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李华:浪漫七夕的源流

罗李华:浪漫七夕的源流

罗李华:七夕不一定要有鲜花、不一定要有盛宴、不一定要有贵在的礼物;重要的是心中彼此有对方。

罗李华:浪漫七夕的源流

七夕,在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浪漫的气息弥漫着大江南北,无数的情侣在这一天许下他们的誓言。不过历史上的七夕可不止现在情人节的含义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七夕背后的含义。

说到七夕无论如何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关于这个传说在中国至少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熟知。七夕就是用来纪念他们的节日。在《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

不过那个时候的七夕是以祭祀为主,浪漫的爱情氛围与今天相比可是差远了。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自由越来越少,不过每年的七夕却是她们难得可以放松的时期。在这一天里她们可以放松地穿着盛装出行,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人作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

不过,古人乞巧不独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后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这可以说是一年当中对于女性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因为在传统的七夕没有如今天一般有浪漫的爱情气息,更不用说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了。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七夕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呢?这个还要从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开始说起。

自从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之后,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不少中国人开始过起外国节日。也许是因为恋爱婚姻自由思潮的影响,不少的人对于情人节十分关注。与此同时,也注意到中国的节日里缺少了类似于这种浪漫的节日。于是有着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被人们记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七夕当作情人节过。

在国内,二十年以前七夕情人节的气味还十分弱小。不过后面情人节的含义却是越来越浓厚,其中和商家分不开关系。在中国每一个盛大的节日都是消费的旺季,特别是恋爱中的男女,消费更是超过了一般人。商家又怎么会放弃这个绝佳的商机呢?七夕就这样被一下子捧火了。

虽然七夕背后少不了商家的推波助澜,但是现在七夕气人的含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加美好内涵。话不多说,在这里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