇妙景觀,解開月牙泉成因之謎


景區人員介紹,月牙泉歷史悠久,在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時代就有了記載,為歷朝歷代所推崇的沙漠奇景。月牙泉有四奇,一是月牙之形千古如舊,二是惡境之地清流成泉,三是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四是古潭老魚食之不老。

"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我倒不覺得稀奇。大自然鬼斧神工,要做出什麼出奇的自然景觀平常的很,我們不過是對平常之事賦予了更多的想象而已。

"惡境之地清流成泉"倒是真的很難想象。"雨水"是緊密相連的詞組,因為有雨所以得水,雨又因水而成。浩瀚的沙漠長久乾旱,一年幾十毫米的降雨量少得可憐,估計還沒降到地面就在空中揮發殆盡了。

"沙山之中不淹於沙"也是很奇妙。據說月牙泉在漢代的史籍裡就有記載,說明已經存在上千年了。但千百年來任憑風沙狂虐,月牙泉依然故我,究竟又是為何?

"古潭老魚食之不老"千萬別當真。從古到今的煉丹大師們,煉了幾千年也沒見有誰煉出長生不老的藥丸來!月牙泉水質好,養的魚兒肉質鮮美兼養顏,這倒是有可能的。

荒漠中的清泉從何而來?千百年來又何以不為風沙所淹沒?我想要知道其中的答案。


走進沙漠中的奇妙景觀,解開月牙泉成因之謎


解開謎題。月牙泉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基本有四種說法:

一是殘留河道。認為月牙泉就是很久以前殘留的一小段河道。數千年前黨河改道,原先的大部分河道為流沙所淹沒,但有一小段因為地勢較低,形成了一個小湖泊,就是現在的月牙泉。由於湖底下還存在潛流,不斷向上補充水源,月牙泉得以長期存在,並不會枯竭。

二是斷層滲透。認為月牙泉南面有一東西走向的斷層,斷層抬高了南面的地下水位,地下水在地勢較低的北面滲出,形成了現在的月牙泉。

三是風蝕作用。認為月牙泉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低窪處,被周圍的沙山環繞,特殊的山形地貌使得風蝕作用不斷帶走低窪處的沙子,當這個低窪處低於潛水面時就形成了湖泊。由於沙粒是由下往上不斷往沙丘高處滾動,也保證了形成的月牙泉不會被黃沙所淹沒。

四是人工湖。認為月牙泉的形狀彎曲如新月,如此惟妙惟肖應當是人力而為,由人工挖掘而成。

"殘留河道、斷層滲透"的說法似乎能夠說清楚月牙泉的成因,卻不能解釋為什麼千百年來沒有被風沙所淹沒。"風蝕作用"說法似乎比較全面,照此說法月牙泉應當是水越來越深、面積越來越大,但事實是月牙泉的面積一直在持續縮小之中。"人工湖"的說法就是純粹的猜測,不在話題。


走進沙漠中的奇妙景觀,解開月牙泉成因之謎


月牙泉的成因目前沒有定論,但肯定與當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質結構有關。劇烈的地質活動導致河流改道、甚至出現斷層,形成湖泊、泉眼實屬正常;特殊地形地貌下的風蝕作用,造就了沙粒往上湧動的現象,不過是大自然風格迥異的一幅作品。月牙泉之奇,也許是殘留河道、斷層滲透和風蝕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但不管怎樣,這幾種說法都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前提條件,就是月牙泉所處位置要低於四周的地下水位。為什麼呢?俗話說"水往低處流"。受地球重力的影響,當地平面上某一個點低於地下水位時,地下水就會以泉水的形式從這個點滲出。正因如此,才會有月牙泉的出現。


走進沙漠中的奇妙景觀,解開月牙泉成因之謎


月牙泉的保護。月牙泉既是沙漠中難得的自然奇觀,也是大自然饋贈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何保護性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避免過度索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

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的時候,當地在月牙泉附近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農田,導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月牙泉的泉水也滲透流失,水平面急劇下降。隨著城鎮人口增長、工業建設加快,抽取地下水的情況更為嚴重,對於月牙泉無疑雪上加霜。到1985年時,月牙泉從水深7~9米下降到平均只有0.7米左右,月牙之形沒有了,而是成了兩個小泉眼,以至於"月牙泉明天是否會消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後來敦煌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拯救措施,如"禁止開荒、禁止打井、禁止移民"的"三禁"政策,還有"關閉機井、壓減耕地"的"關井壓田"措施,甚至在月牙泉附近修建了兩座滲水池,每年從黨河水庫調水600多萬方對月牙泉補水!

月牙泉總算沒有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但付出的巨大代價也讓人們不得不反思曾經的所作所為。


走進沙漠中的奇妙景觀,解開月牙泉成因之謎


太陽西下,鳴沙山上涼風漸起,傳來陣陣寒意。沙漠依舊荒蕪,月牙泉依然是難得的沙漠景觀。面對佔國土面積四分之一的茫茫沙漠,新中國成立以來就致力於沙漠治理,近年來成效顯著,荒漠化面積從上世紀末每年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每年縮減2000多平方公里。

但願通過人類的不懈努力,生態環境得以持續保護和恢復,像月牙泉這樣的沙漠景觀越來越多,生活也愈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