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光鲜外衣下掩盖自残的人生,粉墨舞台上留下的是白眼与骂名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从居庸关到云中的官道上,绵延几十里行使着一支大军。

宦官:光鲜外衣下掩盖自残的人生,粉墨舞台上留下的是白眼与骂名

司理秉笔太监王振骑着高头大马,目视前方,穿越巍巍燕山山脉,望向塞外大地。望向此行的敌人一一一也先,瓦刺部落首领,常年抢掠大明边境的塞外强敌。

这次,不顾满朝文武官员的劝谏,王振极力游说朱祁镇御驾亲征,并且信誓旦旦向朱祁镇保证,一定能痛打也先扬我大明国威。

经过几日行军,号称五十万大军,实际上只是二十万,终于抵达大同。

但不可一世的也先踪迹全无,难道恐我天朝大军?尤其是在大明英宗皇帝率领下!

第二日,下面校尉来报,由于此次出兵仓促,加之各种因素,自然减员严重。更有当地官员通禀,在大同周边发现敌人调动。王振本无军事才能,早已六神无主,三十六计走为上。

可就这样返回也不是个事啊!历史上猪一样的队友出现了,朱祁镇也空有雄心,哪有实力!他是全听王振摆布,王振告诉朱祁镇,为安全绕道尉县回京,尉县是王振老家。

这个时候了王振还有衣锦还乡的心思,于是大军向尉县出发。本来若原路返回,也先的大队追不上明军,这一绕道,明军被堵张家口东北土木堡。

宦官:光鲜外衣下掩盖自残的人生,粉墨舞台上留下的是白眼与骂名

历史上又一位皇帝北掠的事件在王振导演下成功上影。土木堡被围,明军大败,英宗被俘,王振被杀。太监误国。

宦官与太监

宦官俗称太监,也就是阉割过的人。只所以叫太监,是从大明叫起的,因为在明朝太监作官的有二十四位,当然是比较有名的。如王振,冯保,刘瑾,巍忠贤等。

他们官称司理监或某某监,因此监是这样来的。从历史上来看,应是宦在前监在后。最早称为宦者是后汉光武时期,《后汉书》有记载“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在这之后宦官才全是阉人,以前并不全是阉人。

宦官:光鲜外衣下掩盖自残的人生,粉墨舞台上留下的是白眼与骂名

宦官最初无非也是依附大族混口饭,宦原解释为食客、门客的意思,皇帝当然也需要门客所以称为宦官,后汉前并不阉割,光武开始阉割。

随着阉割成定例,这些人就从门客晋升为内侍。

地位变了,性质也在变,发展到后期就成了宫室标配。而宦官在历史舞台上的戏份也越来越重了,并且多数是反派。

从东汉后期,宦官就有了干予朝政的事例。到了明朝宦官的权力越来越越大。

他们有的从小入宫,有的是陪着皇帝一起长大。冯保是嘉靖皇帝的大伴,王振是英宗皇帝的大伴。自然这些皇帝就听他们的话。

嘉靖初年,皇帝年幼,张居正主政十载,为政尚可,但从来绕不过冯保。冯保贪财,张居正都曾送给他不少宝物。冯保还花巨款给自己建造生祠。

宦官:光鲜外衣下掩盖自残的人生,粉墨舞台上留下的是白眼与骂名

魏忠贤是明熹宗的秉笔太监,仗着皇帝的言听计从,朝庭其他人称其九千岁。

刘瑾是武宗司理太监,掌权后专擅朝政,作威作福,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后被捕,从家中抄出数百万两金银。

宦官:光鲜外衣下掩盖自残的人生,粉墨舞台上留下的是白眼与骂名

这些位高权重的宦官,掌权时权倾朝野,皇帝对他们的依赖,信任也是空前的。因为他们与皇帝朝夕相处几十年,有的是从儿时开始,自然会一定阶段依赖信任他们,他们也对所侍候的主子忠诚不二。

可是,这些光鲜一时的宦官多数下场凄残。上面列举的几位全部没有好下场,或抄家问斩,或被驱逐病死他乡。

他们畸形的人生中,有的对主子可为死忠。崇祯皇帝自尽煤山之时,身边唯一的一个人就是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原本崇祯皇帝是要王承恩逃命去,但王承恩不肯,当崇祯吊死在老槐树上时,陪伴他的是旁边吊死在海棠树上的王承恩。

史上具有高大上形象的太监也有,好像只此一人,那就是郑和。

宦官:光鲜外衣下掩盖自残的人生,粉墨舞台上留下的是白眼与骂名

1404年,郑和升任内官监太监,仅次于司礼监。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人类历史上伟大壮举。而郑和也成了太监中仅有的正面形象高大的太监。

太监这一特殊人群,起于后汉,盛于明朝。因明朝取丞相设大学士,目的是为皇帝权力更加集中,并且利用太监制衡文武官员。初衷是如此,发展到中后期,有的太监权力太大乃至专权误国。

而可悲的一面是,即便偶尔光鲜,但结局凄惨。多数时候更是棋子,他们某种程度对侍候的主子畸形忠贞,打压对手极端残忍,因此结局可悲而不可怜。

图片来源网络。

欢迎讨论指正,点赞关注

@雨落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