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用文字,記錄你我身邊的故事。

文/知陽;圖/網絡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孩子媽週末放假帶小孩去摘櫻桃,回來之後卻一直唉聲嘆氣的。

問原因才知道,原來我們家小孩兒在摘櫻桃的時候在櫻桃樹間到處亂跑,因為櫻桃本身就很容易掉落,所以把很多櫻桃都弄到了地上。

最後給農戶賠了些錢才擺平了這件事,因此孩子媽才會很生氣。

而一生氣,就會想到孩子的種種不聽話的情況,再聯想到我們一些朋友家孩子的乖巧懂事,所以就越想越氣。

最後孩子他媽嘆了口氣道:“真是人比人氣死人,人家的孩子怎麼就那麼聽話懂事的?”

我也只是安慰道:“不要想那麼多,雖然我們孩子確實有調皮的時候,但還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嘛。”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我們經常會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來給自己找點心理安慰。雖然這句話看似有點“不爭氣”,但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需要。

生活在這個社會,我們隨時都在感受到各種各樣的壓力,而這些壓力都是來自“群體”。

在這些壓力下,一方面會讓我們感到束縛不自由,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在“群體”中想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獲得歸屬感和安全感。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跟他人的比較中來獲取心安,以求肯定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這種現象,社會心理學家們稱之為:社會比較。

“社會比較”指的是個體就自己的信念、態度、意見等與其他人的信念、態度、意見等作比較。

社會比較又稱“人際比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是人類在相互作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

而不僅不可避免,同時也是每個人在社會群體交際中非常需要的比較狀態。

因為大家需要在比較的過程中來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有利,以及通過這種比較來了解和肯定自我,避免產生被“孤立”的危機感。

由此可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背後的真相,其實就是“社會比較”,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一種正常比較。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人比人,氣死人”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在我們生活的社會里,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層級和圈子,每一個層級會有特定的群體,因而在比較的時候一般是以“同類型”圈子或者層級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屬於“平行社會比較”。

“平行社會比較”可以得到更真實、更有效的信息,從而對於自己的位置或者言行的判斷才具有參考性。

然而事實上人們出於自尊,時常會選擇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較,以得出合乎己意(或超出己意)而有偏差的結論。

也就是“下行社會比較”和“上行社會比較”的情況。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把自己跟比自己更差的人相比較,就是“下行社會比較”,這樣的比較往往是為了滿足自我的虛榮心,從而主動選擇的比較方式——即“合乎己意”的有偏差結論。

而把自己跟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作比較,則是“上行社會比較”,一般都是被動進行比較的行為,產生的結果自然就是“超出己意”的有偏差結論。

例如我孩子的媽媽在生氣的時候,把孩子某方面的品質跟比他更優秀的孩子拿來作比較,就是屬於“上行社會比較”的方式。

因此才會得出“人比人,氣死人”的結論。

所以,“人比人,氣死人”是由於在作比較時找錯了比較的“參照對象”而導致的現象——一般為找了比自己更優秀的比較對象。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比較時必須考慮“參照對象”的因素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和“人比人,氣死人”其實都屬於“社會比較”的範疇。

但往往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掛在嘴邊的人,心態會更加平和,生活也會更愜意舒坦。

而喜歡把“人比人,氣死人”作為口頭禪的人,則容易產生嫉妒、敵意、挫敗等消極的負面情緒,生活的壓力和焦慮感就會更大。

當我們遇到一些比較大的變化時,我們會跟親朋好友們聯繫得比較密切,一來是互相問候在此次變化時的影響,二來則是潛意識裡想要觀察他人的反應。

目的則是為了跟自己的反應作出比較,看看自己是否“小題大做”或者“無動於衷”。

而往往越是嚴重的變化,我們潛意識裡越希望作“社會比較”,不然我們被“孤立”的感覺就會越強烈。

比如在遇到地震時,或者大的災難時,甚至包括此次新冠狀肺炎疫情,我們也是這樣的狀態。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希望能夠保持中庸的態度,讓自己按照群體的常規進度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標準。

而每個人在作比較時的“對象”都不同,所以我們在比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參照對象”的因素。

不能夠把比自己差的對象作為比較的“參照”,因為那樣可能會被表面的“虛榮”迷惑,從而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俗話講就是“飄了”。

也不要總拿比自己優秀的對象作為比較的“參照”,因為這樣就會出現“人比人,氣死人”的不平衡困境。

只有在作比較時,找到跟自己同級或者相似的“參照對象”,才能得到真實、有效的對比反饋信息,從而正確找到自己的位置。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

無論是跟比自己差的人比較,還是跟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都會讓自己得到有偏差的結論。

這個結果,都會讓自己孤立:“比上不足”是自我“孤立”,“比下有餘”是被人“孤立”。

只有當你結合“比上不足”和“比下有餘”時,才會找到屬於你的層級和圈子,才能正確進行自我認識和自我肯定,不至於出現“孤立”的群體壓力心態。

—END—

本期話題:你最愛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是“人比人,氣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