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馬語琴(Mara Hvistendahl)在《最古老的遊戲——商業間諜漫長曆史(The Oldest Game The very long history of industrial espionage)》中寫道,商業間諜的歷史就和工商業本身一樣古老,它會幫助一個帝國的崛起,從古希臘城市到當代的美國公司,竊取商業機密所造成的權力轉移,不啻於血腥的戰爭。間諜手段已經從傳統的暗中偵察,演化成網絡黑客,但是動機還是一樣,就是在商業競爭中取勝。

文︱王樹一

圖 | 網絡

4月20日,中電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發佈臨時公告。針對媒體報道其公司前董事長王建裕因“未經許可進入華永電機廠區進行拍攝,被警方帶走”等內容,中電電機稱,王建裕現任中電電機董事兼總經理,目前沒有被採取人身強制措施,也未收到相關部門的立案調查通知,可以正常履職,不受影響。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媒體報道所涉事項與上市公司無關,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各項日常工作和業務有序開展,不受影響。“王建裕先生對有關事件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

作為中電電機創始人、第一大股東,王建裕與其兄王建凱合計持有中電電機40%以上的股份,他在競爭對手廠區被保安扭送公安機關的事件,事實上已對中電電機造成了較大影響,在匆忙發佈的公告中,董秘錯把日期寫成了“2019年4月18日”。

像“中層幹部”的偷拍者

但是看監控錄像截圖中的王建裕,西裝筆挺,姿態從容,拍攝時毫不慌亂,被帶到保安室後還面帶微笑。據《國際金融報》採訪宜興華永電機有限公司保安的說法,從王建裕的穿著來看,不敢相信他會翻牆進入,看了監控才確認系翻牆而入。“他的穿著一看就是中層幹部的樣子:西裝、皮鞋很整齊,還戴著副眼鏡。”

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王建裕在宜興華永電機廠內拍攝

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王建裕被帶到保安室

(左一)

雖然翻牆刺探競爭對手情報被擒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但視頻截圖裡王建裕體現出的氣魄、膽識,以及良好的身材管理——翻牆而過衣服不見任何褶皺,一時竟然圈粉無數,不少網友說,董事長都這麼拼,這是好公司,該買點中電電機的股票支持一下。

我更是聯想起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化妝深入秦地刺探敵情,從秦趙邊境直接走到秦國首都咸陽,甚至去參加秦國招待趙國使者的國宴,直接見到秦昭襄王本人,《羋月傳》中還演繹趙武靈王見過羋月。不過趙武靈王畢竟還是見的風浪更多,比王建裕風險意識高,見過秦王之後就擔心自己被識破,迅速逃出咸陽返回趙國,沒有被扣押在秦國。

也有人說,王建裕的行為沒有底線,不能效仿,更不可鼓勵。

我的看法是:商業上的間諜行為,與商業伴隨而生,以後也將繼續長期存在,如果情報獲取方式不合法,自然有法律來規範,但一家公司如果不研究競爭對手,它很快就要被市場淘汰。

正如1982年IBM訴日立與三菱竊取商業機密案立案後,埃裡克·萊文(Eric Levin)在其文章《從IBM案聚焦硅谷:高科技間諜是一種“生活方式”(The IBM Case Arches Eyebrows in Silicon Valley, Where High-Tech Spying Is 'a Way of Life')》中所說:“沒有人會對IBM的案子表示驚訝,如果有人發表意見,那他們會更反對聯邦調查局(的釣魚行為),他們會說:‘朋友,這就是這裡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硅谷的文化。’”

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日美當年對日立IBM案連篇累牘的報道

為什麼前董事長要以身試法?

所以,這件案子最令人驚奇的不是翻牆偷拍本身,而是王建裕以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現公司第一大股東兼總經理的身份,親自去現場偷拍。這樣的行為被抓到,中電電機公司被公訴機關起訴單位犯罪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事實上,要證明競爭單位是主觀故意侵權難度很高,因此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對侵權單位起訴的案例並不多,根據北大法寶司法案例數據庫統計,只有17%。當然直接破門而入盜取商業秘密的案例更少,只有2%,與利用黑客技術直接入侵被害單位信息系統來獲取商業秘密的比例相當。更常見的方式是利誘犯罪者,讓其利用職務之便竊取商業機密。

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數據來源:《環球商業秘密保護專題研究

| 侵犯商業秘密罪案例檢索報告》

王建裕完全可以不用自己出面,無論是通過情報掮客,還是通過收買競爭對手職員,都有非常成熟的套路。Oracle創始人拉里·埃裡森就曾公開承認,他一直僱私人偵探在微軟為Oracle刺探情報。這兩種方法,比自己去現場翻牆偷拍要安全得多。

一般分析認為,王建裕之所以親自去現場去偷拍,可能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只有他了解技術的關鍵細節,知道拍哪裡才能偷到技術,委託其他人拍攝,如果一次不能拍到關鍵信息,則增加時間成本與被抓住的風險;第二,作為競爭對手,前不久中電電機在與華永電機的一次關鍵競標中失敗,王建裕推測對方標書中的技術規格有問題,所以親自來拍攝取證。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他讀過當年IBM聯合美國聯邦調查局給日立和三菱下套的故事,所以認為這種事情,還是自己親自去幹比較靠譜,委託第三方情報機構,太不安全。

能約束商業間諜的只有法律,沒有道德

同樣根據北大法寶司法案例統計,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件多發於設計製造公司、電子科技企業。在國外,電子信息技術領域也是商業間諜重災區,各種竊取商業信息的手法層出不窮。

無數研究已經證明,照抄比獨立研發要省錢的多。理論成立,並不代表實際產品能落地,能落地的產品,都是靠大量的資金來換取可行的經驗,這些經驗知識並不高深,但如果你沒有想到,只靠自己試,很可能在一整代產品的全生命週期都沒有試出來,這個經濟賬就不單純是研發資金投入的問題。

馬語琴(Mara Hvistendahl)在《最古老的遊戲——商業間諜漫長曆史(The Oldest Game The very long history of industrial espionage)》中寫道,商業間諜的歷史就和工商業本身一樣古老,它會幫助一個帝國的崛起,從古希臘城市到當代的美國公司,竊取商業機密所造成的權力轉移,不啻於血腥的戰爭。間諜手段已經從傳統的暗中偵察,演化成網絡黑客,但是動機還是一樣,就是在商業競爭中取勝。

早在18世紀,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曾經強調竊取歐洲技術知識的重要性,本傑明·富蘭克林公開鼓勵英國工匠移民到美國,還含蓄地暗示把英國的機器也帶過來。福特漢姆大學歷史學家多倫·本阿塔在《貿易機密》一書中寫到:“建國初期的政治和知識界精英或多或少地都參與過技術剽竊行動。”

對於商業領域的競爭者,能夠有機會一窺對方機密,其誘惑力比葵花寶典對武林高手的誘惑還要高。

如果你不想看,只能說你不想在競爭中取勝,畢竟採取一切手段研究競爭對手的行為符合商戰邏輯,儘管可能不符合法律規定。

所以,王前董事長親自去現場拍攝競爭對手產品,雖出動階層之高行業罕見,但也只能說我們在商業間諜水平上還處於初級階段,和兩千多年前的趙武靈王刺探敵情的方法沒有本質區別。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都想到翻牆了,至少你帶個無人機去偷拍,拍得到拍不到另說,至少不會被現場扣押,用得好也順便體現了中國製造的實力......

最後,敬告想在國際商戰中通過竊取商業機密來獲益的中國企業,請先研究好30多年前IBM釣魚日立的案例,再考慮是否保存這種心思。

END

總經理穿西裝翻牆偷拍,能否代表我國商業諜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